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與譚浩強所著的《C語言程序設計(第3版)》(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配合使用的參考書。全書分為四個部分:一是《C語言程序設計(第3版)》一書的習題和參考解答,包括了該書各章的全部習題,其中編程習題給出的參考解答中約有100個程序;二是常見錯誤分析和程序調試;三是上機指南,詳細介紹了在Turbo C++3.0、Visual C++6.0和Visual Studio 2010集成環境下編輯、編譯、調試和運行程序的方法;四是上機實驗內容,提供了學習本課程應當進行的12個實驗。 本書是學習C語言的一本好參考書,不僅可以作為《C語言程序設計(第3版)》的參考書,而且可以作為任何C語言教材的參考書;既適于高等學校師生使用,也可供報考計算機等級考試者和其他自學者參考。
C語言是國內外廣泛使用的計算機語言。許多高校都開設了“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作者于1991年編寫了《C程序設計》,由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并于1999年、2005年和2010年先后出版了《C程序設計(第2版)》、《C程序設計(第3版)》和《C程序設計(第4版)》。該書出版后,受到了廣大讀者的歡迎,認為概念清晰、敘述詳盡、例題豐富、深入淺出、通俗易懂,被大多數高校選為教材。至2013年底,該書已累計發行了近1250萬冊,成為國內C語言教學的主流用書。
由于全國各地區、各類學校情況不盡相同,對C語言的教學要求學時數也有所差別。針對應用型大學的情況,作者在2000年編寫出版了《C語言程序設計》一書。經過8年的使用,取得很好的效果。2008年和2014年,作者根據當前情況,對該書進行了較大修改,編寫出版了《C語言程序設計(第2版)》和《C語言程序設計(第3版)》,使讀者更加容易入門。為了配合該教材的教學,編寫了這本《C語言程序設計(第3版)學習輔導》一書。
本書包括以下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是“《C語言程序設計(第3版)》中的習題和參考解答”。在這一部分中包括了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C語言程序設計(第3版)》一書的全部習題。對于其中少數概念問答題,由于能在教材中直接找到答案,為節省篇幅本書沒有給出答案外,對所有編程題一律給出參考解答,包括程序清單和運行結果,對于一些比較復雜的問題還給出N-S流程圖,并在程序中加注釋以便于讀者理解,對少數難度較大的題目還作了比較詳細的文字說明。對于相對簡單的問題,只給出程序清單和運行結果,不作詳細說明,以便給讀者留下思考的空間。對有些題目,我們給出了兩種參考答案, 供讀者參考和比較,以啟發思路。
在這部分中提供了近100個不同類型、不同難度的程序,全部程序都在Visual C++ 6.0環境下調試通過。這些程序是對《C語言程序設計(第3版)》一書例題的補充。由于篇幅和課時的限制,在教材中只能介紹一些典型的例題。讀者在學習C語言程序設計過程中,如能充分利用本書,多看程序,理解不同程序的思路,會大有裨益的。
應該說明, 本書給出的程序并非是唯一正確的解答,甚至不一定是最佳的一種。對同一個題目可以編出多種程序,我們給出的只是其中的一種。讀者在使用本書時,千萬不要照抄照搬,我們只是提供了一種參考方案,讀者完全可以編寫出更好的程序。
第二部分是“常見錯誤分析和程序調試”。作者根據多年教學經驗,總結了學生在編寫程序時常出現的問題,以提醒讀者少犯類似錯誤。此外,介紹了調試程序的知識和方法,為上機實驗打下基礎。
第三部分是“C語言上機指南”。介紹了在Turbo C++ 3.0、Visual C++ 6.0和Visual Studio 2010集成環境下運行C程序的方法,使讀者在上機練習時有所遵循。
第四部分是“上機實驗安排”。在這部分中提出了上機實驗的要求,介紹了程序調試和測試的初步知識,并且安排了12個實驗,供實驗教學參考。
本書不僅可以作為《C語言程序設計(第3版)》的參考書,而且可以作為任何C語言教材的參考書;既適用于高等學校教學,也可供報考計算機等級考試者和其他自學者參考。
本書難免會有錯誤和不足之處,作者愿得到廣大讀者的指正。
譚浩強
2014年5月1日于清華園
第一部分 《C語言程序設計(第3版)》中的習題和參考解答 第1章 C語言概述 第2章 數據的存儲與運算 第3章 最簡單的C程序設計——順序程序設計 第4章 選擇結構程序設計 第5章 循環結構程序設計 第6章 利用數組處理批量數據 第7章 利用函數實現模塊化程序設計 第8章 善于使用指針 第9章 使用結構體類型處理組合數據——用戶自定義數據類型 第10章 利用文件保存數據第二部分 常見錯誤分析和程序調試 第11章 常見錯誤分析 第12章 程序的調試與測試 12.1 程序的調試 12.2 程序錯誤的類型 12.3 程序的測試第三部分 C語言上機指南 第13章 用Turbo C++ 3.0運行C程序 13.1 進入Turbo C++ 3.0集成環境 13.2 C源文件的建立和程序的編輯 13.3 程序的編譯和連接 13.4 運行程序 13.5 退出Turbo C++ 3.0環境 13.6 對多文件程序進行編譯和連接 13.7 程序動態調試方法 13.7.1 按步執行方法 13.7.2 設置斷點方法 第14章 用Visual C++ 6.0運行C程序 14.1 Visual C++的安裝和啟動 14.2 輸入和編輯源程序 14.2.1 新建一個C源程序的方法 14.2.2 打開一個已有的程序 14.2.3 通過已有的程序建立一個新程序的方法 14.3 編譯、連接和運行 14.3.1 程序的編譯 14.3.2 程序的調試 14.3.3 程序的連接 14.3.4 程序的執行 14.4 建立和運行包含多個文件的程序的方法 14.4.1 由用戶建立項目工作區和項目文件 14.4.2 用戶只建立項目文件 第15章 用Visual Studio 2010運行C程序 15.1 關于Visual Studi 15.2 怎樣建立新項目 15.3 怎樣建立文件 15.4 怎樣進行編譯 15.5 怎樣運行程序 15.6 怎樣打開項目中已有的文件 15.7 怎樣編輯和運行一個包含多文件的程序 15.8 關于用Visual Studio 2010編寫和運行C程序的說明第四部分 上機實驗安排 第16章 上機實驗的指導思想和要求 16.1 上機實驗的目的 16.2 上機實驗前的準備工作 16.3 上機實驗的步驟 16.4 實驗報告 16.5 實驗內容安排的原則 第17章 實驗安排 17.1 實驗1 C程序的運行環境和運行C程序的方法 17.2 實驗2 數據的存儲與運算 17.3 實驗3 最簡單的C程序設計——順序程序設計 17.4 實驗4 邏輯結構程序設計 17.5 實驗5 循環結構程序設計 17.6 實驗6 利用數組處理批量數據 17.7 實驗7 用函數實現模塊化程序設計(一) 17.8 實驗8 用函數實現模塊化程序設計(二) 17.9 實驗9 善于利用指針(一) 17.10 實驗10 善于利用指針(二) 17.11 實驗11 使用結構體類型處理組合數據 17.12 實驗12 文件操作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