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探索了職業教育由規模發展向全面提高質量內涵轉移的背景下,我國現代職業教育質量保障的基本理論,梳理和剖析了我國中職、專科高職、應用型本科教育近年來質量評價與保障的舉措和特點,選擇國際組織和發達國家(地區)職業教育質量評價與保障的做法展開比較與研究,遵循我國職業教育發展的復雜現狀和自身規律,構建我國現代職業教育質量評價指標體系,建立以學生為中心、持續改進質量、內驅力與外推力相結合、優化各方職能、加強質量反饋、全面管理質量生成過程的理念機制,從專業設置、內涵建設、校企合作、教師準入、教學資源、制度體系、課堂效能等方面建立起提升職業教育質量的實踐體系。
本書對于職業教育行政部門、研究機構和職業院校具有理論和實踐參考價值。
本書為北京教育科學規劃重點課題成果
融合了世界各國(地區)經驗
做出了適合我國國情的職業教育質量評價、質量保障理論體系
覆蓋中職、專科高職、技術應用型本科
王春燕,副教授,國際注冊培訓管理師,畢業于同濟大學軟件工程專業。現任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室主任、全國電子商務職業教育教學委員會委員兼副秘書長。主要研究領域包括:現代職業教育體系人才培養模式、課程開發、質量評價與保障、專業設置等。圍繞相關研究領域,出版《職業教育分級制——珠寶專業的實踐探索》《我國現代職業教育支撐體系研究》《現代職業教育體系人才培養模式整體創新——中職、專科高職、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模式的整體構建》等專著,在《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等CSSCI及核心期刊發表論文若干,開發電子商務類專業建設指南,制定職業教育教學相關標準或文件若干;主持或負責省級教育科學規劃重點課題、教育部委托課題、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課題子課題、北京市教育領域重點試驗項目等多項各級各類課題項目研究。承擔教育部國內外項目指導、北京市職業教育各類評審和實踐指導。曾獲***教學成果一等獎等。
第一章 職業教育質量評價與保障的基本理論 1
第一節 職業教育質量評價與保障的基本概念 1
一、職業教育 2
二、質量與教育質量 5
三、質量評價與質量保障 8
第二節 職業教育質量的理論向度 9
一、理論依據 9
二、質量管理 10
三、評價理論 10
第三節 職業教育質量的理論基礎 11
一、哲學基礎 11
二、經濟學基礎 12
三、社會學基礎 13
四、心理學基礎 15
五、管理學基礎 16
第二章 我國職業教育質量評價與保障現狀分析 22
第一節 我國中等職業教育質量評價與保障現狀分析 22
一、我國中等職業教育發展現狀 22
二、合格評估 24
三、重點評估 26
四、中等職業教學工作診斷改進與辦學能力評估督導 29
五、中等職業教育質量年度報告制度 35
六、小結 37
第二節 我國高等職業教育質量評價與保障現狀分析 38
一、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現狀 38
二、高職高專院校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 39
三、高等職業院校人才培養工作評估 41
四、高等職業教育質量年度報告制度 46
五、高等職業院校教學工作診斷與改進 48
六、高等職業院校適應社會需求能力評估 51
第三節 應用型本科教育質量評價與保障現狀分析 55
一、應用型本科教育的界定與評價 55
二、學校自評與質量年度報告 57
三、合格評估與審核評估 58
四、與國際標準實質等效的專業認證 61
第三章 國際組織教育質量保障行動 69
第一節 經合組織(OECD)教育質量保障 69
一、OECD及其《教育概覽》 69
二、OECD教育指標體系 70
三、OECD教育質量保障 74
四、總結與啟示 77
第二節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教育質量保障 79
一、《教育2030行動框架》 79
二、與職業教育質量有關的可持續發展教育目標 80
三、面向“教育2030”目標的質量監測保障 84
四、總結與啟示 87
第三節 國際學生評估項目(PISA) 88
一、PISA評估 88
二、評估模型及框架 89
三、評估過程 98
四、總結與啟示 100
第四節 國際數學和科學成就趨勢研究(TIMSS) 102
一、TIMSS測評 102
二、測評理念及模型 103
三、測試過程 106
四、總結與啟示 108
第四章 世界各地區職業教育質量保障 110
第一節 北美及大洋洲職業教育質量保障 110
一、美國職業教育質量保障 110
二、澳大利亞職業教育質量保障 117
三、總結與啟示 121
第二節 歐洲職業教育質量保障體系 122
一、歐盟職業教育與培訓質量保證 122
二、英國職業教育質量保障 126
三、德國職業教育質量保障體系 129
四、總結與啟示 133
第三節 亞洲職業教育質量保障體系 134
一、日本職業教育質量評價與保障 134
二、新加坡職業教育質量保障 141
三、總結與啟示 146
第五章 我國現代職業教育質量評價指標體系 149
第一節 職業教育質量評價的理論范式 149
一、職業教育質量評價的內涵 149
二、職業教育質量評價的復雜性研究 150
三、職業教育質量評價特色化、民主化、專業化趨勢 152
第二節 教育質量評價模式 152
一、泰勒模式 152
二、目標游離模式 153
三、應答模式 154
四、建構模式 155
五、CIPP模式 156
第三節 職業教育質量評價指標體系 157
一、評價指標體系的內涵 157
二、指標體系制訂的原則 157
三、職業教育CIPP質量評價模型 160
四、德爾菲專家咨詢法構建指標體系 161
第四節 職業教育質量評價指標內容釋義 166
一、專業與課程 166
二、資源條件 170
三、運行管理 174
四、質量績效 179
第五節 我國現代職業教育質量數據采集與應用 182
一、數據形態與層次 182
二、采集原則 184
三、數據采集 185
四、平臺功能 188
五、質量數據的應用 189
第六章 我國現代職業教育質量保障體系 191
第一節 職業教育質量保障的理念機制 191
一、職業教育質量的生成模式 191
二、建設保障體系,全面管理質量生成過程 193
三、以學生為中心、持續改進的質量保障理念 194
四、建立內驅力與外推力相結合的質量評價與保障機制 195
五、優化各方職能,發揮第三方的質量評估與保障 196
六、加強質量反饋與發布,發揮評價結果效用 197
第二節 職業教育質量保障的實踐體系 198
一、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求,提高專業設置質量 198
二、制訂各級專業教學標準,保障專業內涵質量 199
三、明晰責任,建立校企合作評價與保障機制 200
四、嚴格教師準入,構筑教師質量保障體系 200
五、優化教學資源,提升教學質量和效率 201
六、健全制度,形成質量監控的重要標尺 202
七、協同教與學,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效能 203
參考文獻 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