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倫理學(第4版)/中國科學院教材建設專家委員會規劃教材,全國高等醫藥院校規劃教材》按照醫學發展和醫學人才培養的要求,結合職業特點,建構教材體例,以使醫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價值觀、人文關愛精神和醫學倫理意識,培養其對醫學領域道德問題的倫理分析、倫理決策和倫理評價的能力。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醫學倫理學概述
一 倫理學的概念
二 醫學倫理學的概念
第二節 醫學倫理學的研究對象與內容
一 醫學倫理學的研究對象
二 醫學倫理學的研究內容
第三節 學習和研究醫學倫理學的意義
一 協調醫療關系,保障人民健康
二 當前研究醫學倫理學的主要意義
第四節 醫學倫理學的學習方法及與相關學科的關系
一 醫學倫理學的學習方法
二 醫學倫理學與相關學科的關系
第二章 醫學倫理學的發展
第一節 我國傳統醫學道德的發展
一 祖國傳統醫學道德的產生和發展
二 祖國醫學道德的優良傳統
三 繼承和發揚祖國傳統醫德
第二節 國外醫學道德的發展
一 國外醫學道德發展的歷史概況
二 近現代醫學倫理學發展現狀和趨勢
第三節 社會主義醫德的形成
一 社會主義醫德形成的過程
二 社會主義醫德形成的條件
第三章 醫德的基本原則
第一節 醫學人道主義原則
一 醫學人道主義的形成與發展
二 醫學人道主義的主要內容
第二節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原則
一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二 服務是醫業的根本屬性
三 服務的內容及其推論
第三節 公正公平原則
一 公正原則及其內容
二 正確對待平等
第四節 優化原則
一 整體優化
二 最大善果
三 最小惡果
第四章 基本范疇
第一節 權利與義務
一 權利與義務的關系
二 權利
三 義務
第二節 功利與道義
一 歷史上的義利之辨
二 辯證統一的義與利
第三節 理智與情欲
一 歷史上的理欲之辯
二 辯證統一的理與欲
第四節 自律與他律
一 維持道德規范的兩種力量
二 良心
三 他律及其形式
第五節 膽識與審慎
一 膽識
二 審慎
三 辯證統一的膽識與審慎
第五章 社會主義醫德規范
第一節 社會主義醫德規范概述
一 社會主義醫德規范的含義
二 社會主義醫德規范的特點
三 社會主義醫德規范的作用
第二節 社會主義醫德規范的構建
一 社會主義醫德規范的產生及發展過程
二 社會主義醫德規范的主要內容
第六章 醫德行為的選擇
第一節 客觀制約與主觀選擇
一 醫德選擇的客觀制約性
二 醫德選擇的主觀能動性
第二節 自由度與道德責任
一 必然與自由
二 從歷史必然到道德必然
三 自由度與道德責任
第三節 道德沖突
一 不可避免的特殊選擇
二 道德沖突種類
三 沖突的解決
第七章 醫德評價
第一節 醫德評價的作用
醫德評價的定義
二 醫德評價的作用
第二節 醫德評價的標準
一 醫德的可評價性
二 醫德評價的復雜性
三 醫德評價的標準
第三節 醫德評價的依據
一 動機論與效果論
二 目的決定論與手段決定論
三 行為體系及其評價
第四節 醫德評價的途徑
一 社會輿論
二 傳統習俗
三 內心信念
第五節 醫德評價的實施
一 定性評價
二 定量評價
第八章 醫德修養
第一節 醫德修養的目的與實質
一 醫德修養的目的
二 醫德修養的實質和基礎
第二節 醫德修養的方法與慎獨
一 醫德修養的方法
二 慎獨
第三節 醫德修養與醫德境界
一 醫德理想
二 醫德境界
三 增強醫德修養自覺性,提高醫德境界
第九章 醫療人際關系的道德要求
第一節 醫患關系
一 醫患關系的基本內容及其模式
二 醫患關系的特點及演變趨勢
三 影響醫患關系的主要因素
四 醫患關系的道德要求
第二節 醫際關系
一 醫際關系的基本類型
二 醫際關系的主要特點
三 醫際關系的道德要求
第十章 臨床醫學實踐中的道德
第一節 臨床診斷中的道德
一 診療中的最優化原則
二 詢問病史的醫德規范
三 體格檢查的醫德規范
四 輔助檢查的醫德規范
第二節 臨床治療中的道德
一 藥物治療的道德要求
二 手術治療中的道德要求
三 危重病人搶救中的道德要求
四 心理和輔助治療中的道德要求
第三節 各類專科診治中的道德
一 急救醫療的道德要求
二 婦產科的道德要求
三 兒科工作的道德要求
四 傳染病防治的道德要求
五 精神病診療道德要求
六 醫技科室的道德要求
第十一章 計劃生育中的道德
第一節 控制人口數量中的道德
一 生育控制的阻礙
二 計劃生育的道德依據
三 操作過程中的道德
第二節 提高人口質量中的道德
一 優生道德概述
二 消極優生中的道德
三 積極優生中的道德
第十二章 醫學科研道德
第一節 醫學科研道德的意義和道德原則
一 醫學與道德的關系
二 醫學科研的基本特點
三 醫學科研道德的意義
