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學實驗》為全國高等院校實驗教學系列規劃教材。全書分生命科學實驗技術原理、實驗內容及附錄三個部分。第一部分共十章,較系統介紹了電泳、層析、分光、離心、同位素示蹤技術和分子生物學幾項常規技術,包括酵母雙雜交、DNA重組、核酸分子雜交、聚合酶鏈式反應技術的基本理論,簡要介紹了生物大分子分離純化的一般原則。第二部分包括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基因工程、生化技術、酶工程等56個實驗,涉及普通生物化學實驗與蛋白質、酶、核酸等生物分子的分離、制備、純化及分析鑒定技術.附錄部分包括實驗室的基本操作、試劑的配制與保存、常用儀器的使用方法等,供讀者查閱和參考。《生命科學實驗》可供開設相應實驗課程的醫學、生物科學、生物技術、藥學、醫學檢驗、衛生檢驗等專業本科生及有關專業碩士生使用,也可供相關科技工作者參考。
隨著生命科學的迅速發展,人們在科研和實踐中對實驗技術的需求越來越迫切。生命科學實驗技術是發展生命科學的主要技術工具,是生物技術和生物工程技術的核心。在工業、農業、醫藥衛生、環境科學等研究領域和生產實踐中,以生命科學理論為基礎,以其實驗技術方法為手段,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產生了巨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生命科學實驗技術作為高等學校某些新的相關專業的必修課程,一直希望有一本合適的教材。
我們在總結過去教學經驗的基礎上,結合已出版的幾本實驗指導,借鑒兄弟院校的教學內容和方法,組織編寫了這本教材。
全書分生命科學實驗技術原理、實驗內容及附錄三個部分。技術原理部分較系統介紹了電泳、層析、分光、離心、同位素技術和分子生物學幾項常規技術的基本理論,簡要介紹了生物大分子分離純化的一般原則。實驗內容編者本著簡便、實用、可操作性強、便于教學安排的原則,共選編了50佘個實驗,涉及普通生化實驗與分子生物學及基因工程、酶工程、蛋白質、酶、核酸等生物分子的分離、制備、純化及分析鑒定技術。既注重學生的基本功訓練,又注意引進一些新的、反映現代生命科學發展前沿的技術方法。其中,大部分實驗是本校生物技術、醫學檢驗、衛生檢驗、臨床醫學等專業和碩士生所做過的。一般在4-16學時內可以完成。某些章節后附有思考題供學生深入學習理解。附錄部分包括實驗室的基本操作、試劑的配制與保存、常用儀器的使用方法等,供讀者查閱和參考。
第一部分 生命科學實驗技術原理
第一章 電泳技術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電泳的基本原理
第三節 區帶電泳技術
第四節 染色方法
第二章 層析技術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層析技術的基本理論
第三節 層析定性與定量分析
第四節 常用的層析方法
第三章 分光光度法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光吸收的基本規律
第三節 分光光度計的構造和類型
第四節 定性、定量方法及其應用
第五節 雙波長分光光度計及其測定方法
第四章 超離心技術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超離心分離方法
第三節 密度梯度液的制備和區帶收集
第四節 制備超離心機做沉淀分析
第五章 生物大分子的分離純化與鑒定
第一節 生物大分子制備的前處理
第二節 分離純化
第三節 生物大分子的濃縮、干燥和保存
第四節 生物大分子含量的測定和純度鑒定
第六章 放射性同位素示蹤技術
第七章 酵母雙雜交技術
第八章 DNA重組技術
第九章 核酸分子雜交技術
第十章 聚合酶鏈反應技術
第二部分 實驗內容
第十一章 生物化學實驗
實驗一 血清蛋白質醋酸纖維薄膜電泳
實驗二 血清蛋白聚丙烯酰胺凝膠圓盤電泳
實驗三 圓盤電泳分離LDH同工酶
實驗四 氨基酸雙向紙層析
