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生物學與免疫學實驗/高等醫藥校基礎醫學實驗教學系列教材》涵蓋醫學免疫學、醫學微生物學及人體寄生蟲學三門學科的實驗內容,按基礎性實驗、綜合性實驗及研究性實驗三大模塊,循序漸進編寫。全書共分五篇:第一篇介紹實驗室生物安全知識:第二篇到第四篇分別為醫學免疫學實驗、醫學微生物學實驗、人體寄生蟲學實驗,每篇均分為基礎性實驗與綜合性實驗兩章,旨在夯實學生的基礎知識及基本操作技能;第五篇綜合三門學科內容,選取一些簡單易行的小課題作為研究性實驗項目,拋磚引玉,以拓展學生的思維,提高科研創新能力。
《病原生物學與免疫學實驗/高等醫藥校基礎醫學實驗教學系列教材》可供臨床醫學、預防醫學、口腔醫學、醫學檢驗、藥學及護理等專業的醫學生選用,滿足本科、專科層次學生的實驗教學需要,也為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的選題提供參考。
第一篇 實驗室生物安全知識
第一章 實驗室生物安全概論
第二章 生物安全實驗室的主要設備及操作
第三章 實驗室規則
第二篇 醫學免疫學實驗
第一章 醫學免疫學基礎實驗
實驗一 中性粒細胞吞噬功能測定
實驗二 中性粒細胞硝基四氮唑藍還原能力的測定
實驗三 巨噬細胞吞噬功能的測定
實驗四 補體溶血試驗
實驗五 玻片凝集試驗
實驗六 試管凝集試驗
實驗七 間接凝集試驗
實驗八 單向免疫擴散試驗
實驗九 雙向免疫擴散試驗 第一篇 實驗室生物安全知識
第一章 實驗室生物安全概論
第二章 生物安全實驗室的主要設備及操作
第三章 實驗室規則
第二篇 醫學免疫學實驗
第一章 醫學免疫學基礎實驗
實驗一 中性粒細胞吞噬功能測定
實驗二 中性粒細胞硝基四氮唑藍還原能力的測定
實驗三 巨噬細胞吞噬功能的測定
實驗四 補體溶血試驗
實驗五 玻片凝集試驗
實驗六 試管凝集試驗
實驗七 間接凝集試驗
實驗八 單向免疫擴散試驗
實驗九 雙向免疫擴散試驗
實驗十 免疫比濁測定
實驗十一 免疫電泳
實驗十二 對流免疫電泳
實驗十三 火箭免疫電泳
實驗十四 交叉免疫電泳
實驗十五 免疫熒光技術
實驗十六 酶聯免疫吸附試驗
實驗十七 免疫膠體金技術
實驗十八 免疫印跡技術
實驗十九 人外周血單個核細胞的分離
實驗二十 小鼠脾細胞的制備
實驗二十一 免疫磁珠分選技術
實驗二十二 I型超敏反應動物模型——豚鼠過敏性反應
第二章 醫學免疫學綜合實驗
實驗二十三 兔抗人IgG多克隆抗體的制備
實驗二十四 硫酸銨分段鹽析法分離純化免疫球蛋白
實驗二十五 E玫瑰花環實驗
實驗二十六 淋巴細胞增殖功能的測定
實驗二十七 酶聯免疫斑點實驗
實驗二十八 腫瘤壞死因子的誘生及其生物學活性檢測
實驗二十九 流式細胞術檢測T細胞亞群
實驗三十 免疫共沉淀技術
第三篇 醫學微生物學實驗
第一章 醫學微生物學基礎實驗
實驗一 革蘭染色法觀察細菌的基本形態
實驗二 細菌動力的觀察
實驗三 細菌的特殊結構
實驗四 培養基的制備
實驗五 細菌的培養及保存
實驗六 細菌代謝產物的觀察
實驗七 自然界細菌的分布
實驗八 煮沸法對細菌的殺滅作用
實驗九 高壓蒸汽滅菌法
實驗十 紫外線殺菌試驗
實驗十一 化學因素對細菌的影響
實驗十二 抗生素的抗茵作用(抗生素敏感試驗)
實驗十三 噬菌體對細菌的作用
實驗十四 病原性球菌
實驗十五 厭氧芽孢桿菌
實驗十六 白喉桿菌
實驗十七 分枝桿菌
實驗十八 病毒的組織細胞培養及結果觀察
實驗十九 立克次體
實驗二十 病原性螺旋體
實驗二十一 病原性真菌
第二章 醫學微生物學綜合實驗
實驗二十二 細菌莢膜的侵襲作用
實驗二十三 細菌侵襲性酶的作用
實驗二十四 細菌內毒素的致病作用及檢測
實驗二十五 細菌外毒素對機體的毒性作用及抗毒素的體內中和作用
實驗二十六 R質粒接合傳遞試驗及其鑒定
實驗二十七 質粒DNA的轉化試驗
實驗二十八 可疑敗血癥患者血標本的檢查
實驗二十九 未知病原腸道桿菌的檢測
實驗三十 肥達試驗
實驗三十一 流感病毒的實驗室診斷
……
第四篇 人體寄生蟲學實驗
第五篇 研究性實驗
主要參考資料
彩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