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上海創新生態系統發展的研究》緊扣“創新生態系統”這個當代世界產業結構重組與科技產業創新的核心概念,從多視角進行全面系統的闡述,并在區域層面、“產業與企業”層面、“政府與社會治理”層面,就上海創建世界級區域創新生態系統提出對策與建議。書中通過介紹并概括世界級的城市與企業創新生態系統案例,結合上海在建立創新生態系統中取得的經驗及存在的問題,對創新生態系統的理論體系進行拓展,厘清上海創新生態系統發展的思路,不僅為政府部門提供決策幫助,也成為廣大讀者了解當今科技產業發展新理念與新趨勢的具有參考價值的讀物。
創新生態系統代表著產業結構重組的一種世界性趨勢,它要求經濟發展方式上和生產消費觀念上的轉變,必將影響城市生活方方面面,對此不但企業、政府、科研機構的人士有興趣,更廣大的市民群體也有興趣。 《促進上海創新生態系統發展的研究》是一面窗口,從中可看到硅谷的成長、“蘋果”“小米”的興起,體悟到企業培育及產業鏈打造之全新理念。尤其是將生態系統概念借用到科技產業戰略上來,使人思路上別開生面,對企業家以及管理和技術白領具有啟發性。
上海市科學學研究所是主要從事科技政策、科技發展、科技信息和企業咨詢等方面研究和服務的機構,屬上海市科委直接領導。該所在我社出版多種與上海科技發展戰略有關的綜述類圖書,如“上海戰略性技術路線圖系列”的《健康上海》《精品上海》《數字上海》《生態上海》等。
一、明清時期(1911年以前):
西學東漸,從拒斥到接納
1. 古代江南棉紡織技術創新第一人——黃道婆
2. 我國中西文化匯通第一人
3.率先譯介西方高等數學著作的清代數學家
4. 中國最早介紹西學的中文雜志——《六合叢談》
5. 中國第一家煤氣廠—一大英自來火房
6. 中國第一艘蒸汽輪船——黃鵠號
7. 中國最早的車床
8. 中國第一艘近代軍艦—— “恬吉”號
9. 遠東第一氣象臺——徐家匯觀象臺
10. 中國近代第一座綜合性的天文學研究機構——徐家匯天文臺
11. 中國第一條營業性鐵路——淞滬鐵路
12. 中國第一所專門研習“格致”之學的教育機構——格致書院
13. 中國第一盞電燈
14. 中國最早的電廠
15. 中國最早的電話通信
16. 上海最早的自來水廠
17. 中國最早的官督商辦機器棉紡織廠
18. 中國最早的機器造紙廠
19. 上海最早的近代圖書館——徐家匯藏書樓
20. 中最早批量生產的繅絲機
21. 上海第一輛有軌電車
二、民國時期(1912—1949):
科學體制化,近現代科學技術的發軔
22. 中國最早的綜合性科學團體——中國科學社
23. 中國最早的專業醫學學術團體——中華醫學會
24. 中國生產的第一臺電風扇、變壓器和發電機
25. 中國最早的水上飛機
26. 中國第一家民族電光源企業
27. 中國第一家儀表廠——大華科學儀器公司
28. 中國最早的大學科學研究機構——交通大學研究所
29. 中國第一個氯堿廠——上海天原電化廠
30. 中國第一部有聲電影
31. 在國際上率先揭示沙眼病因
32. 民國時期建造的中國最大噸位的巡洋艦
33. 中國生產的第一臺五燈中波收音機
三、社會主義建設初期(1949~1976):
重組重建,探索科學技術發展之路
34. 第一支青霉素在上海實現工業化生產
35. 中國第一臺200毫安醫用X射線機
36. 中國試制成功的第一根燈用鎢絲
37. 我國第一塊細馬手表——“上海”牌手表
38. 中國第一個混響室和第一個消聲室
39. 針刺麻醉手術第一例
40. 改寫了大面積燒傷治愈的歷史的創舉
41. 世界第一臺雙水內冷汽輪發電機
42. 上海首次自主產業化生產的轎車
43. 國際上首次研發生產治療日本血吸蟲病藥物呋喃丙胺
