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鏈模型為供應鏈優化管理提供定量依據,幫助管理者站在供應鏈整體的角度進行企業決策管理,以有效改進供應鏈結構、提高供應鏈運行效果。供應鏈建模是支持供應鏈管理決策以獲得市場競爭優勢的有效方法和手段。本書在簡略分析供應鏈建模目的、原則、步驟及內容基礎上,歸納總結了供應鏈建模基本方法,研究了供應鏈網絡模型、供應鏈關系優化管理模型、供應鏈流程重組優化模型、供應鏈物流優化管理模型、快速反應供應鏈模型、供應鏈風險控制模型等主要供應鏈模型,并對應用GAMS和Supply Chain Guru兩種軟件進行供應鏈建模進行了介紹。
本書應用供應鏈管理、博弈論、BPR、風險管理、復雜系統等相關理論對供應鏈建模系列問題進行了深入分析和論證,成果針對性較強,實用價值較高,既可作為研究生教材,也可作為現代供應鏈管理從業人員的工作參考資料。
第一專題供應鏈建模基本理論與方法
第1章供應鏈管理及建模理論概述(3)
1.1供應鏈管理思想(3)
1.1.1供應鏈管理思想產生的必然性(3)
1.1.2供應鏈管理的基本思想(4)
1.2供應鏈管理基本理論(4)
1.2.1供應鏈的定義及其特征(4)
1.2.2供應鏈管理定義(5)
1.2.3供應鏈管理原則(6)
1.2.4供應鏈管理內容(7)
1.2.5供應鏈管理實施的基本步驟(8)
1.2.6供應鏈管理中的牛鞭效應(9)
1.3供應鏈系統優化問題(10)
1.3.1供應鏈系統優化的目標(10)
1.3.2供應鏈系統優化的層次(11)
1.4供應鏈優化建模(11)
1.4.1供應鏈優化數學模型(11)
1.4.2供應鏈優化建模的原則(12)
1.4.3供應鏈優化建模的步驟(12)
1.4.4供應鏈優化建模的內容(13)
第2章供應鏈建模基本方法(15)
2.1數學規劃方法(15)
2.1.1線性規劃(15)
2.1.2非線性規劃(15)
2.1.3整數規劃(16)
2.1.4動態規劃(16)
2.2仿真方法(19)
2.2.1基于方程的建模仿真方法(19)
2.2.2基于離散事件仿真的建模方法(20)
2.2.3基于多智能自主體仿真的建模方法(21)
2.3圖形化建模方法(23)
2.3.1數據流圖法(23)
2.3.2甘特圖法(23)
2.3.3Petri網法(24)
2.3.4活動網絡圖(25)
2.3.5供應鏈運作參考模型(SCOR)(25)
2.4語義建模方法(26)
2.5人工智能優化方法(27)
2.5.1人工神經網絡(27)
2.5.2禁忌搜索(30)
2.5.3遺傳算法(33)
2.5.4模擬退火算法(35)
2.5.5群體智能方法(37)
2.6復雜網絡建模方法(41)
第二專題主要供應鏈優化模型
第3章供應鏈網絡優化模型(47)
3.1供應鏈網絡優化概述(47)
3.1.1網絡的內涵(47)
3.1.2供應鏈網絡的內涵(47)
3.1.3供應鏈網絡的基本特征(49)
3.2供應鏈設施網絡優化模型(49)
3.2.1供應鏈設施網絡節點規模優化(49)
3.2.2供應鏈設施網絡節點布局優化研究(53)
3.3供應鏈組織網絡優化模型(62)
3.3.1供應鏈組織網絡結構演化(62)
3.3.2供應鏈組織網絡協同結構(63)
3.3.3供應鏈組織網絡信息(64)
3.3.4單級供應鏈組織網絡協同結構優化模型(66)
3.3.5多級供應鏈組織網絡協同結構優化模型(76)
3.4供應鏈信息網絡優化模型(80)
3.4.1供應鏈信息平臺集成系統模型(80)
3.4.2供應鏈信息網絡任務協調模型(83)
第4章供應鏈關系優化管理模型(87)
4.1供應鏈關系管理概述(87)
4.1.1供應鏈關系管理的重要性(87)
4.1.2供應鏈關系管理的特征(87)
4.2供應商關系管理模型(88)
4.2.1供應商關系管理概述(88)
4.2.2供應商評價與選擇灰色模型(90)
4.2.3供應商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博弈模型(94)
4.2.4供應商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協調模型(101)
4.3供應鏈客戶關系管理模型(104)
4.3.1供應鏈客戶關系管理概述(104)
4.3.2動態客戶關系管理的內涵(105)
4.3.3動態客戶關系管理的建模技術及求解思路(105)
4.3.4動態客戶關系管理的模型及應用(107)
第5章供應鏈流程重組優化模型(112)
5.1供應鏈流程重組概述(112)
5.1.1業務流程重組基本思想(112)
5.1.2供應鏈業務流程重組步驟(112)
5.2供應鏈參考模型(SCOR)簡介(113)
5.2.1SCOR模型的結構框架(113)
5.2.2SCOR模型的層次結構(114)
5.2.3SCOR模型的供應鏈度量指標(116)
5.2.4SCOR模型的具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