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聚焦跨域協同中的上海大都市圈發展這個主題,對上海大都市圈跨域協同治理的新動態和實踐進展進行了專題研究,根據全球大都市圈跨域協同治理理論,總結了上海大都市圈在空間規劃、基礎設施與交通、生態環境、產業發展、社會服務、文化建設等多領域跨域協同治理的重大實踐與成效,提出了高質量區域協調發展的主要推進策略。對上海大都市圈經濟、人口、社會、文化、生態等重要領域發展現狀與主要問題進行了梳理,并對各領域發展趨勢進行了展望。對上海大都市圈的空間格局及重要協同規劃和實踐進行了綜合分析和案例研究,以分層次空間格局、專項協同、跨界項目實踐、市域一體化協同為主要視角,探討了上海大都市圈空間規劃特點比較、市域空間協同、生態綠色一體化、沿江生態修復、重大項目跨域協同、都市圈交通一體化、工業園區跨域發展等重要內容,并對長江口、滬蘇嘉等跨界協同實踐策略進行分析。對寧波都市區、南京都市圈、深圳都市圈、愛丁堡-蘇格蘭東南部、約翰內斯堡大都市圈、大曼徹斯特、美國典型都市圈、大溫哥華地區規劃經驗與特點進行了分析,為上海大都市圈發展提供國內外參照與借鑒。
熊健 上海大都市圈規劃研究中心主任。正高級工程師。上海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黨委書記、副院長。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城市規劃學會總體規劃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長期從事城市規劃管理工作,主要參與了上海市城市總體規劃(2017—2035年)、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國土空間規劃、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國土空間規劃、上海大都市圈空間協同規劃等編制,在上海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建立及管理方面做了大量探索實踐。
孫娟 上海大都市圈規劃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級高級工程師。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上海分院院長,中國城市規劃學會青年工作委員會秘書長。長期致力于城市戰略和區域規劃研究,主持和參與了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國土空間規劃,上海大都市圈空間協同規劃,武漢市、杭州市和大連市遠景戰略,上海市、天津市、寧波市和南京市空間規劃等編制。
屠啟宇 上海大都市圈規劃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上海社會科學院城市與人口發展研究所副所長!秶H城市藍皮書》主編,北京市“十四五”規劃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上海市城市總體規劃(2017—2035)編制核心專家。主持上海市政府決策咨詢研究基地屠啟宇工作室、上海市創新型城市發展戰略軟科學研究基地。
Ⅰ 主報告
B1 跨域協同中的上海大都市圈:治理創新實踐與模式
B2 國內都市圈規劃的演進歷程與實踐特征
Ⅱ 上海大都市圈主要領域發展篇
B3 上海大都市圈經濟發展特征與展望(2022—2023)
B4 上海大都市圈社會發展特征與展望(2022—2023)
B5 上海大都市圈文化發展特征與展望(2022—2023)
B6 上海大都市圈生態發展特征與展望(2022—2023)
Ⅲ 上海大都市圈分層次空間格局篇
B7 整體性與關聯性視角下上海大都市圈橫向比較研究
B8 上海市域跨城通勤現狀特征與策略研究初探
B9 虹橋國際開放樞紐共建下滬蘇嘉協同研究
Ⅳ 上海大都市圈專項協同篇
B10 多維協同多鎮共構生態旅游度假區的規劃戰略與實施路徑探索
B11 南通沿江生態修復的實踐——基于長江口地區協同發展行動
B12 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水鄉客廳近零碳專項規劃研究
Ⅴ 上海大都市圈跨界項目實踐研究篇
B13 上海大都市圈背景下的滬嘉軌道“一張網”協同發展策略
B14 打破行政壁壘 打造“無界園區”——來自蘇州工業園區的實踐探索
B15 城市濱水地區多層次協同規劃探索——以蘇州大運河文化帶為例
Ⅵ 上海大都市圈市域一體化協同篇
B16 常州東部地區空間協同發展規劃研究
B17 滬浙合作視角下寧波市余慈地區統籌發展策略研究
Ⅶ 國內外都市圈比較篇
B18 基于人口流動視角的寧波都市區一體化發展測度研究
B19 南京都市圈交通發展戰略研究
B20 新時期深圳都市圈發展趨勢與交通發展策略
B21 愛丁堡-蘇格蘭東南部城市區域發展戰略與一體化舉措
B22 約翰內斯堡大都市圈面向2026的一體化發展戰略
B23 大曼徹斯特規劃“人人共享”的都市圈空間
B24 美國典型都市圈“健康公平”導向的規劃特點與實施策略
B25 大溫哥華地區推進城市可持續發展與韌性建設的規劃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