44. 用科學方法在國際上首先發現中草藥12種活性成分
45. 我國第一枚探空火箭—T-7
46. 世界上第一批“沒有外祖父的癩蛤蟆”
47. 中國第一臺萬噸水壓機
48. 我國第一批工業化生產的照相機——上海58型照相機
49. 我國第一臺以調 Q方法試制成的高功率紅寶石激光器
50. 我國首次織成的真絲人造血管
51. 中國第一支高壓汞燈
52. 世界上首例成功施行的斷肢再植手術
53. 中國首次研制成濃縮鈾-235甲種分離膜
54. 在國際上率先創立了擬線性微分方程理論的科學家
55. 上海天文臺建立世界時系統
56. 我國自制的第一臺1.2米回旋加速器
57. 世界第一個人工全合成牛胰島素
58. 我國自行設計制造的第一艘萬噸輪
59. 我國第一臺大型電子模擬計算機——J-331大型模擬計算機
60. 中國產第一枚人造心臟瓣膜
61. 中國第一臺一級大型電子顯微鏡
62. 世界上首次控制城市地面沉降獲得成功
63. 中國第一個自動化純氧頂吹轉爐車間
64. 中國第一條自行設計建造的越江隧道
65. 中國第一臺氫原子鐘
66. 中國率先解決橋梁結構穩定問題的科學家
四、改革開放(1977~1994):
引進、創新,上海科技事業快速發展
67. 人造衛星激光測距技術
68. 一號避孕藥的研制
69. 手或全手指缺失再造技術
70. 我國研制成功的第一套大型化肥設備
71. 中國首次自行設計和制造的大型噴氣客機
72. 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酵母丙氨酸轉移核糖核酸
73. 我國首次研發生產閃爍晶體新材料
74. 我國首臺半潛式海上石油鉆井平臺
75. “長征三號”運載火箭
76. 中國首例人工授精嬰兒
77. N-ras反義基因——肝癌醫治的新理念
78. 填補我國通信科技領域空白的單模光纖技術成果
79. 上海在肝癌防治上取得重大進展
80. 我國最大口徑天文望遠鏡——1.56米望遠鏡
81. 國際上首創的碼頭裝卸專用抓斗系列技術
82. 我國第一座30萬千瓦壓水堆核發電廠
83. 世界上第一個可達到基本治愈白血病的技術
五、面向21世紀(1996~):
轉型發展,建設科技創新型城市
84. 我國組織工程的重大突破——體外再生耳廓形狀軟骨
85. 視覺皮層新功能結構研究的重大突破
86. 在國際上率先發現重離子的若干核反應效應和性質
87. 中國首次用基因工程技術研制鏈激酶藥物
88. 神經軸突生長和導向機制的新發現
89. 我國規模最大的高性能高功率激光裝置——神光高功率激光實驗裝置
90. 東方肝膽外科在肝膽疾病治療方面取得重大進展
91. 我國獨立完成水稻第四號染色體精確測序
92. 中國首次發現兒童遺傳性白內障致病新基因
93. 中國首次研發生產高端硅基SOI材料
94. 在抗肝纖維化治療中首先應用的扶正化瘀法
95. 我國首次合成的納米介孔材料
96. 中國首次研發的氫能燃料電池轎車“超越號”系列
97. 世界上第一條商業運營磁懸浮列車線在上海通車
98. 在國際上率先取得有機分子簇集和自由基化學的重大理論發現
99. 世界上第一座鋼拱橋
100. 中國首次研發生產新一代港口集裝箱起重機
101. 中國首枚自主開發研制的第三代手機3G芯片
102. 我國第一座跨海大橋
103. 國際上首次發現和鑒定出一組致肝癌發病的重要基因
104. 關于阿爾茨海默病致病機制的新發現
105. 糖尿病治療取得重大突破
106. 亞洲最大規模的污水處理廠——上海白龍港污水處理廠
107. 我國新一代中能同步輻射光源——上海光源
108. 亞洲第一大射電望遠鏡在上海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