《圖形創意與實踐》從目前藝術教育的實際情況出發,對圖形創意這門課程所涉及的內容做了較為全面的介紹,書中通過大量圖形創意課題和優秀作品的分析,引導學生逐漸了解這門課程的內涵,力求用圖文并茂的形式將抽象的概念轉化為可理解的視覺形象。
《圖形創意與實踐》可作為高職高專藝術類各專業的教材,也可作為各類藝術設計人員的參考教材或自學參考書。
第一章 走進圖形的世界
第一節 圖形的起源與現狀
一、圖形創意的概念
二、圖形的起源與發展
三、圖形的現狀
第二節 圖形的分類
一、傳統圖形
二、現代圖形
三、圖畫圖形與攝影圖形
第二章 圖形創意思維的養成
第一節 打開創意的閘門--頭腦風暴法
第二節 發散型思維方式
一、發散思維的概念
二、發散思維的特點
第三節 超越型思維方式
第四節 逆向思維
圖形創意思維小練習
第三章 圖形創意方法與表現
第一節 同構圖形
第二節 元素的替代
第三節 異變圖形
第四節 異影圖形
第五節 正負形
第六節 單形元素的視覺想象
第四章 圖形設計實踐
課題一 特定事物的聯想
【課堂訓練作業 共8課時】
課題內容:比薩斜塔的創意聯想
課題目的
游戲規則
背景知識
創意思維方法
學生作業賞析
游戲小記
課后作業
課題二 特異圖形
課堂訓練作業 共4課時】
課題內容:鉛筆的創意聯想
課題目的
背景知識
創意思維方法
游戲小記
課后作業
課題三 詞語與圖形的轉換
【課堂訓練作業 共8課時】
課題內容:生與死的視覺想象練習
課題目的
課題要求
學生作品賞析
游戲小記
課后作業
課題四 常見事物的聯想
【課堂訓練作業 共8課時】
課題內容
課題目的
課題分析
學生作品賞析
游戲小記
課后作業
課題五 感悟抽象
【課堂訓練作業 共4課時】
課題內容
課題目的
案例賞析
游戲小記
課后作業
課題六 圖形聯想的趣味性
【課堂訓練作業 共4課時】課題內容
課題目的
案例賞析
游戲小記
課后作業
第五章 圖形魅力
一、攝影圖形的處理
二、矢量圖形創意
三、拼貼圖形的處理
四、視錯圖形的處理
五、新銳圖形
參考文獻
第一章走進圖形的世界
第一節圖形的起源與現狀
圖形創意的概念
什么是圖形?“圖形”一詞,在日常用語中是指:通過繪制而表現的形象。例如,在《現代漢語詞典》中,“圖形”即被解釋為“在紙上或其他平面上表示出的物體的形狀”。而在設計領域中,“圖形”則有著特殊的含義。
“圖形”在英文中稱為“graphic”,它源于拉丁文“graphicus”和希臘文“graphikas”,是指書畫刻印的作品,或說明性的圖畫。“graphic”有印刷的含義,它是一種可以通過印刷及種種媒體大量復制和廣泛傳播的,用以傳達信息、思想和觀念的視覺形式。總之,它是經過設計以說明某種信息、思想和觀念的用于傳播的視覺符號。這種視覺符號包括:象征符號,如國徽、商標等;指示符號,如交通標志、公共場所、專用標識(如服裝、包裝盒上的各種圖標);繪畫性符號,在抽象的或具體的形象背后意喻著深刻的主題思想。因此說,“圖形”就是“創意圖形”的簡稱;而“圖形創意”就是一種視覺傳達的設計。視覺傳達這種憑借視覺性記號進行的傳達行為,是相對于靠語言進行抽象概念傳達而言的,其本質是感性的形象傳達,把要傳達的內容用最簡潔的形態變換成醒目、明了的圖形語言,達到視覺造型上的精華。在當今復雜而發達的信息社會中,這些形似簡單的圖形語言的實效作用和內涵越來越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