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制圖》采用最新《技術制圖》與《機械制圖》國家標準,以學生就業為導向,力求與實際工程相結合,使學生牢固地掌握制圖的基本知識與技能。全書分為8個學習單元,主要包括制圖的基本知識、投影基礎、基本幾何體、組合體、圖樣畫法、標準件與常用件、零件圖、裝配圖等。《機械制圖》內容由淺入深、通俗易懂。在投影基礎部分以較規則的幾何體、實用零件或類似形體進行敘述,同時配有立體造型加以說明;在機械制圖部分以機械行業的典型零件和裝配體為主要內容,具有很強的實用性。
《機械制圖》可作為高職高專院校機械制圖課程的教材,以及應用型本科、成人教育、自學考試、電視大學、中職學校、培訓班的教材,同時也是機械工程技術人員的一本好參考書。
《機械制圖》是高職高專院校許多工科專業開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它是工程界技術人員相互交流設計思想和技術經驗的通用語言。本書在作者多年開展課程改革的基礎上,根據教育部最新的職業教育教學改革要求和國家示范院校建設項目成果進行編寫,采用最新的國家標準,以學生就業為導向,力求與實際工程相結合,注重應用型人才實踐能力和職業技能的培養。
本書將機械工程圖學、尺規繪圖、最新國家標準有機地融為一體,采用由淺入深、通俗易懂的方式進行講解。本書內容重點突出,文字簡練,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1.突出職業技能培養,著力使課程內容與機械工程實踐相融合。
2.采用最新的《技術制圖》、《機械制圖》國家標準。
3.配有大量的精美插圖,采用多幅三維實體造型圖片,生動直觀,易于理解,給學習者帶來很大方便。
4.每個單元配有“教學導航”,說明各單元能力培養要求;各單元結尾設有“知識梳理與總結”,以便使學習者高效率地對本單元內容進行歸納與總結。
本書由陳桂芬主編并進行統稿和定稿,參加本書編寫的還有華紅芳、姚民雄、嚴勇等。其中學習單元1、學習單元6由華紅芳編寫,學習單元25由陳桂芬、嚴勇編寫,學習單元78由姚民雄編寫。本書由無錫職業技術學院機械分院院長孫燕華副教授主審。在編寫過程中還得到了無錫職業技術學院張小紅副教授等許多同行與專家的大力支持和幫助,在這里表示衷心感謝。
緒論
學習單元1 制圖的基本知識
教學導航
1.1 基本制圖標準
1.1.1 圖紙幅面和格式
1.1.2 比例(GB/T 14690—1993)
1.1.3 字體(GB/T 14691—1993)
1.1.4 圖線(GB/T 17450—1998、GB/T 4457 4—2002)
1.2 尺寸標注(GB/T 16675 2—1996、GB/T 4458 4—2003)
1.3 繪圖工具的使用
1.4 繪制平面圖形
1.4.1 幾何作圖方法
1.4.2 平面圖形的繪制方法
知識梳理與總結
學習單元2 投影基礎
教學導航
2.1 投影法基礎
2.2 三視圖的形成
知識梳理與總結
學習單元3 基本幾何體
教學導航
3.1 基本體
3.1.1 平面體
3.1.2 回轉體
3.1.3 基本體的尺寸標注
3.2 基本體的截交和相貫
3.2.1 截交線
3.2.2 相貫線
3.2.3 切口體與相貫體的尺寸標注
3.3 軸測圖
3.3.1 軸測圖的概念
3.3.2 正等軸測圖畫法
3.3.3 斜二軸測圖
3.4 軸測圖綜合練習
知識梳理與總結
學習單元4 組合體
教學導航
4.1 組合體的組合形式
4.1.1 組合體的形體分析
4.1.2 表面連接關系
4.2 組合體的視圖畫法
4.2.1 疊加型組合體的視圖畫法
4.2.2 截切型組合體的視圖畫法
4.3 組合體的尺寸標注
4.3.1 尺寸基準
4.3.2 尺寸種類
4.3.3 組合體尺寸標注的注意事項
4.4 讀組合體視圖
4.4.1 讀圖基本要領
4.4.2 讀圖的基本方法
知識梳理與總結
學習單元5 圖樣畫法
教學導航
5.1 視圖
5.1.1 基本視圖
5.1.2 向視圖
5.1.3 局部視圖
5.1.4 斜視圖
5.2 剖視圖
5.2.1 剖視圖的基本概念和畫法
5.2.2 剖視圖的種類
5.2.3 剖切方法
5.3 斷面圖
5.3.1 斷面圖的形成
5.3.2 斷面圖分類
5.4 局部放大圖和簡化畫法
5.4.1 局部放大圖
5.4.2 剖視圖中的規定畫法
5.4.3 簡化畫法
5.5 表達方法的綜合應用
5.6 第三角畫法簡介
知識梳理與總結
學習單元6 標準件與常用件
教學導航
6.1 螺紋及螺紋緊固件
6.1.1 螺紋畫法及標注
6.1.2 螺紋緊固件
6.2 齒輪
6.2.1 直齒圓柱齒輪的參數計算與畫法
6.2.2 圓錐齒輪傳動
6.2.3 蝸桿和蝸輪
6.3 鍵連接與銷連接
6.3.1 鍵連接
6.3.2 銷連接
6.4 滾動軸承
6.4.1 滾動軸承的結構和種類
6.4.2 滾動軸承的代號(GB/T 272—1993)
6.4.3 滾動軸承的畫法(GB/T 4459.7—1998)
6.5 彈簧
6.5.1 圓柱螺旋壓縮彈簧各部分的名稱及尺寸關系
6.5.2 圓柱螺旋壓縮彈簧的規定畫法
知識梳理與總結
學習單元7 零件圖
教學導航
7.1 機械零部件與零件圖
7.2 零件的分類與視圖表達
7.2.1 常見零件的分類
7.2.2 零件圖的視圖表達
7.2.3 零件視圖方案的選擇
7.3 零件圖的尺寸標注
7.3.1 零件圖尺寸標注的要求
7.3.2 合理選擇尺寸基準
7.3.3 合理選擇尺寸的一般原則
7.4 機械圖樣中的技術要求
7.4.1 零件的表面結構
7.4.2 公差與配合
7.4.3 幾何公差(GB/T 1182—1996)
7.4.4 其他技術要求
7.5 零件工藝結構
7.5.1 鑄造工藝結構
7.5.2 機加工工藝結構
7.6 零件圖的繪制與識讀
7.6.1 零件測繪的方法與步驟
7.6.2 讀零件圖
知識梳理與總結
學習單元8 裝配圖
教學導航
8.1 裝配圖概述
8.2 裝配圖的表達方法
8.2.1 裝配圖的規定畫法
8.2.2 部件的特殊表達方法
8.2.3 裝配圖表達方案的選擇
8.3 裝配圖上尺寸、技術要求的標注
8.3.1 尺寸標注
8.3.2 技術要求的注寫
8.4 裝配圖的零件編號及明細欄、標題欄
8.5 繪制裝配圖
8.5.1 繪制裝配圖的方法步驟
8.5.2 繪制千斤頂裝配圖
8.6 了解裝配工藝結構
8.7 讀裝配圖
8.7.1 閱讀裝配圖的要求
8.7.2 讀裝配圖的方法和步驟
8.7.3 讀機用虎鉗裝配圖
8.7.4 由裝配圖拆畫零件圖
知識梳理與總結
附錄A 常用的機械制圖國家標準內容要點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