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共10章:第1章介紹經濟學的研究對象和方法;第2章介紹供求決定均衡價格;第3章介紹供求分析的應用;第4章分析消費者行為,從消費者的效用*化行為推導需求線;第5章介紹成本和利潤的概念,給出利潤*化的一般條件,用生產理論說明成本曲線的一般形狀,為后面兩章討論廠商的利潤*化產量選擇做好準備;第6章介紹完全競爭情況下廠商的利潤*化產量選擇,并從中推導出供給線;第7章介紹壟斷、壟斷競爭和寡頭市場結構下廠商的產量和價格選擇;第8章介紹要素價格決定,說明市場經濟中的收入分配原理;第9章介紹外部影響、公共物品和信息不對稱如何導致市場失靈;第10章介紹一般均衡分析。
本書可用作普通高等院校經濟管理類各專業經濟學課程教材或教學參考書,也可用作崗位培訓教材以及從事經濟學研究、企業經營管理人員的學習參考書。
本書課件可通過網站http://www.tupwk.com.cn免費下載。
本書共10章:第1章介紹經濟學的研究對象和方法;第2章介紹供求決定均衡價格;第3章介紹供求分析的應用;第4章分析消費者行為,從消費者的效用*化行為推導需求線;第5章介紹成本和利潤的概念,給出利潤*化的一般條件,用生產理論說明成本曲線的一般形狀,為后面兩章討論廠商的利潤*化產量選擇做好準備;第6章介紹完全競爭情況下廠商的利潤*化產量選擇,并從中推導出供給線;第7章介紹壟斷、壟斷競爭和寡頭市場結構下廠商的產量和價格選擇;第8章介紹要素價格決定,說明市場經濟中的收入分配原理;第9章介紹外部影響、公共物品和信息不對稱如何導致市場失靈;第10章介紹一般均衡分析。
序言在多年的西方經濟學教學中,我們用過多個版本的微觀經濟學教材,發現多數教材都存在一些不足:一是用數學過多,不利于培養學生對經濟問題的直覺和用普通文字進行經濟推理的能力;二是體系不夠緊湊,概念和原理的講解像是一本工具手冊,不利于學生從整體上把握整個理論體系;三是難度前后不一致,有些適用于本科微觀經濟學課程的教材,一些章節所用數學模型的難度簡直比得上高級微觀經濟學;四是未能充分聯系我們的現實生活,事實上,房價、部門收入差距和農產品價格波動等許多報道都是很好的教學案例。希望我們編寫的這本微觀經濟學教材能夠盡量彌補上述不足。本書在第一版的基礎上重寫了部分內容(1.1節關于資源配置問題和分工的內容,8.5節關于利息和利潤的內容,9.2節關于公共資源的悲劇的內容),并對第一版各章節中的一些疏忽進行了修改。本書共10章:第1章介紹經濟學的研究對象和方法;第2章介紹供求決定均衡價格;第3章介紹供求分析的應用;第4章分析消費者行為,從消費者的效用最大化行為推導需求線;第5章介紹成本和利潤的概念,給出利潤最大化的一般條件,用生產理論說明成本曲線的一般形狀,為后面兩章討論廠商的利潤最大化產量選擇做好準備;第6章介紹完全競爭情況下廠商的利潤最大化產量選擇,并從中推導出供給線;第7章介紹壟斷、壟斷競爭和寡頭市場結構下廠商的產量和價格選擇;第8章介紹要素價格決定,說明市場經濟中的收入分配原理;第9章介紹外部影響、公共物品和信息不對稱如何導致市場失靈;第10章介紹一般均衡分析。本書的新穎之處主要有:(1) 在第1章中,強調分工是人類文明和繁榮的基礎,經濟學不僅是稀缺資源節約利用的學問,更是關于利于分工制度的學問,是經世濟民的學問。(2) 在第2章中,以獨特的方式引入需求線和供給線。比如,強調需求線是由買者愿意支付的最高價格從高到低排列而成,這使得對消費者剩余的理解變得十分容易。(3) 在第5章中,與流行教材不同,本書把生產理論和成本理論結合起來講解,在介紹了邊際產量遞減規律之后,緊接著用它解釋邊際成本曲線的形狀。(4) 在第8章中,對生產要素的分類和收入分配問題的本質與重要性有獨到的解釋,對利息本質的解釋也有獨到之處,對利潤的解釋則是其他教材中沒有的。(5) 在第9章中,以獨有的方式清楚解釋了公共資源的悲劇以及私有財產權的社會功能。(6) 為了培養學生對經濟問題的直覺,概念與原理的表述、解釋和證明盡量不用數學。考慮到有些學生要考研究生,本書把一些定理的數學證明放在腳注里,并在每章后面安排一些用數學較多的習題。本書是鄭州大學商學院經濟系西方經濟學教研組幾年來教學實踐和教研活動的結晶。編寫分工如下:王文玉撰寫第1章和第2章,并對全書修纂定稿;沈瓊撰寫第3章和第9章;王霄瓊撰寫第5章和第6章;王芳撰寫第10章;唐娟莉撰寫第4章;江求川撰寫第7章;李慧撰寫第8章。本書是鄭州大學2016年資助的校級教材建設項目之一。感謝商學院教學辦公室劉艷玲主任為本書入選校級教材建設項目付出的努力,感謝經濟系主任李中建教授對西方經濟學教研活動的重視和支持,經濟系各位同事積極參與的教研活動對本書的編寫也有很大幫助。本書的編寫還參考了國內外同行的成果,對所引用部分我們盡可能在注釋和參考文獻中列出,在此向他們表示衷心感謝!限于編寫人員的知識水平和教學經驗,書中疏漏之處在所難免,希望使用此書的廣大讀者能向我們提出寶貴意見。
