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動畫制作案例教程(第2版)》從動畫的基本原理說起,逐步過渡到如何使用Flash軟件制作動畫,既介紹了逐幀動畫、補間形狀動畫、傳統補間動畫3種基本動畫,也介紹了如何用動作腳本制作交互式動畫。全書共分為9章,內容包括Flash動畫基礎、導入動畫素材、在Flash中繪圖、處理圖形對象、制作逐幀動畫、制作補間形狀動畫、制作傳統補間動畫、制作交互式動畫、實用Flash動畫等。
《二維動畫制作案例教程(第2版)》適合各類院校和培訓班教授“Flash動畫制作”、“二維動畫制作”、“計算機動畫技術(二維動畫部分)”等課程時使用。對于Flash初學者和中級用戶,《二維動畫制作案例教程(第2版)》由淺入深、條理分明的講解和大量的實例與練習也使其成為一本不可多得的自學參考書。
《二維動畫制作案例教程(第2版)》立足原理講解技術先幫助讀者建立Flash動畫“設計”的概念,然后再講解具體操作。用豐富的示范案例和實際設計中用到的綜合性實例來講解技術內容。有助于讀者理解重點概念和原理。提供豐富的練習題每章后均附有練習題。作為自測和上機操作訓練題。
計算機動畫是計算機應用中非常熱門的一個領域,它已經滲透到包括教育、工業設計、廣告、網站開發、娛樂等多個行業。掌握計算機動畫技術不但是設計類院校的基本要求,也成為很多計算機從業人員的基本職業技能要求。與計算機動畫相關的各種職業也應運而生,如游戲設計、二維動畫設計、三維特效設計等。
本書從實用的角度出發,不但包括對二維動畫軟件Flash的詳盡介紹,而且力圖傳達“設計”的思想,使讀者能夠較快地完成從“初學者”到“設計者”的角色轉變,從而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本書具有以下特點。完全按照教材體例編寫,適合教學使用。
所有內容均通過實例講解,既有示范性實例,也有實際設計中可能用到的綜合性實
例,有助于讀者理解重點概念和原理,并能將它們直接應用于實際工作。
每章后均附有練習題,讀者可使用它們進行自測,也可以作為上機操作的參考。
第1章中對動畫原則的闡述是本書獨創的內容,在涉及具體技術之前深入理解基本的
原則有助于讀者建立起“設計”的概念,而不僅僅把動畫制作作為一種純粹的技術。
第9章“實用Flash動畫”綜合應用各章所學,起到了鞏固提高Flash動畫制作技
能的作用。
需要提醒讀者注意的是,計算機動畫技術是典型的應用技術,需要通過大量的實踐來掌握。建議讀者在使用本書時能夠邊閱讀邊操作,這樣才能提高學習的效率。另外,建議讀者多接觸設計實例(如網上的Flash廣告、FlashMTV、二維動畫片中的角色設計等),從而能夠真正把動畫做“活”做好。
本書由趙豐年、武遠明編寫,參加相關工作的還有趙承志、趙念東、范純、范潔、呂宜宏、孫志勇、白鋒、石艷等。
第1章 Flash動畫基礎 1
1.1 什么是動畫 1
1.1.1 動畫的定義 1
1.1.2 計算機動畫的應用 2
1.1.3 傳統動畫的原則 4
1.1.4 網頁動畫的基本原則 8
1.2 Flash簡介 13
1.2.1 Flash的工作界面 13
1.2.2 Flash的基本功能 15
1.2.3 Flash動畫的分類 16
1.3 Flash動畫制作流程 16
1.3.1 創建電影文件 17
1.3.2 創建與導入電影資源 19
1.3.3 制作Flash動畫 20
1.3.4 添加交互性 22
1.3.5 測試和發布電影 22
1.3.6 實例——下載動畫 25
1.4 練習題 28
