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規劃教材?專業基礎課教材系列:分析化學(上冊)》共分上、下兩冊。上冊包括緒論、分析數據的誤差和統計處理、滴定分析概論、酸堿滴定法、配位滴定法、氧化還原滴定法、沉淀滴定法、重量分析法、電位分析法和永停滴定法、分析試樣的預處理。下冊包括儀器分析導論、光譜分析法概論、紫外一可見分光光度法、紅外光譜分析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熒光分析法、色譜分析法概論、氣相色譜法、經典液相色譜法、高效液相色譜法及其他分析技術簡介,包括近紅外分析法、納米熒光分析法、電感耦合等離子體光譜法、核磁共振波譜法、質譜法、色譜與質譜聯用技術、毛細管電泳分析法。各章后附有內容提要及思考題與習題,方便復習與練習。
《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規劃教材?專業基礎課教材系列:分析化學(上冊)》內容簡明扼要,圖文并茂,重點突出,理論聯系實際,符合課程要求。可供醫藥院校藥學、中藥學相關專業學生分析化學課程教學使用,也適合化學、食品等其他相關專業,同時也可供相關科研單位或藥品食品質量檢驗部門科研技術人員參閱。
前言
第1章緒論
1.1分析化學的任務與作用
1.2分析化學的分類
1.3試樣分析的基本程序
1.4分析化學的發展與趨勢
1.5分析化學資源
第2章分析數據的誤差和統計處理
2.1分析數據的準確度和精密度
2.1.1誤差的分類
2.1.2準確度與誤差
2.1.3精密度與偏差
2.1.4準確度與精密度的關系
2.1.5提高分析結果準確度的方法
2.2有效數字及其運算規則
2.2.1有效數字的基本概念
2.2.2 有效數字的修約規則
2.2.3 有效數字的運算規則
2.3分析數據的統計處理
2.3.1 基本概念
2.3.2 常用顯著性檢驗及離群值的取舍
2.3.3 相關與回歸
本章小結
思考題與習題
第3章滴定分析法概論
3.1基本概念
3.1.1 相關用語
3.1.2滴定分析法類型
3.1.3 滴定反應的條件
3.1.4滴定方式
3.2滴定分析法基本原理
3.2.1 滴定曲線
3.2.2 滴定突躍及突躍范圍
3.2.3指示滴定終點的方法
3.2.4滴定誤差
3.3基準物質與標準溶液
3.3.1基準物質具備的條件
3.3.2標準溶液具備的條件
3.3.3標準溶液的配制
3.3.4標準溶液的標定
3.3.5標準溶液濃度的表示方法
3.4滴定分析的計算
3.4.1計算的依據
3.4.2基本計算公式
3.4.3 計算實例
本章小結
思考題與習題
第4章酸堿滴定法
4.1水溶液中的酸堿平衡
4.1.1酸堿質子理論
4.1.2水溶液中酸堿反應的實質
4.1.3水溶液中的酸堿平衡
4.1.4水溶液中酸堿各型體的分布
4.1.5水溶液中[H+]濃度的計算
4.2酸堿滴定基本原理
4.2.1酸堿指示劑
4.2.2酸堿滴定曲線
4.2.3酸堿滴定條件
4.3多元酸堿滴定及滴定終點誤差
4.3.1 多元酸堿的滴定
4.3.2滴定終點誤差
4.4應用與示例
4.4.1酸堿標準溶液的配制與標定
4.4.2 應用與示例
4.5非水滴定法
4.5.1 溶劑的性質與作用
4.5.2 應用與示例
本章小結
思考題與習題
第5章配位滴定法
5.1 EDTA及其配合物特性
5.1.I EDTA的存在形式
5.1.2 EDTA配合物的特點
