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記錄了一個神奇的教育過程。小松遇上曾老師的那年,15歲,在私立學校讀書,的愛好是:睡覺。到曾老師身邊第9天夜里,他痛哭流涕地懺悔過去虛度時光……
在曾老師的引導下,年,他閱讀了《瓦爾登湖》《存在與自由》《沉思錄》……數學能力從小學三年級追到初三水平;兩年后,他參加美國的冬令營,發現自己在同齡人中,閱讀、獨立思維、見聞、分析能力等名列前茅;三年中,他學習了基礎課程、鋼琴、羽毛球、詩歌、哲學、教育,還承包了老師家的全部水電工作……三年后,他去英國留學,立志心理學。小松的人生轉軌如此顯明!怎樣的教育才有如此大的魔力,可以改變一生?!
如果你想成為更好的自己,如果你想教育好孩子,如果你想成為成功的老師,如果你想了解教育的真諦,本書是不二之選。
適讀人群 :普通大眾,尤其是青少年及其父母。
當我首次讀到這個故事的感覺,毫不夸張地說,如同在我的內心世界投放了一枚原子彈。當時這個故事還是天涯的一個帖子,故事里的曾老師被譽為“命運規劃師”,他改變了小松的命運,十五歲的無知富二代在曾老師的教導下,歷時三年,成長為卓爾不凡、胸懷大志、有行動力的青年。這個故事,給了我莫大的激勵。
我也有過小松那樣痛哭無眠的覺醒,不滿意自己平庸的人生。但我該往何處用力?!迷茫、尋找、放棄、痛苦、再尋找、努力或是放棄,這樣的循環在人生的各個階段都曾上演過。少年時一次一次的立志,都沒有能夠真正實現。但如何克服人性的缺陷?如何改變已有的思維模式和行為慣性?已然落后的狀態下奮起直追還有可能嗎?……太多太多的疑問,太多太多的惶恐,直到我遇到這個故事,才有了答案。曾老師在這里把他數十年寶貴的智慧毫無保留地講述出來。讀到的時候,真的喜極而泣、遇見恨晚!
曾贊軍
曾老師1973年出生于廣東惠州,現居于深圳,教育研究者,私立學校博思園的創立者。年輕時,他獨自背包走遍中國大江南北,后成為自由攝影師,工作經驗涉及金融、商業、傳媒、政治、教育等。女兒出生后,他投身教育,獨創“嫁接式教學”,幫助許多孩子扭轉了人生軌跡,被學生和家長譽為“心靈捕手”“命運規劃師”。讀《人生轉軌處》可以窺見他在教育領域的深厚內功。
序Ⅲ
第一章 小松到來
小松剛剛到來,我什么都不必做,讓他慢慢適應新的環境。越是感覺輕松,他的表現也會越自然,這對于我接下來的觀察會有很大幫助。
003 老媽憂心的少年
005 溫文爾雅的客人
006 波瀾不驚的序幕
第二章 師生初戰
一種錯誤的觀念,認為凡是與考試無關的興趣都不應提倡,也不鼓勵發展,這會令部分學生在殘酷而死板的規則下喪失學習信心。他們的自我價值感被牢牢拴在“考試”這根柱子上,身上可貴的閃光點變得毫無價值。這是很可惜的!
