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根據財政部制定的《企業會計準則——應用指南》和《企業產品成本核算制度》(2015年8月發布,2014年1月1日起實施)等部門規章和規范性文件,結合會計專業教學需要編寫。
本書以“面向企業,立足崗位;優化基礎,注重素質;強化應用,突出能力”為原則,結合成本會計學科的新發展,依據教學過程中的改革成果,以企業生產過程中典型的制造業為例,全面系統地闡述了成本核算的基本理論和程序、具體方法及其應用,并從成本核算、成本管理目標出發,介紹了成本報表的編制和成本分析方法。內容簡單,方便實用。全書分為8個章節,涵蓋了成本會計中的成本預測、成本決策、成本計劃、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等環節,為擴寬學生視野,本書還介紹了商品流通企業等有關內容。
本書可作為應用型本科院校、高等職業專科院校、成人高校的會計、審計及其他經濟管理專業教學用書,也可作為財務和財經工作者的培訓和自學用書。
《成本會計》是經濟管理類教育規劃課程,是應用型會計等經濟管理類專業的核心課程之一。為了使學生更好地掌握成本會計的基礎理論、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在編寫本書時,密切結合成本會計學科的最新發展動態和企業經濟業務對成本會計崗位群的實際需要,并結合當前成本會計的理論研究成果、教學改革成果、會計教學經驗以及財政部新頒布的企業會計準則和應用指南及企業產品成本核算制度等。本書以成本核算的通用性為宗旨,以生產過程中最典型的制造業(制造企業)為例,系統地介紹了企業成本核算與成本管理的基本理論和主要方法。
本教材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1)研究、吸收目前國內出版的同類教材的優點,并努力做到結構合理、條理清楚、通俗易懂、好教易學。
(2)在內容規劃上,突出案例教學、及時新穎、多舉實例、應用性強,并注重對實際操作能力的培養。
(3)在體系編排上,既體現成本計算程序的順序,又符合教學規律的要求,還考慮到不同層次、不同類別學校的教學需要。本教材體系共分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即第一章總論,為成本會計基礎理論;第二部分為產品成本核算,包括第二章至第六章和第八章,這部分是本教材的主體和核心,分別按照產品成本計算程序和成本核算的要求闡述了產品成本各構成要素的核算方法和產品成本的計算方法;第三部分是成本管理,即第七章成本報表與成本分析。
本教材由沈陽大學古華提出編寫思想并編寫第五章至第八章,廣東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張文華編寫第一章至第四章。本書在編寫過程中,參考了有關專家編寫的教材和專著,很多老師也提出了寶貴的意見,在此一并表示感謝。
本書是編者多年豐富的教學實踐和教學經驗的結晶,但由于水平有限,疏漏在所難免,敬請各位同行特別是會計職教專家和讀者不吝指教,以利于我們對成本會計課程體系的不斷完善。
編者
2015年8月
第一章 總論 1
第一節 成本概述 1
一、成本的含義及特征 1
二、成本的分類 3
三、成本的作用 6
第二節 成本會計的產生與發展 7
一、成本會計的產生與發展階段 7
二、未來成本會計的發展趨勢 9
第三節 成本會計的對象、職能和任務 10
一、成本會計的對象 10
二、成本會計的職能 11
三、成本會計的任務 13
第四節 成本會計工作的組織 14
一、成本會計工作的組織原則 14
二、成本會計的機構 15
三、成本會計的法規和制度 16
【本章小結】 17
【實戰演練】 18
第二章 成本核算的要求和程序 21
第一節 成本核算的原則與要求 21
一、成本核算的原則 21
二、成本核算的要求 23
第二節 費用的分類 27
一、費用按經濟內容分類 27
二、費用按經濟用途分類 28
三、費用的其他分類 30
第三節 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和主要會計賬戶 30
一、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 30
二、產品成本核算的賬戶設置 31
三、成本核算賬務處理程序 34
【本章小結】 35
【實戰演練】 35
第三章 要素費用的核算 40
第一節 材料費用的核算 40
一、材料費用的歸集 40
二、材料費用的分配 42
三、材料費用核算的實務 44
第二節 外購動力費用的核算 46
一、外購動力費支出的核算 46
二、外購動力費分配的核算 47
第三節 人工費用的核算 48
一、人工費用的組成內容及核算基礎工作 48
二、工資的結算 48
三、人工費用的分配 49
四、按工資總額計提費用的歸集和分配 50
第四節 其他費用的核算 51
一、折舊費用的計提 51
二、折舊費用的歸集和分配 51
三、折舊外其他費用的核算 52
【本章小結】 52
【實戰演練】 53
第四章 綜合費用的核算 57
第一節 輔助生產費用的核算 57
一、輔助生產費用的歸集 57
二、輔助生產費用的分配 59
三、輔助生產費用的分配方法 59
第二節 制造費用的核算 64
一、制造費用的概念和內容 64
二、制造費用的歸集 64
三、制造費用的分配 65
第三節 生產損失的核算 67
一、廢品損失的內容 67
二、廢品損失核算的賬戶設置 67
三、可修復廢品損失的核算 67
四、不可修復廢品損失的核算 69
五、停工損失的核算 71
【本章小結】 72
【實戰演練】 73
第五章 生產費用在完工產品和在產品之間的分配方法 80
第一節 在產品概述 80
一、在產品的概念及其收發結存的日常核算 80
二、在產品清查的核算 81
第二節 生產費用在完工產品和在產品之間的分配方法 81
一、在產品不計算成本法 82
二、在產品按年初(固定)成本計算法 82
三、在產品按所耗原材料費用計算法 82
四、在產品按定額成本計算法 83
五、在產品按完工產品成本計算法 84
六、約當產量比例法 85
七、定額比例法 88
第三節 完工產品成本的結轉 89
【本章小結】 90
【實戰演練】 90
第六章 產品成本核算的基本方法 95
第七章 成本報表與成本分析 166
第八章 其他主要行業的成本核算 184
參考文獻 220
《成本會計》:
企業進行產品成本核算時,可以采用不同的計價方法進行,如計劃成本、定額成本和標準成本等。但在最后計算產品成本時,必須調整為實際成本,這是成本核算的基本原則。因為只有按實際成本核算,才能減少成本計算的隨意性,才能使成本信息保持其客觀性和可驗證性。實際成本核算原則在應用上主要體現為三個方面的要求:第一,某項成本發生時,按發生時實際耗費數確認;第二,完工入庫的產成品成本按實際負擔額計算;第三,由當期損益負擔的銷售產品成本,也按實際數結賬。
(二)可靠性原則
產品成本內容包括勞動力耗費、勞動資料耗費和勞動對象耗費等多個方面,因涉及面廣而導致核算的復雜性,也為虛假核算提供了方便。為了使產品成本信息真實,對其核算要求遵循可靠性原則。可靠性原則包括真實性和可核實性兩個方面內容。真實性是指核算出的成本數據與客觀的經濟事項相一致,沒有任何摻假或人為提高、降低成本的成分;可核實性是指同一成本核算資料按一定原則由不同的成本會計人員計算,得出的結果應該相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