第2章 導入動畫素材 30
2.1 位圖與矢量圖 30
2.1.1 矢量圖 30
2.1.2 位圖 31
2.2 導入位圖 31
2.2.1 在Flash中使用位圖 31
2.2.2 導入位圖 32
2.2.3 修改位圖屬性 32
2.2.4 設置庫中的位圖 33
2.2.5 分離位圖 33
2.2.6 位圖轉換為矢量圖 34
2.2.7 實例——卡通人物 35
2.3 導入矢量圖 36
2.4 導入聲音 37
2.4.1 添加聲音 37
2.4.2 實例——聲音按鈕 38
2.4.3 編輯聲音 40
2.4.4 聲音與動畫同步 41
2.5 導入視頻 42
2.5.1 使用嵌入方式導入視頻 42
2.5.2 修改視頻屬性 44
2.6 練習題 45
第3章 在Flash中繪圖 47
3.1 繪圖的基本概念 47
3.1.1 筆觸與填充 47
3.1.2 使用顏色 48
3.1.3 圖形的重疊 50
3.2 使用筆觸工具 51
3.2.1 線條工具 51
3.2.2 橢圓工具 51
3.2.3 矩形工具 51
3.2.4 多角星形工具 52
3.2.5 鋼筆工具 52
3.2.6 鉛筆工具 54
3.2.7 刷子工具 55
3.3 使用填充工具 56
3.3.1 墨水瓶工具 56
3.3.2 顏料桶工具 56
3.3.3 滴管工具 57
3.3.4 漸變變形工具 57
3.4 使用繪圖編輯工具 58
3.4.1 選擇工具 58
3.4.2 部分選取工具 59
3.4.3 套索工具 59
3.4.4 任意變形工具 60
3.4.5 橡皮擦工具 62
3.4.6 實例——繪制風景畫 63
3.5 使用文本 64
3.5.1 創建文本 64
3.5.2 設置文本屬性 66
3.5.3 實例——彩虹文字 68
3.6 實例——繪制將軍頭像 68
3.7 練習題 70
第4章 處理圖形對象 73
4.1 選擇對象 73
4.2 組合與分離對象 74
4.2.1 組合對象 74
4.2.2 分離對象 75
4.3 移動、復制和刪除對象 77
4.3.1 移動對象 77
4.3.2 復制對象 78
4.3.3 刪除對象 79
4.4 對象的層疊 79
4.5 變形對象 81
4.6 對象的對齊 82
4.6.1 使用網格、標尺和輔助線 82
4.6.2 自動對齊功能 84
4.6.3 使用“對齊”面板 85
4.7 實例——繪制手機 87
4.8 練習題 90
第5章 制作逐幀動畫 93
5.1 Flash動畫的組成 93
5.2 使用圖層 94
5.2.1 圖層的概念 94
5.2.2 創建圖層和圖層文件夾 95
5.2.3 組織圖層和圖層文件夾 95
5.2.4 編輯圖層和圖層文件夾 96
5.2.5 查看圖層和圖層文件夾 98
5.2.6 把對象分配到不同的圖層 98
5.2.7 設置圖層的屬性 98
5.3 使用幀 99
5.3.1 幀的類型 99
5.3.2 幀操作 100
5.4 創建逐幀動畫 102
5.4.1 逐幀動畫概述 102
5.4.2 制作逐幀動畫 103
5.4.3 使用洋蔥皮功能 104
5.4.4 修改動畫播放速度 104
5.5 實例——花吃蝴蝶 107
5.6 練習題 110
第6章 制作補間形狀動畫 115
6.1 創建補間形狀動畫 115
6.1.1 補間形狀的概念 115
6.1.2 制作補間形狀動畫 115
6.1.3 補間形狀的屬性 116
6.2 使用形狀提示 122
6.2.1 形狀提示的概念 122
6.2.2 使用形狀提示的原則 123
6.2.3 設置形狀提示 123
6.2.4 實例——旋轉的菱形 124
