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第2版是在保持第1版基本特色與優點的前提下,為適應內部控制理論與實務發展及教學改革的要求進行的修訂。本次修訂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為了便于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本次修訂總結了第1版在使用過程中的經驗,對章節內容進行了較大調整,刪減了一些不適合本科教學的內容,從而重點更加突出。
第二,為與時俱進反映內部控制理論與實務發展的*變化,對企業內部控制概念框架、基本原理與實務操作等相關內容進行了修訂和補充,如美國COSO于2017年發布的《企業風險管理與戰略和業績的整合》。
第三,考慮到案例的時效性,本次修訂替換了一些已經過時或者不夠恰當的案例,增加了一些更具時效性和針對性的案例。
第四,針對第1版教材在使用過程中發現的錯誤與問題進行了更正,對全書的語句表達進行了全面梳理和刪減,目的是更加簡練,更加嚴謹,更具有可讀性。
池國華 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南京審計大學審計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兼任財政部內部控制標準委員會咨詢專家、中國會計學會內部控制專業委員會委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通訊評審專家、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通訊評審專家,《會計研究》《金融研究》等學術期刊匿名審稿專家。系全國會計學術領軍人才,擔任多家上市公司與國有企業的獨立董事和財務顧問。
主要從事內部控制與管理會計等領域研究,出版《中國式經濟增加值(EVA)考核實踐探索》等著作;主編《財務分析》等教材;在《經濟研究》《管理世界》《會計研究》等期刊發表學術論文20余篇;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項目等10余項研究課題;獲得楊紀琬獎學金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等獎勵。
第1章 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的發展歷程
1.1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的最初形態:內部牽制
1.2美國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的發展
1.3中國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的發展歷程
第2章 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的框架
2.1內部控制整合框架(1992年版)
2.2風險管理整合框架(2004年版)
2.3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整合框架的比較
2.4 COSO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的修訂與完善
第3章 我國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的規范
3.1《中央企業全面風險管理指引》
3.2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
3.3企業內部控制配套指引
第4章 內部環境
4.1組織架構
4.2發展戰略
4.3人力資源政策
4.4社會責任與企業文化
第5章 風險識別
5.1風險識別的內容
5.2風險識別的流程
5.3風險識別的方法
第6章 風險分析
6.1風險分析的內容
6.2風險分析的程序
6.3風險分析的方法
第7章 風險應對
7.1風險規避
7.2風險降低
7.3風險轉移
7.4風險承受
7.5風險應對策略的選擇
第8章 控制活動
8.1不相容職務分離控制
8.2授權審批控制
8.3會計系統控制
8.4財產保護控制
8.5全面預算控制
8.6運營分析控制
8.7績效考評控制
8.8合同控制
第9章 信息與溝通
9.1財務報告內部控制
9.2管理報告內部控制
9.3信息系統內部控制
第10章 內部監督
10.1內部監督概述
10.2內部審計
10.3內部控制評價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