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名為“此史有關風與月”,照梁小民先生的理解,寫的并不是歷史的風月韻事,而是以吟風弄月的形式以及心緒,在看似閑聊中完成就一些嚴肅話題與同好者的交流。
小談大歷史,用簡單而通俗有趣的語言重述歷史大事件;大談小歷史,詳細而具體地談容易被忽略的歷史小節,還原歷史細節的微妙之處。中朝之間的關系是歷史上的大事,可以寫幾卷本的大書。作者在“天下”這部分中用五六篇文章就把從高句麗、隋煬帝到近代大韓帝國的衰亡講清楚了。抓住了關鍵,講清了重要的事件!皬R堂”這一部分用三篇文章詳述了中國歷史上太上皇的“退休史”,或被軟禁,或悶悶忍讓,或依然控制權力,甚至策動反擊。這些看似小節,但實際上反映了帝制專制制度的特點——有權就有了一切,沒權即使是皇帝的老子也沒用。
總之,歷史越細越真實,本書很多文章雖然意在敘述歷史大趨勢,但具體落筆寫的還是小事、細節,這正是它的可讀之處。
周濂、劉瑜夫婦*看好的80后作家張明揚**部著作
歷史僅供參考,后世若有雷同,歷史概不負責
太上皇的退休生活分幾種?“偉大和圓滿”也是屬于神話范疇
如果要給太上皇分個類的話,從成因來說可以分成兩派:以乾隆和宋高宗趙構為代表的“自愿派”;以唐高祖李淵為代表的“被迫派”。以退休后的狀態來分,分為三派:“退而不休派”,代表非退了等于不退的乾隆爺莫屬;還有一派是“裸退派”,代表是李淵和他的玄孫李隆基;還有一派是“重新上崗派”,下了臺之后又復辟成功的,這派人丁稀少,正牌的只有明英宗朱祁鎮。
誰來決定一個王朝的終結與否?
平心而論,勝者的視角是一個很重要甚或說*為重要的參照,漢朝亡于獻帝禪位,元朝亡于明軍進京,明朝亡于崇禎自縊,這自然也沒錯;但既然要給一個國家宣判死刑,是否也應從敗者的角度,書寫他們的“歷史年表”——漢也可以亡于劉禪請降,元也可以亡于明清之際,明也可以亡于施瑯攻臺——敗者的歷史敘述何嘗不是一種“平行世界”,“敗而不亡”更是一種無法回避的巨大歷史存在,遠不是一句“前朝余孽”可以輕松帶過。
所謂肚子戰場
從元順帝是漢人,到朱棣是蒙古人,再到乾隆是漢人,宋元明三個亡國王朝通過女人肚子的傳說完成了“和平復國大業”。對于一個亡國政權來說,如果僅憑一個肚子和一個遺腹子就可以“輕松”完成的拯救歷史,又何必動輒數十萬大軍的大動干戈呢?肚子,就是傳說中的“斬首行動”。
張明揚
書評人,《上海書評》主編。
薦序/ 歷史在風月間(梁小民)
第一章 天下
歷史上異域的中國夢
隋煬帝為何要三打高句麗
——隋唐時代的“朝鮮攻略”(上)
唐高宗的“世界大戰”
——隋唐時代的“朝鮮攻略”(下)
朝鮮的“反清復明”夢
甲午前夜:中朝關系的破裂
大韓帝國的衰亡
第二章 廟堂
亂世的太上皇亂事
——太上皇的退休生活(上 )
太上皇不高興
——太上皇的退休生活(中)
太上皇的反擊時代
——太上皇的退休生活(下)
失敗者的中國史
少數民族王朝的日本代言人
“哲人王”乾隆
乾隆的辯護律師
被禁止的轉世
第三章 江湖
《玉蒲團》的大歷史
——歷史興亡中的因果報應
關于肚子的光榮革命
——從朱棣是“宋朝皇帝”說起
讓高考回歸“科舉共識”
體制外文人如何站著掙錢
——從“地產商”顧炎武說起
《鹿鼎記》中的路線之爭
“武俠是創造中國歷史的根本動力”
瘋狂的兵器
第四章 蒼黃
美國人為什么反對鴉片戰爭
美國“一戰”后為何背棄中國
用堯舜禹“想象”華盛頓
晚清恐俄癥
我們為什么談論邊疆
——《禹貢》雜志八十周年記
穿越 1944:崇禎與李自成
——重讀《甲申三百年祭》
顧頡剛的朋友圈
第五章 劫灰
英美靠什么主導世界兩百年?
“西亞病夫”往事
當堂吉訶德遇到機關槍
德皇的戰爭
他用憲政打倒了憲政
——希特勒登臺始末
如果希特勒死于“二戰”前
兩個法西斯的愛恨情仇
鉈的殺人史
——不僅僅是朱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