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共分兩篇,第一篇介紹了國際貿易實務實驗的基本要求、實驗平臺以及實驗方案。第二篇根據國際貨物貿易的基本流程,共設計了九個實驗項目:進出口業務流程總覽;交易準備、合同磋商與簽約;工廠備貨發貨業務;信用證的申請、開立和修改業務;租船訂艙與裝船出運業務;報檢業務;報關業務;保險業務;交單結匯與核銷退稅。
教材編寫體現新穎性和時效性;預備知識講解突出實效性。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深入發展以及中國開放格局的日漸形成,中國與世界各國的交往不斷加強。越來越多的企業融入全球化帶來的國際貿易競爭中,而這些新增進出口企業原來并沒有這方面的專業人才,因此熟悉國際貿易法規,熟練運用外語,精通電子商務,掌握進出口業務流程的國際貿易實用型人才成為社會的急需。在這種情況下,高等教育需要適應國際化要求,適應當前的社會合理要求,培養實用型的國際貿易人才。國際貿易實務模擬實驗課是以實驗為主、理論與實踐結合的一門課程。它既包括了理論對實踐的指導,又包括了實踐對理論提高,其教學模式具有較高的靈活性,能使學生視野開闊,思維敏捷,對培養學生科學素質、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有舉足輕重的作用。這門課程既涉及國際貿易法律與慣例、國際金融、國際運輸與保險等方面的基礎知識,又涉及許多具體的進出口業務,如單證實務、報關實務、外貿函電等,是一門方針政策和實務相結合的學科。中山大學嶺南學院國際貿易實務模擬課基于SimTrade外貿實習平臺軟件,學生在網上進行國際貨物買賣實務的具體操作,能很快掌握進出口的成本核算、詢盤、發盤與還盤等各種基本技巧,熟悉國際貿易的物流、信息流、資金流與業務流的運作方式,切身體會到國際貿易中不同當事人面臨的具體工作與他們之間的互動關系,學會外貿公司利用各種方式控制成本以達到利潤最大化的思路,認識供求平衡、競爭等宏觀經濟現象并且能夠合理地加以利用。老師通過在網站發布新聞、調整商品成本與價格、調整匯率及各項費率等方式,對國際貿易環境實施宏觀調控,使學生在實習中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真正理解并吸收課堂中所學到的知識,為將來走上工作崗位打下良好基礎。與現有的國際貿易實務實驗教材相比,本書的寫作緊貼日常教學實踐,通過教學軟件的設計,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實驗課模擬方案。實驗項目在國際貿易、國際貿易實務、外貿單證、國際商務英語、國際商務談判、外貿函電、國際結算等前期國際貿易相關理論與實務類課程學習的基礎上,通過全流程綜合仿真模擬實驗的設計,增強學生對進出口貿易業務流程的綜合把握能力,同時加強學生在交易磋商談判、函電書寫、單證制作、保險、托運、結算等環節的實際業務能力。通過生動具體的案例,大量的操作練習,學生在仿真模擬實踐中了解和掌握進出口交易基本程序和主要操作技能。書中實驗項目的設計注重全面性、實用性和前瞻性,使學習者和實驗者掌握進出口貿易的最新發展和變化,使所學理論和擁有的能力與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加速外經貿信息化的要求對接。本書是中山大學經濟管理實驗教學中心實驗課程建設項目的成果之一,在寫作過程中亦得到了中山大學中央財政撥款專項資金精品教材項目(編號: 18814106)的資助,以及南京世格軟件開發公司的大力協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謝!本書首先作為講義在中山大學嶺南學院“國際貿易實務”課程中使用,感謝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歷屆同學對本講義提出的修訂意見,尤其要感謝08國貿王曉萍和殷明明同學對實驗素材選取、實驗報告整理等方面所提供的輔助性工作。本書可作為高等院校經濟管理類學生學習國際貿易實務的輔助教材,也可以作為外貿企業崗前培訓指導書,以及行業內業務人員了解和掌握國際貿易實際工作內容的參考書。