實驗五 動物組織DNA的提取和鑒定
實驗六 動物組織RNA的提取和鑒定
實驗七 影響酶活性的因素
實驗八 胡蘿卜素的柱層析分離
實驗九 肝糖原的提取鑒定與定量
實驗十 血糖濃度的測定與胰島素、腎上腺素對血糖濃度影響
實驗十一 運動后血中乳酸含量的變化
實驗十二 血清脂蛋白瓊脂糖凝膠電泳
實驗十三 血清總膽固醇測定(磷硫鐵法)
實驗十四 琥珀酸脫氫酶的競爭性抑制
實驗十五 氨基酸的薄層層析
實驗十六 血清丙氨酸氨基轉移酶活性測定
實驗十七 凝膠層析分離血紅蛋白與CuSO4
實驗十八 血清總蛋白的測定及標準曲線的制作(雙縮脲法)
實驗十九 血清尿素氮的測定
實驗二十 3H-胸苷摻入DNA的試驗
實驗二十一 32P摻入磷脂的試驗
第十二章 分子生物學與基因工程實驗
實驗一 質粒DNA的微量快速提取
實驗二 質粒DNA的酶切與鑒定
實驗三 聚合酶鏈反應技術(PCR)
實驗四 DNA重組與鑒定
實驗五 DNA印跡雜交技術
實驗六 肝總RNA的制備
實驗七 克隆化基因在大腸埃希菌的誘導表達
實驗八 哺乳動物細胞的轉染
實驗九 蛋白質印跡免疫分析
實驗十 DNA的提取
實驗十一 細胞培養實驗
實驗十二 細胞凋亡檢測
實驗十三 用電穿孔方法將重組質粒轉化細菌
實驗十四 Northern雜交技術
第十三章 生化技術實驗
實驗一 血紅蛋白及其衍生物的吸收光譜測定
實驗二 核酸溶液的紫外吸收測定
實驗三 蛋白質溶液的紫外吸收測定
實驗四 SDS-PAGE分離蛋白質
實驗五 蛋白質定量測定Folin-酚試劑法(Lowry法)
實驗六 聚丙烯酰胺凝膠等電聚焦分離血清蛋白質
實驗七 血清脂蛋白快速超離心分離實驗
實驗八 DEAE纖維素離子交換層析法分離血清蛋白質
實驗九 親和層析法純化胰蛋白酶
實驗十 血清白蛋白、γ球蛋白的分離純化及鑒定
實驗十一 密度梯度離心法分離肝細胞器
實驗十二 外周血DNA的快速提取
第十四章 酶工程實驗
實驗一 凝血酶的固定化及固定化凝血酶的穩定性測定
實驗二 固定化具有葡萄糖異構酶活性菌體的制備
實驗三 CuZn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分離與純化
實驗四 細胞色素c的制備和含量測定
實驗五 綠豆芽中酸性磷酸酯酶的提取
實驗六 pH對酶活力的影響——最適pH的測定
實驗七 溫度對酶活力的影響——最適溫度的測定
實驗八 底物濃度和抑制劑對酶活力的影響——Km和Ki的測定
實驗九 酶促反應速度與時間的關系——初速度時間范圍的測定
附錄
附錄1 生物化學實驗的基本操作及原理
附錄2 常用容量儀器的規格、使用、清洗及洗液的配制
附錄3 化學試劑的規格與保管
附錄4 實驗室常用設備介紹
附錄5 分子生物學常用試劑
紙上電泳與醋酸纖維薄膜電泳(cellulose acetate membrane electrophoresis)分別以濾紙和醋酸纖維薄膜為支持物。濾紙是纖維素,醋酸纖維薄膜是纖維素的醋酸酯,由纖維素的羥基經乙酰化而成。它溶于丙酮等有機溶液中,即可涂布成均一細密的微孔薄膜,厚度約以0.1-0.15mm、為宜。太厚吸水性差,分離效果不好;太薄則膜片缺少應有的機械強度則易碎。目前,國內有醋酸纖維薄膜商品出售,不同廠家生產的薄膜主要在乙酰化、厚度、孔徑、網狀結構等方面有所不同,但分離效果基本一致。
紙上電泳是在20世紀40年代與紙層析一道發展起來的分離技術。由于具有簡便、迅速等優點,在實驗室和臨床檢驗中廣泛應用。自1957年Kohn首先將醋酸纖維薄膜用作為電泳支持物以來,紙上電泳已被醋酸纖維薄膜電泳所取代。因為,后者具有比紙上電泳電滲小,分離速度快,分離清晰,血清用量少,操作簡便,電泳染色后,經冰乙酸、乙醇混合液或其他溶液浸泡后可制成透明的干板,有利于掃描定量及長期保存等優點。
由于醋酸纖維薄膜電泳操作簡單、快速、價廉。已廣泛用于分析檢測血漿蛋白、脂蛋白、糖蛋白,胎兒甲種球蛋白,體液、腦脊液、脫氫酶、多肽,核酸及其他生物大分子,為心血管疾病、肝硬化及某些癌癥鑒別診斷提供了可靠的依據,因而已成為醫學和臨床檢驗的常規技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