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高職高專藝術設計類專業規劃教材:三大構成設計》分上、下、中三篇,即:平面構成、色彩構成和立體構成,共計11章內容。教材將基本原理的講解與設計實踐緊密結合;每章節都設有學習計劃與重點提示,以及本章基礎課程訓練和設計平臺;在內容編排上,采取圖文結合、以圖釋文的方式,突出實用性和操作性;列舉大量的設計作品案例,具有鮮明的職業教育特色。
《全國高職高專藝術設計類專業規劃教材:三大構成設計》可供高等職業技術院校藝術設計類專業師生作為教材選用,也可供藝術設計專業人士閱讀參考。
《全國高職高專藝術設計類專業規劃教材:三大構成設計》具有以下特點:第一,基本原理的講解與設計實踐緊密結合,改變為“構成”而“構成”的學習,解決了學完構成不知有何用,或者不知怎樣運用到設計實踐中的教學問題,也為學生學習提供了動力源泉。第二,在編寫結構上,每個章節都設有學習計劃與重點提示,以及本章基礎課題訓練和設計平臺,及時將所學理論和原理轉化為實際設計構成的能力,這正符合高職高專技能型人才培養目標的要求。第三,本書在內容編排上,采取圖文結合的方式,以圖釋文,且大都是學生的原創作品以及實地拍攝的應用實例,具有鮮明的個性和美好的形式,對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乃至設計能力的培養,具有較強的啟發性和引導性。第四,本書將“平面構成、色彩構成、立體構成”整合為一本,她們彼此既相互聯系又可自成體系,方便使用,且經濟實用。第五,在編寫方法上,突出實用性和可操作性,將構成技巧、制作方法貫穿其中,重點突出,結構清晰。
1 緒論
1.1 構成概述
1.2 構成的形式美法則
上篇 平面構成
2 平面構成概述
2.1 平面構成的概念
2.2 平面構成要素
3 平面構成的基本形象
3.1 點
3.2 線
3.3 面
3.4 基本形
3.5 骨格
4 平面構成的形式
4.1 基本形的群化構成
4.2 重復與近似構成
4.3 漸變與發射構成
4.4 對比構成
4.5 肌理構成
中篇 色彩構成
5 色彩構成概述
5.1 色彩成因
5.2 色彩的視覺生理特征
5.3 色彩三要素
5.4 色立體
6 色彩混合
6.1 原色
6.2 色彩混合
7 色彩特性
7.1 色彩對比
7.2 色彩調和
8 色彩情感
8.1 色彩個性
8.2 色彩感覺
8.3 色彩聯想
8.4 色彩印象表現
下篇 立體構成
9 立體構成概述
9.1 立體構成含義
9.2 立體構成的特點
9.3 立體構成的要素
10 立體構成表現
10.1 半立體構成
10.2 線材立體構成
10.3 面材構成
10.4 塊材構成
11 三大構成在設計中的應用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