第一篇準備篇
第一章國際貿易實務實驗的基本要求3第二章國際貿易實務實驗方案9
第二篇操作篇
第三章實驗項目一: 進出口業務流程總覽19第四章實驗項目二: 交易準備、合同磋商與簽約32第五章實驗項目三: 工廠備貨發貨業務57第六章實驗項目四: 信用證的申請、開立和修改業務75第七章實驗項目五: 租船訂艙與裝船出運業務91第八章實驗項目六: 報檢業務107第九章實驗項目七: 報關業務127第十章實驗項目八: 保險業務155第十一章實驗項目九: 交單結匯與核銷退稅166
附錄
附錄A實驗報告示例1191附錄B實驗報告示例2204附錄CSimTrade外貿實習平臺單據樣本219參考文獻239
第三章一、 實驗目的通過本章的教學使學生熟悉外貿業務的概況,了解進出口業務的具體環節流程,以及各環節涉及的單證和風險,為后面的學習突出重點。二、 實驗要求實驗要求見表31。表31實 驗 要 求實 驗 項 目能 力 要 求相 關 知 識1. 出口業務流程熟悉SimTrade下出口業務的各個環節流程圖2. 進口業務流程熟悉SimTrade下進口業務的各個環節流程圖3. 相關外貿單證概覽熟悉重要單證填寫規范,能獨立正確繕制單證單證填寫規范三、 預備知識進出口是一系列復雜活動的組合,從廣告宣傳開始,中間要經歷合同的磋商,簽訂外銷合同,到租船訂艙、檢驗、產地證、保險、送貨、報關、裝船出口等一系列環節,在支付方面,還有押匯(或托收)、交單、結匯、核銷、退稅等,這些都是每筆進出口業務必經的過程。(一) 出口交易前的準備工作在出口貿易中,交易對象都是國外商人,而國際市場情況又是錯綜復雜和變化多端的,因此,在開展出口業務時,一定要充分做好各項前期準備工作。這些準備工作主要包括: 對國際市場的調查研究和出口營銷;尋找客戶和建立業務關系;落實貨源、制定出口商品的生產(收購)計劃;制訂出口商品經營方案;開展出口促銷活動等。1. 辦理相關手續出口交易前出口企業要履行辦理進出口經營權、辦理海關登記注冊、辦理出口許可證等相關手續。(1) 辦理進出口經營權自中國加入WTO以后,國家鼓勵企業申報進出口經營權,申辦的手續日益簡單和開放,但對企業的規模、生產能力、人員配備等仍有相當的要求。取得進出口經營權的企業通常也需要接受相對嚴格的政府職能機構行政管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2004)規定,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依法登記后,可以從事貨物和技術的進出口貿易。[2][4]國際貿易實務實驗教程[4][3][1]第三章實驗項目一:進出口業務流程總覽未獲進出口經營權或無該項商品進出口經營權的企業,如需進出口,必須委托有該商品進出口經營權的企業代理進出口。對眾多的民營小企業而言,通過外貿公司代理出口更為簡便可行。所謂代理出口,就是找一家外貿公司或有進出口權的公司合作。與外商的生意由小企業自己去洽談,談定后,以外貿公司的名義與之簽訂合同。根據合同備貨妥當后,由外貿公司代理進行出口事宜,比如商品進出口檢驗檢疫、海關申報、外匯收支等。外商把美金貨款支付給外貿公司,外貿公司再按照約定的比例折合成人民幣,扣除相應費用后支付給小企業。這樣一來,雖然實質上仍是小企業做外貿,但操作形式上就變成: 小企業以普通內貿的方式把貨物賒銷給外貿公司,外貿公司自行出口后支付貨款。個人做外貿還可以通過掛靠的方式。所謂“掛靠”,就是與某個外貿公司達成協議,成為此外貿公司名義上的業務員或兼職的業務員。業務自己做,以外貿公司的名義對外簽合同、交貨、結算貨款,自己則按照約定的比例計提利潤。掛靠的方式多見于有一定的外貿經驗,有自己的進貨和銷售渠道的人。之所以選擇掛靠而不是自己去開公司,主要是借助大型外貿公司的知名度和商業信用,以期在購銷過程中得到優惠便利,并節省辦公費用。