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課程改革的政策與踐行》是華東師范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舉辦的第十三屆上海國際課程論壇會議論文集萃。此次論壇以“學校課程改革的政策與評論”為主題,從三個方面展開探討:“學校的課程政策踐行”關注學校層面的課程政策運作,“跨文化課程研究與實踐”探索中外文化交流在課程領域的融會與貫通,“學校課政策的理論探索與國際比較”以更加理論性的視角剖析與總結國內外課程政策理論與實踐的經驗。我們不但希望留存本次論壇的思想精粹,更希冀于推動該領域、更廣泛、更深入的學術探討與交流。
《學校課程改革的政策與踐行》立足于課程改革的時代背景,在學校層面探索課程政策的理論、政策與實踐問題,并與國際主流學術進展進行比較與對話。書中輯錄了“第13屆上海國際課程論壇:學校課程改革政策與評論”與會專家的研究結果,包括學校的課程政策踐行,探討當前我國中小學在推進國家、地方課程政策過程中的問題、經驗教訓與理論思考、跨文化課程研究與實踐及學校課程政策的理論探索與國際比較等方面的內容。
“上海國際課程論壇”是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華東師范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傾力打造的“課程改革的國際交流平臺”,到2015年,已經舉辦了13屆。借助這個平臺,我們深入探討國內外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踐中存在的問題、困難和經驗,交流國際課程理論研究前沿成果。經過多年的探索,逐步得到國內外學術界同仁的認同和支持,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基礎教育課程研究和實踐領域的重要學術交流平臺。
2015年11月舉辦的第13屆上海國際課程論壇,以“學校課程改革政策與評論”為主題,圍繞“學校的課程政策踐行”、“跨文化課程研究與實踐”、“學校課程政策的理論探索與國際比較”等專題展開學術研討。來自英國、美國、澳大利亞、荷蘭、日本、新加坡、香港、臺灣等國家及地區,精研于教育社會學、課程政策、課程與教學等領域的專家與學者,以及來自全國十幾個省市的150多位專家學者、教育行政部門領導、一線教育工作者參與了本次論壇。專家們基于自己的專業研究對學校課程改革政策問題進行了深入思考,從不同的視角重新審視了學校課程改革的相關政策問題,并以此為切入點展開了闡釋,提出了疑惑,交流了觀點,分享了經驗。
為更好地推廣本屆學術論壇的成果,促進學校課程改革政策與評論的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華東師范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在征得作者同意的情況下,從眾多會議論文中精選了部分論文集結出版。本書分為三個專題,大體呈現論壇結構的原貌。“學校的課程政策踐行”關注學校層面的課程政策運作,“跨文化課程研究與實踐”探索中外文化交流在課程領域的融會與碰撞,“學校課程政策的理論探索與國際比較”以更加理論性的視角,剖析與總結國內外課程政策理論與實踐的經驗。通過這三個專題,我們不但希望留存第13屆上海國際課程論壇的思想精粹,更希冀于推動該領域更多元、更廣泛、更深入的學術探討與交流。
囿于編者的學術水平有限,以及出版時間倉促,本書難免存在錯漏,懇請同行和讀者不吝批評指正。
本書編者
2016年7月
蘇小兵,華東師范大學課程與教學所副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地理課程與教學論、信息技術、學科教育,長期關注“電子書包”等教育信息化實踐。
肖思漢,華東師范大學課程與教學所講師,美國加州大學教育與信息科學博士,主要研究課程與教學論、學習科學與教學設計、課堂互動與學習過程。
專題一:學校的課程政策踐行
Researching the Curriculum: From Knowledge of the Powerful to Powerful Knowledg
.........................................................................................................................Michael Young (003)
Assessing and Teaching Twenty First Century Skills: Collaborative Problem Solving as a Case Study....................................................................................................................Patrick Griffin (013)
From Text to “Living” Resources: Mathematics Teachers’ Work and Interaction with Resources............................................................................................................Birgit Pepin (035)
核心素養在臺灣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改革的角色.............................................蔡清田(061)
新課程背景下初中數學課堂學習品質的實證研究.......................................崔允漷 雷 浩(071)
學校課程決策中的評價決策.........................................................................................王少非(082)
基于融合理念的陶藝課程開發與實踐...........................................................張林勇 徐千翔(088)
專題二:跨文化課程研究與實踐
跨文化教育:中國基礎教育國際化的現實戰略...........................................................張 璐(097)
以“東西融合”價值為引領的學校領導力建構與實踐研究:基于上海某國際幼兒園團隊的個案研究...............................................................................................................陳曉韻 占盛麗(103)
融合國際教育元素,優化本土學校課程
——協和雙語學校的課程國際化實踐案例.................................................................王 毅(109)
融入21世紀技能的學校課程設計:中西課程融合的視角............................夏雪梅 許 瑋(115)
中小學階段學生跨文化能力培養路徑
——以協和雙語學校先鋒班為例.................................................................................朱 曦(128)
家庭作業時間及課外數學補習對數學焦慮影響的差異
——芬蘭、美國及中國的比較.......................................................................................黃小瑞(136)
專題三:學校課程政策的理論探索與國際比較
America’s Curriculum Debate..................................................................................Val D.Rust (149)
Curriculum Administration in Japan Stands at the Crossroads: Education based on Competency............................................................................................................Fumio Isoda (159)
教化性課程:內涵與實施...............................................................................................張光陸(169)
漂浮的自由 搖擺的公正
——試析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王中男(178)
昆士蘭州對新一輪澳大利亞國家課程的貫徹方案及其啟示.....................................馮翠典(185)
Discourse Production of New High School Curriculum Reform on the Media…………………………………………………………………………...HUANG Shan(194)
高中中外課程融合的成效、問題及建議
——基于浦東新區12所普通高中的調查及分析........................................................趙士果(208)
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標準實施一致性研究
——基于美國SEC一致性分析模式.................................................姜麗希 孫芙蓉 王慶超(215)
附錄:第13屆上海國際課程論壇特邀專家簡介..............................................................(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