011 初步試探找興趣
014 約法三章看電影
015 針刺療法暗點撥
第三章 靈魂覺醒
一匹烈馬懂得愛惜自己,曉得不受調教無法成就自我之后,才愿意低下頭來接受馴馬師的指導。
021 跟玄幻說拜拜
024 第一次失眠
025 暗夜中的恐懼
026 深悔過往蹉跎
028 放手,才會自律
030 有他,指點迷津
036 覺醒,是一連串努力的結果
第四章 重塑形象
人的穿著打扮、服飾搭配是一門學問,并且里面反映著許多心理奧秘。從外形到內在,或者從內在到外形,影響是雙向成立的。
043 輸球賽,換發型
046 新發型,是和過去說再見
048 換鏡框,帶來積極的暗示
第五章 課程設計
要想讓孩子相信遠景,最好是能先品嘗到期努力后回報的甘汁。走幾步,回頭看到一串腳印,孩子的信心和對家長的信任都逐步好起來了,這才能甘心跟你走。
053 從數學開始樹立信心
057 讓理性和冷靜先行
061 古文課建立綜合厚度
064 坐在孔林的柏樹下
067 對語文教科書的思考
068 熏陶對歷史的觸覺
071 閱讀練就分析能力
074 旅行與教學相結合
076 智者常常是孤獨的
第六章 引導學琴
只要是往積極方向發展,父母就應該偶爾靈活地給他們一點突破規則的刺激感,那些刺激感會比一千句鼓勵和溢美之詞更有用,而且能讓孩子覺得父母貼心、開明,從而更有利于彼此的溝通。
081 設局:播下念頭,讓其發酵
084 收網:完美理由,促成學琴
088 學琴:抓住心理,有效鞭策
090 揭秘:用心再好也要講方法
第七章 學打羽毛球
如果父母和孩子之間有共同的興趣愛好,不管是打球還是周末定期的郊野遠足,都等于有了一個交流的良好平臺,不但可以增進彼此的感情和互信,而且在“興趣”這個筐筐里,家長盡可以巧妙地往里裝東西。這就是生活中對孩子的浸潤。
103 羨魚則結網
107 愿賭服輸
110 打球插曲
113 貴在堅持,世事都如此
115 打羽毛球的好處
117 鞏固,立足長遠的輔助
118 以舊換新,轉移注意
119 孩子不運動的三個原因
第八章 興趣愛好
在生活中如果能盡量開闊學生的社會視野,豐富孩子的綜合社科基礎,這些知識總能幫助他們在學習中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終將在未來更多學習與思考的領域上發揮驚人的效果。
137 興趣愛好宜疏不宜堵
138 語言是思維的囚籠
142 還記得年少時的夢嗎?
146 人之事,慎乎始
148 什么叫“喜歡”?
第九章 自我導航
任何孩子的生命光輝都能在恰當的引導下自行點亮,點亮之后,照耀自己的前程。內在的強大足以抗衡許多外在因素,假如想培養出強者,當然首要任務是強大其心魄,因為強者必須能夠降低對外在條件的依賴。
157 “我”是感受世界的主體
161 抽離與反省通往智慧
162 能對自己負責的只有“我”
163 學校是什么地方?
167 自助者,天助之
169 時機很奧妙
171 無知者無畏
174 拆開眼睛上的蒙布
第十章 談音樂
一個孩子最可貴之處在于,他們是一種“可能性的集合體”。關于學習什么或不學習什么的考慮,全都指向未來。既然是預判,自然是好東西多多益善。
179 什么是“流行”?
184 話語權在作祟
186 理性屬于個體
188 有比較,才能談鑒賞
192 聽歌要聽有用的
195 音樂提高愛情審美
198 動機不是最重要的
202 專注成就非凡
204 人生啊,如同舞臺
206 音樂帶來的好
211 有一種玄秒的東西叫靈感
第十一章 培養動手能力
人生早期所取得的動手經驗,能夠在未來的成長道路上推動“行與思”的良性循環,讓人獲得更高效的成長動力。
218 第一次安裝燈泡
222 緊閉在書堆里的成長是有害的
228 善養吾浩然之氣
229 在行動上拿高分
232 遇蛇練膽量
233 培養超前的憂患意識
236 訓練心理承受力
238 經歷工地生活的磨礪
245 積累動手技能
第十二章 兩次懲罰
幫助年輕人建立嚴謹的契約精神,對其一生都非常重要!出到社會后,不重視契約的人根本難以贏得他人的尊重,對各方面發展來說,都是個障礙。
251 耍小聰明,買新手機
252 真相暴露,接受懲罰
254 燒的可是錢啊!
255 違背歸期約定
256 寄望從寬處理的掙扎
259 打在屁股上,也打在靈魂上
第十三章 引導閱讀
當你真正明白到環境的局限性,意識到無形的高墻無處不在時,那么距離真正的自由已經不遠了。突破的出口到底在哪兒呢?就是—自由的閱讀,通過各種書籍擁抱知識的海洋!
267 用獵奇心“設套”
268 巧避“大部頭”持續閱讀
272 詳細講解,幫助理解
276 調用電影,促進吸收
279 入門之后靠自修
280 書,是對所有人都公平的知識通道
小編阿文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