在這種情況下,掛靠者甚至不需要到公司上班,在自己家中用一臺電腦即可完成外貿交易——有時甚至是大宗交易。這種自由的SOHO(small office home office)方式頗受有經驗的外貿人的歡迎。不過,做外貿SOHO需要具備比較深厚的外貿知識技巧,有對進銷兩方面渠道較強的把控能力,因此并不推薦外貿新手這樣操作。(2) 辦理海關登記注冊所有進出口貨物都要向海關辦理報關手續。需要向海關辦理報關手續的企事業單位,應向當地海關提出書面申請,經海關審核并辦理注冊登記手續。辦理了上述手續的單位,才可以直接向海關辦理進出境貨物的報關手續。(3) 辦理出口許可證根據國家規定,凡是國家宣布實行出口許可證管理的商品,不管任何單位或個人,也不管任何貿易方式,出口均須申領出口許可證。目前,我國只對少部分商品(如供應港澳鮮貨冷凍商品)的出口規定須辦理出口許可證。2. 國際市場調研(1) 進行市場調研,選擇目標市場在對外洽談之前,企業應對國外市場做深入、細致、準確、多方面的調查研究,以便從中擇優選定適當的目標市場。這些調研主要包括: 對進口國別(地區)的調研、對商品市場的調研和對商品銷售的調研。對進口國別(地區)的調研,主要是調查研究有關國家或地區的經濟狀況、對外政策、進出口商品的結構、貿易對象國、貿易與外匯管制、有關對外經濟往來的情況及其特點、市場慣例、政治財政狀況、生活習慣等。通過這些調研,主要是為了達到貫徹國別政策、選擇適宜的市場、創造有利條件以及發展貿易關系的目的。對商品市場的調研,主要是調查研究有關商品的供需情況及相關商品的品種、質量、包裝、成本、價格,主要的供需國別(地區)及其發展狀況。通過這些調研,主要是為了摸清適銷市場,使本方的商品銷售在有利的條件下進行。對商品銷售的調研,主要是調查研究有關產品的銷售渠道、廣告宣傳、計價貨幣和售前售后服務等。通過這些調研,主要是為了學會做貿易的技巧,運用有效的推銷手段,擴大商品出口。(2) 進行客戶調研,選擇目標客戶客戶調研,就是對交易對象的調查研究,主要是調查已經或有可能經營本企業出口產品的客戶或潛在客戶的資信情況、經營范圍、經營能力以及客戶與我國貿易往來的情況等,以便于根據企業自身的特點有區別地選擇和利用客戶。(二) 制定出口商品經營方案外貿企業在對國際市場調查研究的基礎上,一般均應對所經營的出口商品制定經營方案。出口商品經營方案是根據國家的方針政策和本業的經營意圖對該出口商品在一定時期內所做出的全面業務安排。一個企業在分析市場、選定自己的目標市場以后,就要針對目標市場的需求、影響市場銷售的不可控的宏觀因素以及本企業可以控制的銷售因素,最有效地利用本身的人力、物力資源,趨利避害、揚長避短,設計企業的銷售策略,制定最佳的綜合銷售方案,即出口商品經營方案,以便達到企業的預期目標。不同的商品,經營策略的方法、步驟不一樣,經營方案的內容繁簡也不一樣,商品經營方案所涉及的產品可以是一種,也可以是一類。一般來說,對大宗商品通常是逐個制定出口商品的經營方案。目前,我國外貿企業所制定的出口商品經營方案內容,通常包括國內貨源情況、國外市場與目標市場情況、歷史經營情況、計劃安排和實現計劃的措施,如市場安排、物色客戶、廣告宣傳、貿易方式、價格、支付等交易條件的選擇、運用和掌握,以及成本和經濟效益的核算等。對于某些一時情況難以全面掌握不易制定經營方案的新小商品,可暫訂價格方案。價格方案的內容一般比較簡單,局限于成本核算與出口定價。由于國際市場情況復雜多變,有時所制定的出口商品經營方案不可能完全符合市場實際情況,所以外貿企業應結合市場變化及時修訂經營方案,使之符合市場實際并能有效地指導企業的經營活動。(三) 落實貨源組織貨源是出口交易前的必要工作。沒有貨源就無法交貨,根本談不上出口。對制造企業或其他非專業外貿公司而言,要制定好出口商品的生產計劃,生產適合于目前國際市場需要的產品,同時注意試制新品種,擴大出口貨源。對專業外貿公司而言,則要制定收購計劃。專業外貿公司應結合國外市場的要求,如質量、規格、花色、型號、品種、包裝和需求量等要求,與國內生產企業簽訂購銷合同。簽訂合同后,外貿企業要經常深入生產部門,了解存在的問題,協助生產部門解決,以保證收購順利完成。