5.1.3 配合物的穩定性
5.2配位滴定基本原理
5.2.1 滴定曲線
5.2.2金屬離子指示劑
5.3配位滴定條件
5.3.1準確滴定的條件
5.3.2消除干擾離子影響的條件
5.3.3提高配位滴定選擇性的措施
5.4應用與示例
5.4.1標準溶液的配制與標定
5.4.2滴定方式
5.4.3應用示例
本章小結
、思考題與習題
第6章氧化還原滴定法
6.1氧化還原平衡及反應速率
6.1.1氧化還原反應方向及影響因素
6.1.2氧化還原反應的完全程度
6.1.3氧化還原反應速率及其影響因素
6.1.4 化學計量點電位
6.2氧化還原滴定基本原理
6.2.1 滴定曲線
6.2.2確定終點的方法
6.3碘量法
6.3.1原理及特點
6.3.2指示劑
6.3.3誤差來源及消減措施
6.3.4應用與示例
6.4其他氧化還原滴定法
6.4.1高錳酸鉀法
6.4.2鈰量法
6.4.3重鉻酸鉀法
6.4.4亞硝酸鈉法
6.4.5溴酸鉀法及溴量法
本章小結
思考題與習題
第7章沉淀滴定法
7.1基本原理
7.1.1沉淀平衡
7.1.2滴定曲線
7.1.3指示劑
7.2銀量法
7.2.1鉻酸鉀指示劑法
7.2.2鐵銨礬指示劑法
7.2.3吸附指示劑法
7.3應用與示例
7.3.1標準溶液和基準物質
7.3.2 應用示例
本章小結
思考題與習題
第8章重量分析法
8.1揮發重量法
8.1.1基本原理
8.1.2 操作過程
8.1.3 應用與示例
8.2萃取法
8.2.1 基本原理
8.2.2操作過程
8.2.3 應用與示例
8.3沉淀重量法
8.3.1基本原理
8.3.2 操作步驟
8.3.3沉淀法的計算
8.3.4應用與示例
本章小結
思考題與習題
第9章電位分析法和永停滴定法
9.1電化學分析法基礎
9.1.1化學電池
9.1.2 液接電位
9.1.3 電極類型
9.1.4 電位法的原理
……
第10章分析試樣的預處理
附錄一 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位
附錄二相對原子質量表
附錄三 常用化合物相對分子質量
附錄四 弱酸、弱堿在水中的離解常數(25℃,I=0)
附錄五配位滴定有關常數
附錄六標準電極電位表(18~25℃)
附錄七難溶化合物的溶度積(18~25℃,I=0)
主要參考文獻
3.溶劑的選擇
在非水酸堿滴定中,溶劑的選擇十分重要。所選溶劑應有利于滴定反應完全,終點明顯,而又不引起副反應。此外,選擇溶劑時,還應考慮以下要求:
(1)溶劑應有一定的純度,黏度小,揮發性低,易于精制,回收,價廉,安全。
(2)溶劑應能溶解試樣及滴定反應的產物,一種溶劑不能溶解時,可采用混合溶劑。
(3)常用的混合溶劑一般由惰性溶劑與質子溶劑結合而成,混合溶劑能改善試樣溶解性,并且能增大滴定突躍,使終點時指示劑變色敏銳。
常用的混合溶劑如:冰醋酸—醋酐,冰醋酸—苯,冰醋酸—三氯甲烷及冰醋酸—四氯化碳等,適于弱堿性物質的滴定;苯—甲醇,苯—異丙醇,甲醇—丙酮,二甲基甲酰胺—三氯甲烷等,適于弱酸性物質的滴定。
(4)溶劑應不引起副反應,存在于溶劑中的水分會嚴重干擾滴定終點,應采用精制的方法或加人能和水作用的試劑將其除去。
HClO4與有機物接觸、遇熱極易引起爆炸,和醋酐混合時易發生劇烈反應放出大量熱。因此在配制時應先用冰醋酸將高氯酸稀釋后再在不斷攪拌下緩緩滴加適量醋酐。測定一般樣品時醋酐的量可多于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