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培養高素質應用型財經管理人才為目標,堅持“講授知識、培養素質與訓練方法并重”的改革和建設思路,按照“理論必需、夠用,注重知識轉化應用”的原則,結合當前應用型本科教育教學的實際,對經濟學傳統教材體系的章節內容進行了整合、取舍和重新編排。本書共分為十二章,覆蓋了傳統經濟學中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以及國際經濟學的基本理論和知識,同時注重知識的組合、擴張和連接,試圖以簡明扼要和盡可能通俗的方式向讀者介紹經濟學的基礎知識。為了便于學生鞏固所學知識和教師對學生的考核,本書還配備了大量的習題,并在每章后設置了素質與技能訓練項目,以此鍛煉學生對具體經濟問題的分析能力。
本書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內容開放,不僅適用于應用型本科院校財經管理類和現代服務類專業的教學,也同樣適用于其他類專業綜合素質教育、公共基礎課、第二專業輔修課程等的教學。
第一章導論1
第一節經濟學概述1
一、 “經濟”的含義1
二、 經濟學的產生1
三、 經濟學的定義3
第二節經濟學的基本問題4
一、 資源配置的基本問題4
二、 資源利用的基本問題5
三、 資源配置和利用基本問題的圖解5
四、 資源配置的兩種基本機制——計劃與市場6
第三節經濟學的分類8
一、 微觀經濟學8
二、 宏觀經濟學10
三、 微觀經濟學與宏觀經濟學的比較11
第四節經濟學的分析方法12
一、 規范分析與實證分析12
二、 均衡分析與邊際分析12
三、 靜態分析與動態分析13
四、 理論分析與模型分析13
本章小結14
第二章需求與供給17
第一節需求17
一、 需求和需求量17
二、 需求的表示18
三、 需求規律20
四、 影響需求的因素20
五、 需求量的變動和需求的變動21
第二節供給22
一、 供給和供給量22
二、 供給的表示23
三、 供給規律24
四、 影響供給的因素24
五、 供給量的變動和供給的變動25
第三節價格決定26
一、 均衡價格的決定26
二、 均衡價格的形成和變動27
三、 管制價格31
第四節需求彈性和供給彈性32
一、 需求彈性32
二、 供給彈性37
本章小結39
第三章消費者行為43
第一節效用概述43
一、 消費者43
二、 效用43
第二節基數效用分析44
一、 總效用與邊際效用44
二、 邊際效用遞減規律46
三、 基數效用條件下的消費者均衡46
第三節序數效用分析48
一、 消費者偏好48
二、 無差異曲線48
三、 邊際替代率49
四、 預算線50
五、 序數效用條件下的消費者均衡51
第四節消費者行為分析52
一、 需求規律的邊際效用分析52
二、 消費者剩余52
三、 替代效應和收入效應53
四、 恩格爾定律54
本章小結54
第四章生產者行為59
第一節生產與生產函數59
一、 生產概述59
二、 生產函數59
三、 短期生產函數60
四、 長期生產函數63
第二節成本69
一、 成本的含義69
二、 短期成本70
三、 長期成本74
第三節收益與利潤最大化76
一、 收益76
二、 利潤78
三、 利潤最大化原則79
本章小結80
第五章市場與市場結構85
第一節市場及市場結構85
一、 市場85
二、 市場結構85
第二節完全競爭市場86
一、 完全競爭市場的含義及特點86
二、 完全競爭企業的需求87
三、 完全競爭企業的收益87
四、 完全競爭企業的短期均衡88
五、 完全競爭企業的長期均衡90
第三節完全壟斷市場91
一、 完全壟斷市場的含義及特點91
二、 完全壟斷企業的需求和收益92
三、 完全壟斷企業的短期均衡93
四、 完全壟斷企業的長期均衡95
五、 完全壟斷企業的價格歧視95
第四節壟斷競爭市場和寡頭壟斷市場96
一、 壟斷競爭市場96
二、 寡頭壟斷市場98
第五節不同市場結構的比較100
一、 經濟效率100
二、 技術進步101
本章小結101
第六章要素價格與收入分配105
第一節生產要素的價格決定105
一、 生產要素的需求105
二、 生產要素的供給106
三、 生產要素價格的決定106
第二節勞動與工資107
一、 勞動需求與供給107
二、 工資的決定108
三、 工會作用下的工資變動和人力資本109
第三節資本和利息111
一、 資本的需求與供給111
二、 利息率的決定112
三、 利息的作用112
第四節土地和地租113
一、 土地的需求和供給113
二、 地租的決定113
三、 級差地租、準地租和經濟地租114
第五節企業家才能和利潤115
一、 企業家才能115
二、 正常利潤116
三、 超額利潤116
四、 利潤在經濟中的作用117
第六節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衡量118
一、 收入分配118
二、 洛倫茨曲線118
三、 基尼系數119
四、 洛倫茨曲線與基尼系數的運用119
本章小結120
第七章市場失靈與微觀經濟政策124
第一節市場失靈124
一、 市場失靈的含義124
二、 市場失靈的原因124
第二節壟斷124
一、 壟斷導致低效率124
二、 反壟斷政策125
第三節外部性126
一、 不同性質的外部性126
二、 外部性與資源配置的效率128
三、 矯正外部性的對策130
第四節公共產品131
一、 私人產品與公共產品131
二、 公共產品的分類132
三、 公共產品的效率133
四、 公共產品導致市場失靈的矯正133
第五節信息不對稱133
一、 信息不完全與信息不對稱133
二、 信息不對稱導致市場低效率134
三、 應對信息不對稱的方法135
本章小結136
第八章國民收入139
第一節國民收入核算139
一、 國內生產總值139
二、 國民收入核算的方法142
第二節國民收入流量循環分析147
一、 國民收入流量循環模型147
二、 國民收入流量循環與幾個經濟總量之間的關系151
第三節國民收入的決定151
一、 均衡國民收入的條件151
二、 消費傾向與消費函數153
三、 簡單國民收入決定理論153
四、 乘數理論158
本章小結161
第九章經濟增長與經濟周期164
第一節經濟增長164
一、 經濟增長的含義與特征164
二、 經濟增長的因素165
第二節經濟發展166
一、 經濟發展概述166
二、 可持續發展觀168
第三節經濟周期170
一、 經濟周期的含義170
二、 經濟周期的劃分171
三、 經濟周期產生的原因171
本章小結173
第十章通貨膨脹與失業177
第一節通貨膨脹177
一、 通貨膨脹的含義177
二、 通貨膨脹的原因與影響179
三、 治理通貨膨脹的對策182
四、 通貨緊縮184
第二節失業185
一、 就業與失業的含義185
二、 失業的種類186
三、 充分就業和自然失業率186
四、 失業的影響187
第三節通貨膨脹與失業的關系188
一、 凱恩斯關于失業與通貨膨脹關系的論述188
二、 菲利普斯曲線及其變動189
本章小結192
第十一章政府宏觀調控196
第一節財政與財政政策196
一、 財政及其職能196
二、 財政收支及財政均衡197
三、 財政政策199
第二節貨幣與貨幣政策203
一、 貨幣203
二、 貨幣政策工具207
三、 其他貨幣政策手段207
四、 貨幣政策的運用208
五、 貨幣政策的局限性208
第三節相機抉擇209
一、 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的協調209
二、 兩大政策的配合210
本章小結211
第十二章國際貿易與收支215
第一節國際貿易理論和政策215
一、 國際貿易理論215
二、 國際貿易政策216
第二節國際收支與外匯市場219
一、 國際收支219
二、 外匯、匯率與外匯市場220
本章小結223
參考文獻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