(四) 開展出口促銷出口促銷活動包括的內容很多,這里主要介紹商標注冊、廣告宣傳、展覽會促銷和自建網站宣傳。1. 商標注冊商標作為一種工業產權,在國際貿易中有其特殊的作用,特別是名牌商品的商標更是企業的無形資產。外貿公司要注意加強商標管理,在進入某個市場前要及時將自己出口貨物的商標按市場所在國的有關法規向有關部門申請注冊。否則,耗費人、財、物力創出的名牌被他人搶先注冊,后果將不堪設想。向國外辦理商標注冊,可以委托國外代理人代辦,也可以委托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商標代理處代辦。該代理處還為外貿企業辦理商標變更或轉移注冊,提供有關商標侵權糾紛的訴訟或其他有關商標咨詢的各項服務。商標注冊的有效期一般為10年,如期滿可續展注冊的有效期。出口商品的商標,在商標設計上必須符合各國在商標方面的一些規定,要符合各銷往國的風俗習慣,要結合產品的性質,便于記憶,要考慮到譯名的感情色彩和心理作用及效果,在國外已經眾所周知的譯名不應隨意變動。2. 廣告宣傳在交易前,為了擴大產品知名度,增加銷量,對外廣告宣傳的重點應放在介紹出口商品的特點和用途方面。廣告宣傳的內容要生動、傳神、說服力強,要使消費者相信所宣傳的商品正是他們所需要的。要想取得滿意的廣告效果,需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 進行廣告宣傳的商品必須慎重選擇,一般來說應是質量穩定、貨源充足、能保證持續供應,并且在國際市場上有銷路和發展前途的商品。因為國際市場上廣告宣傳費很高,并且必須經過一段時間的持續不斷的宣傳才能奏效,如果所宣傳的商品質量時好時壞,貨源時斷時續,那就會使宣傳效果大打折扣。(2) 針對不同的市場、不同的商品,采用不同的宣傳媒介和方式,通過各種途徑來達到促進銷售的目的。(3) 注意各國政府對商業廣告的各種限制,了解不同國家具有的不同風俗和生活習慣。(4) 要合理使用代理商或廣告商。一般來說,出口商不可能在所有的外銷市場都做廣告,另外,根據商品的銷售情況,有的市場有獨家經銷或包銷,而有的市場沒有。因此,廣告宣傳的做法也不應一樣。沒有獨家經銷、包銷商的市場,可以通過廣告商進行廣告宣傳。而有獨立經銷、包銷商的市場,最好由他們來做。因買賣雙方的利益是一致的,這些獨立經銷、包銷商為了擴大產品銷售,都會積極地去進行廣告宣傳。關于宣傳費和宣傳方式的問題,可由雙方研究決定。3. 展覽會促銷展覽會以其獨具的專業性、針對性的特點逐漸成為企業直接面對客戶,展示自己的極好工具。通過參加展會宣傳自己,逐漸成為出口企業的營銷理念。尤其是海外展會,已成為企業開辟新市場的理想方式,能給企業帶來很多好處。知名展會相當于一次行業年會,能吸引本行業最具影響力的公司參與。我國企業可借此了解市場,開闊視野,有助于激發企業改進、開發產品。然而,參展,尤其是參加國際大型展覽會,并非易事,從展前準備、展覽期間的應對至展后的后續工作,都與參展的效果息息相關。4. 自建網站宣傳在現代貿易中,網上有自己的固定主頁,某種意義上就如同傳統貿易中擁有一個固定門面,貿易機會增加了幾倍。這樣做的目的是,不但我們可以找到客戶,更重要的是有需求的客戶也可以找到我們。同時,有固定的網站,客戶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對我們的信心。目前大多數企業都有了自己的網站。可是,很多人抱怨說網站并沒有給他們帶來什么明顯的效果。事實上也是這樣,根據統計,目前國內超過80%的企業網站是日均訪問量低于1人次的“死網站”。如何激活自己的網站呢?首先要利用一切機會來做推廣,在所有的公司宣傳資料,無論是媒體廣告、產品目錄、傳真、電子郵件、名片上都加上公司的網址。其次要重視網站的建設,據經驗分析,“活網站” 的四大關鍵因素: 醒目明確的標題、實質性內容、被搜索引擎列在比較靠前的位置、穩定且瀏覽速度快。炫目的網頁往往打開速度慢,而且有的主流搜索引擎,比如Google,不支持復雜的動態網頁。因此,應不斷充實實質性的內容,提供專業詳實的信息,才能受到搜索引擎和訪問者的喜愛。