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套教材涉及公共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和選修課三部分的20多六課程。本套教材立足本科教學的需要,從本科教育的特點出發,從公共管理和公共行政教育的特點出發,在教材編寫和內容安排上,強調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基本技能;同時,也盡可能地體現創新性、前沿性的特點。
公共管理的實踐是不斷變化和發展的,變革與發展是當代世界范圍內公共管理的主題。隨著公共管理實踐的不斷發展,公共管理學科研究的范圍、主題和內容也在不斷地發展和變化。這就要求公共管理教育以及相關的教材在方方面面都應該不斷地更新。
第1章 緒論
1.1 公共政策、政策系統和政策過程
1.2 公共政策學的范式
1.3 公共政策學的意義
案例:生死判訣 依據科學——關于三門峽水庫的爭論
第2章 政策分析的基本框架
2.1 政策分析的不同模式、理論和方法論
2.2 政策分析的構成因素
2.3 政策分析的程序
案例:城市中心開發
第3章 問題界定
3.1 政策問題的性質
3.2 問題界定的過程
3.3 問題界定的方法
案例:中國實際失業率已達到警戒線 第1章 緒論
1.1 公共政策、政策系統和政策過程
1.2 公共政策學的范式
1.3 公共政策學的意義
案例:生死判訣 依據科學——關于三門峽水庫的爭論
第2章 政策分析的基本框架
2.1 政策分析的不同模式、理論和方法論
2.2 政策分析的構成因素
2.3 政策分析的程序
案例:城市中心開發
第3章 問題界定
3.1 政策問題的性質
3.2 問題界定的過程
3.3 問題界定的方法
案例:中國實際失業率已達到警戒線
第4章 目標、目標和標準
4.1 政策目標
4.2 政策指標
4.3 評估標準
案例:西部山鄉的教育試驗
第5章 備選方案
5.1 備選方案的必要性與來源
5.2 備選方案產生的步驟與方法
案例:古巴導彈危機
第6章 未來預測
6.1 未來預測概述
6.2 外推預測
6.3 理論預測
6.4 直覺預測
案例:美國鐵合金工業
第7章 方案比較與擇優
7.1 方案比較的內容
7.2 方案比較的方法
7.3 方案抉擇
案例:美國戰略石油儲備規模的爭議
第8章 政策執行與監測
8.1 政策執行的基本理論
8.2 政策執行中的工具選擇
8.3 政策執行中的監測
案例:“就業率神話”是怎樣打造出來的?
第9章 結果評估
9.1 政策評估概述
9.2 政策評估的過程和模式
9.3 政策評估的方法
案例:啟蒙計劃的評估
第10章 政策變遷
代結語 中國政策制定與執行的成績經驗
參考文獻
后記
第1章 緒論
1.1 公共政策、政策系統和政策過程
根據唯物辯證法和科學哲學的觀點,任何一門學科都以客觀世界的某一類事物、現象及其過程作為自己的研究對象,它要揭示這一類事物或現象及其過程的本質聯系和規律性,并通過概念、命題、原理和方法在思維中加以再現,形成學科的理論體系。公共政策學(或公共政策分析)以社會政治生活中的政策領域,即現實的政策實踐、政策系統及政策過程作為研究對象,它的基本目標是端正人類社會的發展方向,改善公共決策系統,提高公共政策制定質量。因此,公共政策學有自己相對獨立的研究領域——以公共政策、政策系統及政策過程作為研究對象,這正是公共政策學成為一個相對獨立學科的基本前提。因此,在具體界定什么是公共政策學之前,有必要先了解“公共政策”、“政策系統”和“政策過程”這幾個基本概念。
1.1.1 公共政策
公共政策(政策)是現代社會政治生活中使用得非常廣泛的概念之一。但無論是在日常生活,還是在學術領域,人們對它的含義并沒有一致的看法,“迄今為止對公共政策也確無一個標準的定義”(弗蘭克·費希爾語),“政策如同大象——你能夠認出它來,卻很難界定它”[柯寧漢姆(C.Cunningham)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