6.3 制作遮罩效果 124
6.3.1 遮罩的概念 124
6.3.2 創建遮罩效果 125
6.3.3 實例——海報掃描效果 126
6.4 練習題 128
第7章 制作傳統補間動畫 132
7.1 元件與實例 132
7.1.1 基本概念 132
7.1.2 創建元件與實例 133
7.1.3 編輯元件 137
7.1.4 設置實例屬性 138
7.1.5 實例——網頁按鈕效果 140
7.2 創建傳統補間 142
7.2.1 基本概念 142
7.2.2 傳統補間的屬性 143
7.2.3 傳統補間動畫的制作步驟 143
7.2.4 實例——文字動畫 144
7.2.5 沿著路徑運動的補間動畫 148
7.2.6 傳統補間與遮罩 152
7.3 實例——游泳的魚 154
7.4 練習題 159
第8章 制作交互式動畫 166
8.1 基礎知識 166
8.1.1 什么是交互式動畫 166
8.1.2 ActionScript 2.0腳本簡介 167
8.1.3 事件處理機制 170
8.2 創建簡單交互 177
8.2.1 使用“行為”創建交互 178
8.2.2 使用腳本控制動畫的播放 181
8.3 使用動作腳本控制動畫 183
8.3.1 獲取系統時間 183
8.3.2 設置對象顏色 184
8.3.3 使用鍵盤控制對象 185
8.3.4 使用鼠標控制對象 185
8.3.5 控制動畫中的聲音 186
8.3.6 拖動對象 188
8.3.7 將影片剪輯用作遮罩 190
8.3.8 控制文本的內容和格式 192
8.4 實例——Flash相冊 193
8.5 練習題 197
第9章 實用Flash動畫 203
9.1 Flash廣告 203
9.1.1 制作Flash標志 203
9.1.2 制作Flash廣告牌 206
9.2 Flash網站 211
9.2.1 制作Flash小說網頁 211
9.2.2 制作Flash美食網站 215
9.3 Flash短片 219
9.3.1 文字動畫短片 219
9.3.2 制作生日賀卡 225
9.4 Flash游戲 228
1.逐幀動畫
逐幀動畫也稱為幀并幀動畫,動畫由若干關鍵幀組成,每一幀都包含要形成動畫的圖像,在播放時各幀中的對象順次播放,它適合在每一幀中都要改變不同圖像的動畫,而不是對幀中的圖像或其他對象進行運動、變形、改變大小顏色以及其他變化信息方式的動畫。
逐幀動畫需要創建許多幀,適合表現較為細膩的動畫,不過在制作時比較費時費力,并且文件偏大下載較慢,不利于在窄帶寬的網絡中傳輸。有關詳細信息,請參見本書第5章。
2.補間動畫
補間動畫是指用戶創建動畫的開始幀和結束幀,中間幀由F1ash根據其屬性不同自動創建出具有過渡效果的動畫。例如,用戶可以在舞臺中創作出移動對象、增加或減小對象大小、旋轉、更改顏色、淡入淡出以及更改對象形狀等效果。補間動畫在播放時按順序播放影片中的場景或幀。補間動畫又分為兩種:即傳統補間與補間形狀。
傳統補間動畫是在一個關鍵幀定義一個實例、組或文本塊的位置、大小、旋轉等屬性,然后在另一個關鍵幀改變其屬性。補間形狀動畫是指在關鍵幀繪制一個形狀,然后在另一個關鍵幀中更改該形狀或繪制另外一個形狀。有關詳細信息,請參見本書第6章和第7章。
3.交互式動畫
交互式動畫是指在上述兩類動畫的基礎上添加動作腳本程序,以便根據用戶響應(如鍵盤或鼠標移動到影片中的某一區域、移動對象、輸入信息)或系統事件(如播放頭播放到某幀)在影片中執行交互式動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