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共10章,分別介紹面向對象、類、Visual Studio 2015環境,以及面向對象程序的結構、函數、 數組、指針、繼承、派生、多態性、流類庫、輸入輸出和異常處理。
C 面向對象程序設計涵蓋面向過程的C語言,是學習C類語言的基礎,學好C 面向對象程序設計可為今后用C#開發智能軟硬件系統以及用ObjectiveC在iOS和MAC OS系統中進行移動端程序設計打好堅實的基礎。
本書是高級語言程序設計的入門教程,完全適合零起點的學生,可作為計算機類相關課程的基礎課教材,也可作為面向對象程序設計愛好者的參考書。為方便讀者學習,本書提供作者自主開發的電子課件和視頻。
本教材可以作為本科生的課堂教學,也可以應用于MOOC或者SPOC條件下的輔導教材。可以在C語言的基礎上,全面快速的掌握C 特色編程思想和方法。案例豐富,可以開拓編程思路。
出
版 說 明
信息時代早已顯現其誘人魅力,當前幾乎每個人隨身都攜有多個媒體、信息和通信設備,享受其帶來的快樂和便宜。
我國高等教育早已進入大眾化教育時代,而且計算機技術發展很快,知識更新速度也在快速增長,社會對計算機專業學生的專業能力要求也在不斷翻新,這就使得我國目前的計算機教育面臨嚴峻挑戰。我們必須更新教育觀念弱化知識培養目的,強化對學生興趣的培養,加強培養學生理論學習、快速學習的能力,強調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動手能力、研究能力和創新能力。
教育觀念的更新,必然伴隨教材的更新。一流的計算機人才需要一流的名師指導,而一流的名師需要精品教材的輔助,而精品教材也將有助于催生更多一流名師。名師們在長期的一線教學改革實踐中,總結出了一整套面向學生的獨特的教法、經驗、教學內容等。本套叢書的目的就是推廣他們的經驗,并促使廣大教育工作者更新教育觀念。
在教育部相關教學指導委員會專家的幫助和指導下,在各大學計算機院系領導的協助下,清華大學出版社規劃并出版了本系列教材,以滿足計算機課程群建設和課程教學的需要,并將各重點大學的優勢專業學科的教育優勢充分發揮出來。
本系列教材行文注重趣味性,立足課程改革和教材創新,廣納全國高校計算機優秀一線專業名師參與,從中精選出佳作予以出版。
本系列教材具有以下特點。
1. 有的放矢
針對計算機專業學生并站在計算機類課程建設、技術市場需求、創新人才培養的高度,規劃相關課程群內各門課程的教學關系,以達到教學內容互相銜接、補充、相互貫穿和相互促進的目的。各門課程功能定位明確,并去掉課程中相互重復的部分,使學生既能夠掌握這些課程的實質部分,又能節約一些課時,為開設社會需求的新技術課程準備條件。
2. 內容趣味性強
按照教學需求組織教學材料,注重教學內容的趣味性,在培養學習觀念、學習興趣的同時,注重創新教育,加強創新思維創新能力的培養和訓練;強調實踐,案例選題注重實際和興趣度,大部分課程各模塊的內容分為基本、加深和拓寬內容3個層次。
3. 名師精品多
廣羅名師參與,對于名師精品,予以重點扶持,教輔、教參、教案、PPT、實驗大綱和實驗指導等配套齊全,資源豐富。同一門課程,不同名師分出多個版本,方便選用。
4. 一線教師親力
專家咨詢指導,一線教師親力;內容組織以教學需求為線索;注重理論知識學習,注重學習能力培養,強調案例分析,注重工程技術能力鍛煉。
經濟要發展,國力要增強,教育必須先行。教育要靠教師和教材,因此建立一支高水平的教材編寫隊伍是社會發展的關鍵,特希望有志于教材建設的教師能夠加入到本團隊。通過本系列教材的輻射,培養一批熱心為讀者奉獻的編寫教師團隊。
清華大學出版社前言
C 在2017年的編程語言排行榜中,仍然排在第三的位置,是世界上最穩定,使用范圍最廣的計算機編程語言。這是C 相對于其他語言的優勢所在。
針對普通高等學校計算機類專業面向對象程序設計課程教學的實際情況,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主要目標,結合多年的一線教學經驗積累,我們特別編寫了本教材。本教材可供64學時以上的面向對象程序設計(C )專業基礎課程和面向對象課程設計等實驗實踐類課程使用,是自主學習和課堂教學的必備的資料。
本套教材的內容具有以下特點:
(1) 從最基礎的底層知識開始講解,適合初次學習面向對象編程語言的高等學校學生學習。
(2) 本書內容翔實,基本覆蓋了C 程序語言的各個知識點,為初學者以后的深入學習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3) 本書從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基本應用出發,結合實際,對每一個程序都進行了調試、編譯和運行,保證了程序的正確性、可讀性和良好的可移植性。
(4) 本書語言通俗易懂,使枯燥的理論學習更加易于接受。
(5) C 面向對象程序設計涵蓋面向過程的C語言,以C語言為基礎,為今后使用C#開發智能軟硬件系統以及使用ObjectiveC在iOS和MAC OS系統中進行移動端程序設計打好堅實的基礎。
為了便于讀者學習,本書的編排形式如下。
(1) 知識點。在每節的開始位置都會有準確、清晰的知識點介紹,讓讀者在第一時間了解相關概念,便于后面的學習。
(2) 示例。在每節知識點之后都會列舉完整的示例,并以章節順序編號,便于檢索和案例的銜接。示例代碼與示例編號一一對應,層次清楚、語言簡潔、注釋豐富,體現了代碼優美的原則,有利于讀者養成良好的代碼編寫習慣。對于大段程序,均在每行代碼前設定編號便于學習,并加以詳盡的規范的注釋。每段程序和例題均給出運行結果,幫助讀者更直觀地理解實例。
(3) 習題。每章最后都會提供專門的測試習題,供讀者檢驗所學知識是否牢固掌握。
隨著高校計算機基礎教育的發展,本教材也將不斷更新、調整,希望各位專家、教師和讀者不斷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我們將根據大家的意見不斷改進內容,更新編程環境的版本。
作為面向對象程序設計的國家級雙語示范精品課程主講教師,本書的主編楊巨成教授在編寫的同時還給予其他年輕教師大力幫助,提供了大量的有價值的第一手材料,他對教材嚴格把關,給出了很多中肯的意見和建議。參與本教材編寫的教師有于洋、孫迪、于秀麗、侯琳、李建榮、梁琨、蔡潤身和張翼英老師。在教材編寫過程中,參與程序測試的學生團隊成員包括陳晗頔、任哲、程宇輝、王凱、周柯奇、譚進、季曉曈、康鈺瑩和陳序。這些具有豐富競賽經驗的在校本科生從讀者的角度,對教材的易用性等方面進行了科學、客觀的測試,本書每一段程序都由他們調試通過、整理,為教材的編寫出版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本教材以實用為出發點,力求為我國高校計算機基礎教育的教材建設和人才培養做出貢獻。
為了便于學習,本書可以配有自主開發的電子課件、視頻教程,以及基于Visual Studio 2015開發的綜合實例源代碼。讀者可從清華大學出版社網站本書相應頁面下載。
編者2017年10月于天津科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