四 醫學科研道德原則
第二節 人體實驗道德
一 人體實驗的概述
二 人體實驗的道德評價
三 人體實驗的道德原則
四 人體實驗的國際法規與道德規范
第三節 尸體解剖中的道德問題
一 尸體解剖的道德歷史演變
二 尸體解剖的道德意義
三 尸體解剖的道德要求
第十三章 預防保健道德
第一節 預防醫學的道德意義和要求
一 預防醫學的道德意義
二 預防醫學的道德要求
第二節 環境保護中的道德
一 環境保護的意義
二 環境保護的道德要求
第三節 健康保健道德
一 健康保健的概念與道德責任
二 健康保健道德的意義與要求
第十四章 護理道德
第一節 護理道德的實質和作用
一 護理道德的含義
二 護理道德的發展歷程
三 護理道德的實質
四 護理道德的作用
第二節 護理人員的基本道德規范
一 熱愛護理專業,樹立良好的護理倫理道德
二 高度的工作責任感,崇尚慎獨精神
三 特殊的職業道德情感
四 修身養性,完善自我
五 以病人為中心,竭誠服務患者
六 操作審慎無誤,技術精益求精
七 對同事以誠相待,互敬互讓,通力合作
八 氣質溫和文雅,講究語言藝術
第三節 護理工作道德要求
一 心理護理的道德要求
二 基礎護理的道德要求
三 責任制護理的道德要求
四 整體護理的道德要求
五 各種特殊護理的道德要求
第十五章 醫技和藥劑工作中的道德
第一節 醫技工作中的道德
一 醫技工作的特點
二 醫技道德的作用
三 醫技工作的道德要求
第二節 藥劑工作中的道德要求
一 藥劑工作的道德特點
二 藥劑道德的作用
三 藥劑工作中的道德要求
第十六章 高新技術與醫學道德
第一節 科學技術與道德
一 科學技術對道德的影響
二 道德對科學技術的作用
三 促進科學技術的發展,規范科學技術的應用
第二節 現代生育技術與倫理學
一 輔助生殖技術概述
二 人工授精
三 體外授精
四 輔助生殖技術的倫理準則
第三節 死亡控制中的道德
一 死亡標準及其倫理意義
二 安樂死的倫理分析
三 臨終關懷的醫護道德
第四節 器官移植倫理
一 器官移植的概念
二 器官移植的歷史
三 器官移植的倫理分析
四 器官移植的倫理原則
第五節 醫學生物工程與道德
一 基因工程與道德
二 生物醫學材料與道德
三 醫學影像技術與道德
第十七章 醫院管理倫理
第一節 醫院管理框架
一 醫院管理的概念
二 醫院管理中的管理學基本原理
三 醫院管理中的管理職能
第二節 管理與倫理的關系
一 管理與倫理
二 管理與倫理的交融機制是制度安排
第三節 醫院管理中的倫理原則與要求
一 醫院管理的倫理原則
二 醫院管理的倫理要求
三 醫院管理的倫理責任
第四節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的醫院管理倫理問題
一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醫療衛生服務與醫學道德倫理
二 加強醫院管理倫理建設的必要性
三 管理者與領導者的素質?行為與道德
第十八章 衛生經濟倫理
第一節 衛生經濟倫理概述
一 經濟倫理
二 衛生經濟倫理
第二節 衛生經濟倫理學的基本理論
一 經濟成本與效益
二 效率與公平的選擇理論
三 機會成本理論
四 福利經濟學外部效應理論
五 勞動價值理論
第三節 衛生經濟倫理的基本問題
一 公正性問題
二 市場化問題
第十九章 醫學倫理學的中西比較
第一節 中西醫學倫理學的共性
一 中西醫學倫理學都強調醫德的重要作用
二 中西醫學倫理學都以人道思想貫穿始終
三 中西醫學倫理學面臨諸多相同的新問題
第二節 中西醫學倫理學的差異
一 中西醫學倫理學產生的文化背景不同
二 中西醫學倫理學所處的政治經濟環境不同
三 中西醫學倫理學面臨的問題有所不同
參考文獻
索引
《醫學倫理學(第4版)/中國科學院教材建設專家委員會規劃教材,全國高等醫藥院校規劃教材》:
第一章 緒論
本章學習要點
1.倫理學、醫學倫理學的基本概念。
2.醫學倫理學的研究對象和研究內容。
3.學習和研究醫學倫理學的意義。
4.醫學倫理學的學習方法。
近些年倫理學幾乎成為了一門顯學。經濟學家認為,市場經濟蘊含著產權明晰、主體平等和契約自由等基本倫理原則;體現了人的自利與互利、經濟行為自由、尊重人格獨立、彰顯主體價值等倫理特質。可以說,離開這些倫理因素,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就不可能正常運行,倫理的缺陷會大幅增加經濟的運營成本。管理學家認為,人是管理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點,管理理論基本都源于對人性的認識,管理中要解決的公平與效率的關系和資源分配問題都離不開倫理學的指導。法律倫理所探究的是立法程序與法律規范本身的道德性,其目標在于使倫理要求在相應的社會機制中得以實現。科學家對科學倫理的關注和強調也越來越多。可以說,目前幾乎所有行業都在關注、呼喚和研究著倫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