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材料(第三版)/全國普通高等院校土木工程類實用創新型系列規劃教材》是為高等學校土木工程專業學生學習土木工程材料專業基礎課而編寫的。書中主要介紹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組成、技術性質、應用方法和試驗等,所涉及的基本材料包括天然石料、石膏、石灰、菱苦土、水玻璃、水泥、混凝土與砂漿、墻體材料、鋼材、瀝青與瀝青混合料、合成高分子材料、裝飾、隔熱與吸聲材料等。
《土木工程材料(第三版)/全國普通高等院校土木工程類實用創新型系列規劃教材》主要適用于高等學校、成人高校土木工程專業的教學,也可以作為土木工程類相關專業和繼續教育的培訓教材,同時對從事土木工程事業的技術人員也是非常好的參考書。
《土木工程材料(第3版)/全國普通高等院校土木工程類實用創新型系列規劃教材》是按照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高等學校士木工程學科專業指導委員會對士木工程專業學生的培養要求,在第二版的基礎上修訂而成。本書第二版出版后已多次重印,被全國幾十所高校選作教材,受到廣大讀者的歡迎。本書在保持原有特色的基礎上加以修改,力求反映現代土木工程材料技術的進展和水平,在教材體系上努力保持系統性、科學性、完整性和實踐性,在文字闡述上力求做到嚴密性,并采用最新規范和標準,以更好地適應土木工程專業快速發展的需要,體現了實用性和創新型的特點。
參加本書的編寫人員都是富有教學、科研與工程實踐經驗的教師,本書內容基本上反映了當代最新的材料和技術,緊密聯系工程實際,特別適合于大學本科與成人教育的土木工程及土木工程類相關專業的學生使用,也是從事土木工程建設的有關人員的非常實用的參考書。
本書的編寫分工為:緒論、第八章、附錄試驗九由寧波大學柳俊哲編寫;第一章、第二章、第十章、附錄試驗一及試驗二由昆明理工大學趙志曼編寫;第三章、第五章、附錄試驗三及試驗四由河北建筑工程學院元敬順編寫;第四章第4.1-4.9節、附錄試驗五及試驗六由北京建筑大學宋少民編寫;第四章第4.10節由北京科技大學劉娟紅編寫;第六章由寧波大學賀智敏編寫;附錄試驗七、附錄試驗八由寧波大學巴明芳編寫;第七章由東北林業大學呂麗華編寫;第九章由哈爾濱工業大學高小建編寫。
進入21世紀后士木工程材料涌現出很多新品種和新材料,標準和規范繁多且更新快,本書未能涵蓋所有的土木工程材料,加上編者水平有限,本書難免有不足之處,歡迎讀者批評指正。
本書的編寫由寧波大學教材建設項目資助。
第三版前言
第二版前言
第一版前言
緒論
第一章 材料的基本性質
1.1 材料的組成、結構與構造
1.1.1 材料的組成
1.1.2 材料的結構與構造
1.2 材料的物理性質
1.2.1 密度、表觀密度與堆積密度
1.2.2 材料的密實度與孔隙率
1.2.3 散粒材料的填充率與空隙率
1.3 材料與水有關的性質
1.3.1 親水性與憎水性
1.3.2 材料的含水狀態
1.3.3 吸水性與吸濕性
1.3.4 耐水性
1.3.5 抗滲性
1.3.6 抗凍性
1.4 材料的熱工性質
1.4.1 導熱性
1.4.2 比熱容及熱容量
1.4.3 時燃性
1.4.4 耐火性
1.5 材料的聲學和光學性質
1.5.1 材料的聲學性質
1.5.2 材料的光學性質
1.6 材料的力學性質
1.6.1 彈性與塑性
1.6.2 強度
1.6.3 脆性與韌性
1.6.4 疲勞極限
1.6.5 硬度、磨損及磨耗
1.7 材料的耐久性
復習思考題
第二章 石料
2.1 巖石的組成與分類
2.1.1 常見的主要造巖礦物
2.1.2 巖石的分類
2.2 巖石的力學性能及測試方法
2.2.1 巖石的結構與構造
2.2.2 巖石的主要技術性質與要求
2.3 常用石料品種
2.3.1 常用天然石料
2.3.2 常用石料制品
復習思考題
第三章 無機膠凝材料
3.1 石膏
3.1.1 石膏的制備
3.1.2 建筑石膏的凝結硬化機理
3.1.3 定義、分類與標記
3.1.4 建筑石膏的性質及用途
3.1.5 高強石膏的性質及用途
3.2 石灰
3.2.1 石灰的制備
3.2.2 建筑生石灰
3.2.3 建筑消石灰
3.2.4 石灰膠凝機理
3.2.5 石灰的特性及用途
3.3 鎂質膠凝材料
3.3.1 輕燒氧化鎂的制備
3.3.2 輕燒氧化鎂的膠凝機理
3.3.3 鎂質膠凝材料特性及用途
3.4 水玻璃
3.4.1 水玻璃的制備與性質
3.4.2 水玻璃的膠性機理
3.4.3 水玻璃的用途
3.5 通用硅酸鹽水泥
3.5.1 通用硅酸鹽水泥的一般規定
3.5.2 硅酸鹽水泥
3.5.3 其他通用硅酸鹽水泥
3.6 鋁酸鹽水泥
3.6.1 鋁酸鹽水泥定義與分類
3.6.2 鋁酸鹽水泥的組成
3.6.3 鋁酸鹽水泥的水化和硬化
……
第四章 混凝土和砂漿
第五章 墻體材料
第六章 鋼材
第七章 瀝青材料
第八章 瀝青混合料
第九章 合成高分子材料
第十章 功能材料
附錄 土木工程材料試驗
主要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