(五) 建立業務關系出口商通常在尋找新的進口商前,先根據本方的營銷策略,對潛在市場的基本情況進行一些調查了解。如果潛在市場的基本情況符合本方的要求,就將這個市場定為目標市場,并在目標市場上尋找潛在的進口商作為交易對象,與之建立業務關系。1. 尋找客戶尋找潛在客戶是建立業務關系的第一步,在確定本方的市場區域后,就要找到潛在客戶在哪里并與其取得聯系。有時,我們會遇到一些主動找上門或經朋友介紹過來的客戶,但更多的時候要靠本方主動去尋找。尋找客戶主要有以下三類方法: 網絡搜尋法、資料分析法和利用現實平臺法。1) 網絡搜尋法當今世界已經進入網絡經濟時代,互聯網改變了一切,包括外貿。憑借一臺上網的電腦,我們幾乎可以獲取所需的一切知識和信息,處理與外貿相關的絕大部分工作。目前,通過互聯網尋找客戶已經成為方便、快捷、有效的一種途徑。尤其對于缺乏經費的小企業來說,在網上直接找到客戶是日常工作的首選目標。網絡上的資訊極為豐富,但過于雜亂。目前,出口商查找客戶主要利用以下幾個渠道。(1) 大型的搜索引擎。如Google、Yahoo!、Excite等。一般用關鍵詞搜索。(2) 商務網站。如我國商務部的世界買家網(http://win.mofcom.gov.cn)、在線廣交會(http://www.cecf.com.cn)等。登錄這些網站還可以鏈接到更多更新的商務網站上去。(3) B2B網站。如阿里巴巴網、環球資源網(http://www.globalsources.com)等。B2B網站里免費看到的求購信息通常沒有聯系方式,但不少會顯示公司名稱,那么以這個公司名稱作為關鍵字去搜索,就有可能找到這個公司的網站,從而獲得其聯系方式。(4) 行業網。如紡織品交易網(http://www.texindex.com)等。(5) 通過大型的搜索引擎查找目標國的黃頁網站和工商企業目錄。(6) 名錄網站。如北美制造企業名錄(http://www.thomasnet.com),提供北美覆蓋7萬多種產品的超過17萬家工業產品制造商的企業名錄資料,包括基本聯系信息和產品信息。這些工業產品制造商每年從中國采購大量的原料和配件。2) 資料分析法資料分析法是指通過分析各種資料來尋找潛在客戶的方法。這些資料包括相關部門的統計報告、行業在報刊或期刊等上面刊登的統計調研資料、行業團體公布的調查統計資料,還有國內外出版的企業名錄、會員名錄、協會名錄、電話黃頁、公司年鑒、企業年鑒等。3) 利用現實平臺法除了網絡搜尋、資料分析外,有時我們還可以利用一些現實中的機構、場所尋找客戶。(1) 通過參加國內外展覽會、交易會,與客戶直接見面。(2) 請國內外的貿易促進機構或友好協會介紹客戶,如我國的貿促會也辦理介紹客戶的業務。(3) 請我國駐外使館商務處或外國駐華使館介紹合作對象。一般來講,我國駐外使館對當地主要廠商的經營范圍、能力和資信較為熟悉和了解。(4) 請國外銀行介紹客戶。(5) 利用國內外的專業咨詢公司介紹客戶。國內外都有許多專業咨詢公司接受委托代辦介紹客戶,它們的業務關系中有許多具有一定影響力、專業經驗和能力的客戶,請它們介紹客戶,一般效果較好。2. 建立業務關系在尋找到潛在的交易對象的公司名稱和聯系方法后,就可以采用以下兩種基本途徑與其建立關系: 一是派出代表到目標市場去物色和接洽交易對象,直接進行面對面的聯系;二是通過函電或發送資料建立聯系。隨著現代通信業的不斷發展,信函的范圍不斷擴大,從傳統的書信、電報、電傳發展到傳真、電子郵件、EDI等,不僅提高了通信速度,也降低了通信成本,從而“縮短”了國際貨物買賣雙方地理位置上的距離。因此,通過信函聯系就成為國際貨物買賣中交易雙方的主要聯系方式。建交函首先要表達出建立業務關系的愿望,包括闡述如何獲得對方的信息、說明寫信的目的并寫明希望早日得到對方答復。之后,向對方介紹本方情況,建立業務關系的階段是買賣雙方從陌生到熟悉、再到信任的階段,因此,介紹本公司情況、讓對方盡可能了解自己是很重要的,有時可單獨附上一份較為詳細的公司簡介。另外,通常還要向對方介紹相關產品,這類介紹可分兩種情況: 一是當明確對方需求時,宜選擇某類特定產品進行具體的推薦;二是當不明確對方需求時,宜對企業產品整體情況做籠統介紹,可能的話可以附上商品目錄。