王文玉 2016年11月22日
第1章 導論 11.1 經濟學研究什么 11.1.1 稀缺資源的節約利用 11.1.2 分工 21.1.3 協調 71.1.4 經濟學的定義 81.1.5 兩種基本的資源配置機制 81.1.6 經濟學的重要性 8小結 91.2 經濟學的方法 101.2.1 實證經濟學和規范經濟學 101.2.2 演繹在經濟學中的作用 111.2.3 理性人假設 111.2.4 沒有免費的午餐 121.2.5 邊際分析 121.2.6 均衡分析 131.2.7 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 131.2.8 不要忘記間接后果 14小結 16習題 16第2章 需求、供給和均衡價格 192.1 從直接交換到間接交換 19小結 222.2 從主觀價值到客觀價格 22小結 242.3 需求 242.3.1 需求規律 242.3.2 需求的變動 26小結 282.4 供給 292.4.1 供給規律 292.4.2 供給的變動 31小結 332.5 均衡價格 33小結 372.6 均衡價格的變動 372.6.1 需求變動導致均衡價格變動 372.6.2 供給變動導致均衡價格變動 382.6.3 需求和供給的同時變動 382.7 價格機制如何配置資源 39小結 42習題 42第3章 供求分析的應用 473.1 彈性 473.1.1 需求價格彈性的概念 473.1.2 需求價格彈性的分類 483.1.3 需求價格彈性的決定因素 503.1.4 總收益與需求價格彈性的關系 513.1.5 其他彈性概念 54小結 543.2 消費者剩余和生產者剩余 553.2.1 消費者剩余 553.2.2 生產者剩余 563.2.3 競爭市場的有效性 57小結 593.3 限價 603.3.1 最高限價 603.3.2 最低限價 65小結 673.4 交易稅 673.4.1 征收交易稅的直接后果 673.4.2 稅收負擔 703.4.3 征收交易稅的間接后果 70小結 723.5 進口關稅和進口配額 723.5.1 進口關稅 723.5.2 進口配額 74小結 743.6* 蛛網模型 753.6.1 問題的描述 753.6.2 價格波動的三種情況 76小結 77習題 77第4章 消費者行為 854.1 偏好 854.1.1 偏好的基本性質 854.1.2 效用和效用函數 864.1.3 無差異曲線 89小結 944.2 消費者的選擇機會 954.2.1 預算方程和預算線 954.2.2 預算線的變動 96小結 984.3 最優消費組合 984.3.1 無差異曲線分析 994.3.2 邊際效用分析 100小結 1024.4 收入的變動和恩格爾曲線 1034.4.1 收入?消費曲線 1034.4.2 恩格爾曲線 1034.4.3 恩格爾定律 104小結 1064.5 價格的變動和需求線 1074.5.1 價格?消費曲線 1074.5.2 需求線 108小結 1094.6 替代效應和收入效應 1094.6.1 替代效應和收入效應的定義 1094.6.2 替代效應和收入效應分解 1104.6.3 吉芬商品 112小結 1124.7 不確定性情況下的消費者選擇 1124.7.1 不確定性的概念 1134.7.2 保險問題 1134.7.3 風險資產所有者的選擇機會 1144.7.4 期望效用 1154.7.5 風險態度 1164.7.6 最優保險數額 119小結 120習題 121第5章 生產和成本 1255.1 成本和利潤的概念 1255.1.1 經濟成本與會計成本 1255.1.2 經濟利潤與會計利潤 126小結 1275.2 利潤最大化條件 127小結 1285.3 短期生產理論 1295.3.1 生產函數 1295.3.2 短期與長期 1295.3.3 邊際產量遞減規律 1305.3.4 平均產量與邊際產量之間的關系 1315.3.5 一種生產要素投入的三個階段 133小結 1335.4 短期成本曲線的形狀和相互關系 1345.4.1 固定成本和可變成本 1345.4.2 從邊際產量遞減到邊際成本遞增 1345.4.3 總成本曲線的形狀 1355.4.4 平均可變成本 1365.4.5 平均總成本 137小結 1385.5 從短期成本線到長期成本線 1385.5.1 從短期總成本線到長期總成本線 1385.5.2 從短期平均成本線到長期平均成本線 1395.5.3 長期邊際成本與短期邊際成本的關系 1405.5.4 長期成本曲線的形狀 142小結 1435.6 