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學原理”是工商管理類各專業必修的專業基礎課。本課程的教學目的是,通過學習,使學生系統地掌握管理學的基本概念、理論和方法,并增強學習、研究、應用管理學的能力。
本書分為兩大篇,共9章內容。第一篇是總論,主要介紹管理概述、管理道德和企業社會責任、管理思想的演進;第二篇講述管理職能,介紹管理的5大職能:計劃職能、組織職能、領導職能、控制職能和創新職能。本教材著重培養學生的創造性學習能力、研究能力、獨立思考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本書可作為高職高專院校管理類和其他專業的通用教材,也可供管理人員在職培訓時使用。
管理學的教材很多,關鍵在于選擇適合學生特點的教材。泉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工商管理系在總結以往教學經驗的基礎上, 編寫的這本針對高職學生特點的管理學原理教材。 一是簡單明了,通俗易懂。 二是體現技能導向。 每章開篇都有導入案例,每節都有研討題目,增加學生參與性,引發思考;每章結束都有綜合練習,案例分析,以增加學生實際訓練,提高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具有較強的實用性。為教師教學提供更豐富的教學材料,幫助學生能夠更直觀地理解和學習教材內容。
第一篇 總論
第一章 管理概述
【學習目標】
【導入案例】
第一節 管理概念及其特征
一、管理的概念
二、管理的特征
三、管理的兩重性
第二節 管理職能
一、管理職能的概念
二、管理職能的內容
三、各管理職能之間的關系
第三節 管理的主體——管理者
一、管理者的概念
二、管理者的分類
三、管理者的角色
四、管理者的技能
五、管理者的素質
第四節 管理客體——管理對象與管理環境
一、管理對象
二、管理環境
第五節 被管理者的人性假設
一、“經濟人”假設、X理論
二、“社會人”假設——人際關系理論
三、“自我實現人”假設——Y理論(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
四、“復雜人”假設——超Y理論
【綜合練習】
第二章 管理倫理道德與企業社會責任
【學習目標】
【導入案例】
第一節 管理倫理道德
一、企業經營管理中倫理道德問題的形成
二、倫理道德在企業經營管理中的作用
三、企業經營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倫理道德問題
四、加強管理倫理道德建設的途徑
第二節 企業社會責任
一、企業社會責任定義
二、兩種社會責任觀和利潤取向
三、企業的社會責任
【綜合練習】
第三章 管理思想的演進
【學習目標】
【導入案例】
第一節 中國古代管理思想
一、中國古代管理實踐
二、中國古代名家管理思想
三、中國古代管理思想的基本特征
第二節 西方管理理論的演進
一、古典管理理論
二、人際關系理論
三、現代管理理論
四、管理理論新發展
【綜合練習】
第二篇 管理職能
第四章 計劃職能
【學習目標】
【導入案例】
第一節 計劃
一、計劃的概念及基本特征
二、計劃的種類
三、計劃工作的程序
四、編制計劃的方法
第二節 預測
一、預測的含義、類型及程序
二、預測的方法
第三節 決策
一、決策的作用及原則
二、決策的分類及程序
三、決策的方法
第四節 目標管理
一、目標的確立、特征及原則
二、目標管理的產生和發展
三、目標管理的實施過程
四、目標管理的原則
五、企業實施目標管理的作用
六、目標管理在具體應用中應注意的問題
【綜合練習】
第五章 組織職能
【學習目標】
【導入案例】
第一節 組織概述
一、組織的含義及其作用
二、組織的類型及組織工作原則
三、組織結構設計
四、組織結構設計的原則
五、組織結構形式
六、管理幅度與管理層次
七、集權與分權
第二節 組織人員的配備
一、人員配備概述
二、管理人員的選聘
三、管理人員的考評
四、管理人員的培訓
【綜合練習】
第六章 領導職能(上)
【學習目標】
【導入案例】
第一節 領導
一、領導的內涵
二、領導理論與領導方式
三、領導者素質及領導班子構成
四、領導藝術
第二節 激勵
一、激勵概述
二、激勵理論
三、激勵手段和激勵方法
【綜合練習】
第七章 領導職能(下)
【學習目標】
【導入案例】
第一節 溝通
一、溝通原理
二、溝通類型
三、溝通障礙及改善方法
四、管理者如何做好與下屬的有效溝通
第二節 協調
一、協調的含義與作用
二、協調的內容與方法
三、上下級關系協調
第三節 沖突管理
一、沖突概述
二、沖突的層次
三、沖突的管理
四、沖突管理的方法
【綜合練習】
第八章 控制職能
【學習目標】
【導入案例】
第一節 控制概述
一、控制的含義和目的
二、控制的基本類型
三、控制的基本過程
四、控制工作原理
五、控制過程中的行為反應與管理
第二節 控制工作方法
一、預算控制
二、非預算控制
第三節 管理過程中的控制策略
一、不喪失控制的授權
二、使領導了解情況
三、在控制中使用參謀人員
四、通過領導行動加強控制
五、用于控制的溝通網絡設計
六、平衡控制的結構
七、將控制與新計劃相聯系
【綜合練習】
第九章 創新職能
【學習目標】
【導入案例】
第一節 創新概述
一、作為管理基本職能的創新
二、創新的特點
三、創新的基本內容
四、創新的過程
第二節 企業技術創新
一、技術創新及其貢獻
二、技術創新戰略及其選擇
三、技術創新過程模型
第三節 企業組織創新
一、企業制度創新
二、企業層級結構創新
三、企業文化創新
【綜合練習】
課后綜合練習答案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