需要注意的是,建交函應言之有物,凸顯公司與產品的優勢,提高吸引力;但也不宜太過詳細,長篇大論。其目的是引起客戶的注意和興趣,引誘客戶回復聯系。為了做到知己知彼、減少交易風險,在建立業務關系的過程中必須對客戶的資金、信譽、經營商品的品種及地區范圍、從業人員的人數、技術水平及擁有的業務設施、經營管理水平、提供售后服務和市場情報能力等進行綜合分析,選擇經營作風好、有經營能力的客戶作為企業的基本客戶并與之建立業務關系。四、 實驗內容SimTrade外貿實習平臺模擬了進出口業務中最常用的結算方式(L/C、T/T、D/P或D/A)和貿易術語(FOB、CFR、CIF)。本教程將以CIF下的L/C方式為例,分別列出SimTrade環境里,出口地銀行、出口商、進口商、進口地銀行的進出口合同履約過程(如圖31所示),便于學習者理解和實踐。(一) CIF L/C方式下的出口業務流程CIF L/C方式下的出口業務流程圖見圖31。圖31CIF L/C方式下出口業務流程圖資料來源: SimTrade平臺幫助文檔。1. 推銷進出口商要將產品打入國際市場,必須先開拓市場,尋找合適的交易對象。可以通過寄送業務推廣函電(sale letter)或在計算機網絡、國外雜志、報刊上刊登產品廣告來推銷自己,同時也可通過參加商展、實地到國外考察等途徑來尋找交易對象,增進貿易機會。2. 詢盤又稱為詢價。進口商收到出口商的業務推廣函電或看到廣告后,根據自己的需要,對有意進一步洽商的出口商予以詢盤(inquiry),以期達成交易。3. 發盤又稱為報價。出口商按買主來函要求,先向供貨的工廠詢盤,然后計算出口報價回函給進口商。這期間可能需要函電多次往返接洽,最后得到關于價格條款的一致意見。4. 簽訂合同國外買主與出口商經一番討價還價后,就各項交易條件達成一致,正式簽訂外銷合同(contract或agreement)。在SimTrade中,外銷合同可以由出口商起草,也可以由進口商起草,注意起草與確認合同時雙方都需填寫預算表。5. 領核銷單為保證企業嚴格按照正常貿易活動的外匯需要來使用外匯,杜絕各種形式的套匯、逃匯、騙匯等違法犯罪行為,我國規定企業對外付匯要通過國家審核,實行進口付匯核銷制度。采用信用證結算方式時,進口商須在開證前到外匯指定銀行領取《貿易進口付匯核銷單(代申報單)》,憑此辦理進口付匯手續;在其他結算方式下,在付款前領取此單。6. 申請開信用證進口商填妥付匯核銷單后,再開具《不可撤銷信用證開證申請書》(Irrevocable Documentary Credit Application),向其有往來的外匯銀行申請開立信用證。7. 開信用證銀行接受申請并根據申請書開立信用證(letter of credit,L/C),經返還進口商確認后,將信用證寄給出口地銀行(在出口國稱通知銀行),請其代為轉送給出口商。8. 通知信用證出口地銀行填妥《信用證通知書》(Notification of Documentary Credit),將信用證通知出口商。9. 接受信用證出口商收到通知銀行送來的信用證后,經審核無誤,接受信用證,即可開始備貨、裝船等事宜。如信用證有誤,可要求進口商修改。10. 指定船公司在CIF或CFR術語下,出口商一邊備貨,一邊還要尋找合適的船公司,以提前做好裝運準備;在FOB術語下,此步驟則應由進口商完成。11. 訂艙確定好船公司后,出口商即應根據相應的船期,配合裝運期限進行訂艙,經船公司接受后發給配艙通知,憑以填制其他單據,辦理出口報關及裝運手續。12. 申請檢驗出口商根據信用證的規定填寫《出境貨物報檢單》(Application for Certificate of Export Inspection),并備齊商業發票、裝箱單等相關文件向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申請出口檢驗。13. 取得檢驗證明檢驗機構經對商品檢驗合格后,簽發《出境貨物通關單》;并根據出口商的要求,簽發相應的商檢證書,如品質證書、健康證書等。14. 