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學(第3版 本科預防)/全國高等學校教材》共分為四大篇,14章和8個實習案例。*篇為概述,在*章緒論中重點介紹健康教育學和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的概念、范疇、意義以及歷史發展。第二章健康行為概括性介紹行為的影響因素以及健康行為干預的基本方法。第二篇從第三章到第十章分別介紹個體、人際和社會行為相關的因素以及行為改變的理論,讓學生比較深入地理解行為影響因素和干預的知識。第三篇為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實踐篇,分別從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實踐的視角介紹健康傳播方法和技術健康教育活動的設計與評價健康教育項目的設計、實施與評價和場所健康教育。第3版《健康教育學》編寫的另一個思考是強調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所以本教材第四篇安排了8個實習案例。要求在教學中要安排學生的實習操作,培養學生在個體、人際和社會不同層面對不同人群(受眾)開展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的能力,包括如何進行受眾的需求評估、計劃的制訂、傳播材料的制作、干預的實施、項目的管理以及效果的評價等不同階段的實踐能力。
第一篇 概述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健康教育學的定義及研究范圍
一、健康教育學的定義
二、健康教育學研究范圍
第二節 行為與健康及學習健康教育學的意義
一、行為與健康
二、健康教育學在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中的作用
第三節 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的概念
一、健康教育的概念
二、健康促進的概念
第四節 中國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的歷史發展
一、衛生宣傳與健康教育的興起
二、衛生宣教與愛國衛生運動時期
三、健康教育學科的建立與網絡初步形成時期
四、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時期
五、展望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在建設健康中國的作用
第二章 健康行為
第一節 行為與人類行為概述
一、行為的基本概念
二、人類行為及特點
三、人類行為發展與社會化
第二節 健康行為及其健康相關行為
一、健康行為與健康相關行為的概念
二、健康相關行為的主要特點和內容
第三節 健康行為的影響因素
一、個體因素
二、家庭因素
三、教育與學習因素
四、文化因素
五、大眾傳媒與新媒體
六、社會因素
七、物質環境
第四節 健康行為生態學模型與行為干預的策略
一、健康行為生態學觀點與其理論發展
二、健康行為生態學模式與健康教育
三、基于生態學模型的健康行為干預策略
第二篇 健康行為相關理論
第三章 理性行動與計劃行為理論
第一節 理性行動與計劃行為理論發展的背景
一、價值期望理論與個體認識中價值期望觀念
二、理性行動與計劃行為理論的提出與發展
第二節 理性行動與計劃行為理論相關概念及框架
一、基本概念
二、理性行動理論的基本內容
三、計劃行為理論的基本內容
四、理性行動理論、計劃行為理論與其他理論整合模式
五、計劃行為理論框架構成要素的測量與分析
第三節 理性行動與計劃行為理論實踐及應用
一、應用實例
二、理論應用與面臨的挑戰
第四章 健康信念模式
第一節 健康信念模式發展的背景
第二節 健康信念模式的相關概念及框架發展
一、健康信念
二、行動線索
三、自我效能
四、健康信念模式的框架發展
第三節 健康信念模式的實踐與應用
……
第三篇 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實踐
第四篇 健康教育實習案例
推薦閱讀
中英文名詞對照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