成本函數 1435.6.1 問題 1435.6.2 等產量線 1445.6.3 等成本線 1465.6.4 成本最小化要素組合 1475.6.5 從擴展線到成本函數 149小結 150習題 150第6章 完全競爭 1556.1 完全競爭條件下廠商的邊際收益 1556.1.1 完全競爭的條件 1556.1.2 競爭廠商的邊際收益 156小結 1576.2 廠商的短期產量決策 1576.2.1 最優產量 1576.2.2 盈虧情況 158小結 1596.3 短期供給線 1596.3.1 單個廠商的短期供給線 1606.3.2 行業短期供給線 161小結 1626.4 競爭市場的長期均衡 1636.4.1 零利潤原理 1636.4.2 競爭行業的長期供給線 164小結 1656.5 競爭市場的優點 166小結 167習題 167第7章 不完全競爭 1717.1 壟斷 1717.1.1 壟斷及其成因 1717.1.2 壟斷者面對的需求線和邊際收益線 1727.1.3 壟斷者的利潤最大化產量和價格 1737.1.4 價格歧視 1757.1.5 兩部收費 1787.1.6 壟斷的危害 1807.1.7 對付壟斷的辦法 182小結 1857.2 壟斷競爭 1857.2.1 壟斷競爭及其條件 1857.2.2 壟斷競爭廠商的短期最優產量和價格 1867.2.3 長期均衡 186小結 1877.3 寡頭 1877.3.1 寡頭市場的特征 1877.3.2 古諾模型 1887.3.3 折彎的需求線模型 1917.3.4 卡特爾 192小結 1947.4 博弈論簡介 1957.4.1 博弈的描述 1957.4.2 占優策略 1967.4.3 納什均衡 1967.4.4 囚徒困境 1977.4.5 重復博弈 1997.4.6 可信的威脅 199小結 201習題 201第8章 要素市場 2078.1 概述 2078.1.1 生產要素分類 2078.1.2 分配問題的重要性 2088.1.3 按要素貢獻和功能進行收入分配 2088.1.4 要素服務不同于要素本身 210小結 2108.2 要素需求 2108.2.1 廠商的要素決策準則 2108.2.2 產品市場競爭者的要素需求 2118.2.3 競爭行業的要素需求線 2138.2.4 產品市場壟斷者的要素需求線 2138.2.5 要素的市場需求 214小結 2158.3 工資 2158.3.1 勞動供給 2158.3.2 均衡工資 2188.3.3 買方壟斷賣方競爭情況下的工資決定 2198.3.4 工會 2208.3.5 工資差異 2218.3.6 最低工資 224小結 2278.4 租金 2278.4.1 土地的供給和地租 2278.4.2 準租和尋租行為 2288.4.3 經濟租 229小結 2298.5 利息和利潤 2308.5.1 純粹利率 2308.5.2 時間偏好 2308.5.3 跨期消費決策 2308.5.4 均衡純粹利率的決定 2318.5.5 迂回的生產方式與利息 2328.5.6 契約利率 2348.5.7 利潤 235小結 2378.6 收入分配不平等 2378.6.1 衡量收入分配不平等 2388.6.2 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必然性 2408.6.3 收入再分配的理由 242小結 243習題 243第9章 外部影響、公共物品和信息不對稱 2479.1 外部影響 2479.1.1 外部影響的概念 2479.1.2 外部影響與市場失靈 2489.1.3 外部影響的解決辦法 249小結 2529.2 公共物品 2529.2.1 公共物品的概念 2529.2.2 公共物品的最優數量 2539.2.3 公共物品與市場失靈 2539.2.4 公共物品的政府提供 2549.2.5 公共資源的悲劇 259小結 2629.3 信息不對稱 2639.3.1 信息不對稱與逆選擇 2639.3.2 醫療保險、勞動市場中的逆選擇 2649.3.3 道德風險 2649.3.4 委托-代理問題 2649.3.5 信息不對稱的解決辦法 265小結 266習題 266第10章 一般均衡分析 26910.1 概述 269小結 27010.2 純粹交換中的均衡狀態 27110.2.1 埃奇沃斯盒子 27110.2.2 互利交換和帕累托最優 27310.2.3 均衡價格 27510.2.4 福利經濟學的基本定理 277小結 27710.3 生產、交換和消費 27810.3.1 生產中的帕累托最優 27810.3.2 收入最大化 28110.3.3 效用最大化 282小結 284習題 285參考文獻 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