申請產地證出口商填妥相應的產地證明書向相關單位申請簽發,其中《原產地證明書》(Certificate of Origin)與《普惠制產地證明書》(Generalized System of Preferences Certificate of Origin “Form A”)應向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申請,而《輸歐盟紡織品產地證》則應向商務部授權的紡織品出口證書發證機構(圖31上未標出)申請。15. 簽發產地證相關機構經過審核,根據出口商的申請,簽發相應的產地證書。16. 辦理保險在CIF術語下,保險由出口商辦理,出口商須根據信用證的規定填寫《貨物運輸保險投保單》(Cargo Transportation Insurance Application),并附商業發票向保險公司投保。注意: 交易條件如是CIF,保險才由出口商辦理;若是FOB或CFR,則應由進口商辦理保險。17. 取得保險單保險公司承保后,簽發《貨物運輸保險單》(Cargo Transportation Insurance Policy)給出口商。18. 申領核銷單我國法律規定,境內出口單位向境外出口貨物,均應當辦理出口收匯核銷手續。出口商在報關前,須到外匯管理局申領《出口收匯核銷單》。19. 核銷備案填妥核銷單后,出口商即可憑以向海關申請核銷備案。20. 貨物送到指定地點出口商辦完以上各項手續后,將貨物送抵指定的碼頭或地點,以便報關出口。21. 報關送出貨物后,出口商填妥《出口貨物報關單》,并備齊相關文件(出口收匯核銷單、商業發票、裝箱單、出境貨物通關單等),向海關投單報關。22. 辦理出口通關手續海關審核單據無誤后即辦理出口通關手續,簽發加蓋驗訖章的核銷單與報關單(出口退稅聯)給出口商,以便其辦理核銷與退稅。23. 裝船出運通關手續完成后,貨物即裝上船,開航。24. 取回提單(B/L)船公司須等到貨物已裝上船(B/L上有記載On Board Date),并啟航后才簽發提單,因此貨物出運后,出口商就可到船公司領取《海運提單》(Bill of Lading,B/L)。25. 發送裝運通知出口商將貨物運出后,應向買主寄發《裝運通知》(Shipping Advice)。尤其是在FOB、CFR術語下,保險由買方自行負責時,出口商須盡快發送裝運通知以便買方憑此辦理保險事宜。26. 備齊相關單據辦理押匯貨物裝運出口后,出口商按L/C上規定,備妥相關文件(商業發票、裝箱單、海運提單、貨物運輸保險單、商檢證書、產地證、信用證等),并簽發以進口商為付款人的匯票(bill of exchange),向出口地銀行要求押匯(negotiation)。以出口單據作為質押,向銀行取得融資。27. 通知結匯,給付收匯核銷單押匯單據經押匯銀行驗審與信用證的規定相符,即撥付押匯款,通知出口商可以結匯,同時收取一定押匯費用。此外,銀行還將出具加蓋“出口收匯核銷專用聯章”的《出口收匯核銷專用聯》給出口商。28. 核銷出口商憑出口收匯核銷專用聯及其他相關文件(出口收匯核銷單送審登記表、報關單、出口收匯核銷單、商業發票等)向外管局辦理核銷,辦理完成后,外管局發還出口收匯核銷單(第三聯)。29. 出口退稅核銷完成后,出口商再憑出口收匯核銷單(第三聯)、報關單(出口退稅聯)與商業發票前往國稅局辦理出口退稅。30. 議付后交單押匯銀行議付后,將押匯單據發送到國外開證銀行,要求償付押匯款。31. 撥付貨款開證銀行審單與信用證條款核對無誤后,撥付押匯款(即承兌)給出口地銀行。32. 通知贖單開證銀行向進口商要求繳清貨款。由于當初進口商在向開證銀行申請開立信用證時,大部分的信用證金額尚未付清,而出口商已經在出口地押匯(抵押融資),所以開證銀行通知進口商繳清余款,將押匯單據贖回。33. 付款進口商向開證銀行繳清貨款,同時需將之前領取的貿易進口付匯核銷單交給銀行審核。34. 給付單據進口商付款后,自開證銀行取回所有單據(即出口商憑以押匯的文件)。35. 到貨通知此時,貨物已運抵進口國的目的港,船公司通知進口商來換取提貨單。
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