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適應醫學教學改革的需要, 本教材將醫用基礎化學與醫用有機化學合為一冊, 壓縮重復內容、刪除弱相關內容, 全書共22章。第27章為基礎化學, 第819章為有機化學, 第2022章為分析化學內容。本教材采用國家法定的計量單位及國家科技名詞審定委員會規范的化學名詞術語, 每章后配有一定量的習題和參考答案, 同時附“視窗”等內容, 便于開闊學生視野, 了解學科間的聯系。書中部分地方用小字排出, 對相關內容稍作延伸, 可供教學時選用。
前言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化學的發展 化學對社會進步的作用
第二節 化學與醫學的關系
習題
第二章 溶液與膠體分散系
第一節 溶液組成量度的表示方法
第二節 稀溶液的滲透壓
第三節 溶膠
第四節 高分子溶液與凝膠
第五節 乳狀液與微乳
習題
第三章 化學反應速率與化學平衡
第一節 化學反應速率及其表示方法
第二節 化學反應速率理論
第三節 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
第四節 化學平衡
習題
第四章 電解質溶液
第一節 強電解質的解離
第二節 酸堿質子理論
第三節 水溶液中的酸堿平衡
第四節 溶液pH的計算
第五節 緩沖溶液
第六節 難溶強電解質的沉淀溶解平衡
習題
第五章 氧化還原和電極電勢
第一節 氧化還原反應的基本概念
第二節 原電池與電池反應
第三節 電極電勢與電池電動勢
第四節 電極電勢與電池電動勢的計算及應用
習題
第六章 原子結構和共價鍵理論
第一節 原子結構
第二節 共價鍵理論
第三節 分子間作用力
習題
第七章 配位化合物
第一節 配位化合物的基本概念
第二節 配位化合物的價鍵理論簡介
第三節 配位平衡
第四節 螯合物
第五節 生物配合物和藥物配合物
習題
第八章 有機化合物概述
第一節 有機化合物與有機化學
第二節 有機化合物的結構及表示方法
第三節 有機化合物中的共價鍵及有機化學反應類型
第四節 有機化合物的來源及分類
第五節 有機酸堿概念
習題
第九章 鏈烴
第一節 烷烴
第二節 烯烴
第三節 炔烴
第四節 二烯烴
習題
第十章 環烴
第一節 脂環烴
第二節 芳香烴
習題
第十一章 立體異構
第一節 構象異構
第二節 順反異構
第三節 對映異構
習題
第十二章 鹵代烴
第一節 鹵代烴的分類和命名
第二節 鹵代烷的性質
第三節 不飽和鹵代烴的結構和性質
習題
第十三章 醇酚醚
第一節 醇
第二節 酚
第三節 醚
習題
第十四章 醛和酮
第一節 醛 酮的分類和命名
第二節 醛 酮的結構
第三節 醛 酮的物理性質
第四節 醛 酮的化學性質
習題
第十五章 羧酸 取代羧酸及羧酸衍生物
第一節 羧酸
第二節 取代羧酸
第三節 羧酸衍生物
習題
第十六章 含氮有機化合物
第一節 胺
第二節 重氮鹽的性質
第三節 酰胺的特性
第四節 雜環化合物
第五節 生物堿
習題
第十七章 脂類
第一節 油脂
第二節 磷脂
第三節 甾族化合物
習題
第十八章 糖類
第一節 單糖
第二節 二糖
第三節 多糖
習題
第十九章 氨基酸 蛋白質和核酸
第一節 氨基酸
第二節 多肽與蛋白質
第三節 核酸
習題
第二十章 滴定分析法
第一節 滴定分析概述
第二節 分析結果的誤差和有效數字
第三節 酸堿滴定法
第四節 其他滴定分析法
習題
第二十一章 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基本原理
第三節 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
第四節 分析條件的選擇
第五節 分析方法
第六節 在醫藥衛生領域的應用
習題
第二十二章 色譜分析法簡介
第一節 色譜分析法概述
第二節 普通液相色譜
第三節 氣相色譜
第四節 高效液相色譜
習題
附錄一 題解
附錄二 常用數據表
索引
元素周期表
《醫用化學》:
第一章緒論
第一節化學的發展化學對社會進步的作用世界是由物質組成的,世間萬物都處于永不停息的運動之中。化學是一門在原子分子及大分子分子團層次上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及其制備應用的科學。
一化學的發展
人類自誕生之日起就與化學結下不解之緣。火的利用,可以說就是人類最早的化學活動。古代燒制陶器,從礦物中提煉銅鐵,制造合金,釀造等都是人類早期的化學活動。在漫長的人類發展進程中,人們逐漸認識了物質的化學運動,積累了經驗。1661年,波義耳(Boyle)在其著名論文懷疑派的化學家中提出“元素”的概念,從而把化學確立為一門科學。從17世紀后半葉至19世紀末,這一時期,燃燒氧化說建立,質量守恒定律被證實,原子 ̄分子論相繼提出,元素周期律被發現等,為化學科學奠定了理論基礎。使化學實現了從經驗到理論的飛躍,真正被確立為一門科學。隨著社會的發展,化學根據研究對象和目的不同,逐漸形成了分析化學無機化學有機化學物理化學等四個重要分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