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根據2009年電子工業出版社組織的高等學校“十二五”機電類規劃教材出版交流研討會的精神而編寫的,適用于教學學時46~70(其中實驗學時6~12)使用。本書主要有以下特點。
(1)全書共分5篇,篇與篇既有并列關系,也有遞進關系。
第1篇液壓傳動基礎、第2篇氣壓傳動基礎為并列關系,均是基礎知識,是液壓與氣壓課程必須牢固掌握的。第3篇液壓傳動系統的設計與應用、第4篇氣壓傳動系統的設計與應用也為并列關系,它們與前兩篇是遞進關系,是講述如何把基礎知識初步運用到工程實際中,是建立工程概念和設計訓練的起步,使用者可以根據教學需要合理選用。第5篇液壓與氣壓傳動控制系統設計是對液壓與氣動技術應用的進一步延伸,是從控制系統的角度介紹伺服系統,為學習者建立機電液一體化系統的概念,使用者可以根據教學需要合理選用。
(2)液壓傳動與氣壓傳動分開講述,以液壓傳動為主線,氣壓傳動強調其特色部分及與液壓傳動不同之處,同時考慮其自身體系的完整性。
(3)適當淡化純理論分析,豐富了圖表等設計資料,加強學生工程設計能力的培養;重點章后含有知識的擴展內容,便于靈活教學和自學。
(4)重點介紹液壓傳動在機床工業、工程機械、橡塑機械、汽車工業、輕工業等行業的應用實例,并加入能耗、環保等綠色、可持續發展的思想理念。
本書是根據2009年電子工業出版社組織的高等學校“十二五”機電類規劃教材出版交流研討會的精神而編寫的,適用于教學學時46~70(其中實驗學時6~12)使用。本書主要有以下特點。
(1)全書共分5篇,篇與篇既有并列關系,也有遞進關系。
第1篇液壓傳動基礎、第2篇氣壓傳動基礎為并列關系,均是基礎知識,是液壓與氣壓課程必須牢固掌握的。第3篇液壓傳動系統的設計與應用、第4篇氣壓傳動系統的設計與應用也為并列關系,它們與前兩篇是遞進關系,是講述如何把基礎知識初步運用到工程實際中,是建立工程概念和設計訓練的起步,使用者可以根據教學需要合理選用。第5篇液壓與氣壓傳動控制系統設計是對液壓與氣動技術應用的進一步延伸,是從控制系統的角度介紹伺服系統,為學習者建立機電液一體化系統的概念,使用者可以根據教學需要合理選用。
(2)液壓傳動與氣壓傳動分開講述,以液壓傳動為主線,氣壓傳動強調其特色部分及與液壓傳動不同之處,同時考慮其自身體系的完整性。
(3)適當淡化純理論分析,豐富了圖表等設計資料,加強學生工程設計能力的培養;重點章后含有知識的擴展內容,便于靈活教學和自學。
(4)重點介紹液壓傳動在機床工業、工程機械、橡塑機械、汽車工業、輕工業等行業的應用實例,并加入能耗、環保等綠色、可持續發展的思想理念。
(5)在元件選擇上,突出新(新技術、新元件),本書元件的圖形符號、回路以及系統原理圖全部按照國家最新圖形符號(GB/T786.1—1993)繪制,并摘錄于附錄中;介紹了PLC和計算機在氣動控制中的應用和PLC行程順序控制氣動系統的設計。
本書有配套習題、答案、課件等教學資源,需要者可在電子工業出版社的華信資源教育網(www.hxedu.com.cn)注冊后免費下載
本書由河南工業大學田勇(第1章、第11章、第12章)、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高長銀(第5章)擔任主編;河南工業大學王宗才(第13~17章)、河南科技學院安愛琴(第7章7.3~7.5節、第10章)、河南工業大學王彥林(第8章、第9章)擔任副主編;參編人員有黃河科技學院周亞軍(第6章、第7章7.1和7.2及7.6節)、新鄉學院郭宏亮(第3章、第4章)、華北水利水電學院賈建濤(第2章、附錄)等。全書由田勇、高長銀負責統稿。
由于編者水平有限,書中難免存在缺點和錯誤,敬請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第1章 緒論
1.1 簡介
1.2 FPGA/CPLD開發平臺
1.3 FPGA/CPLD開發流程
1.4 硬件描述語言(HDL)
第2章 FPGA/CPLD的開發工具
2.1 MAX+plus II開發工具
2.1.1 MAX+plus II的特點
2.1.2 MAX+plus II的安裝
2.2 MAX+plus II的使用方法
2.2.1 MAX+plus II的設計流程
2.2.2 MAX+plus II的原理圖輸入設計法
2.2.3 MAX+plus II的硬件描述語言輸入設計法
2.2.4 MAX+plus II中可調參數器件庫的使用方法
2.2.5 MAX+plus II中的仿真和分析方法
第1章 緒論
1.1 簡介
1.2 FPGA/CPLD開發平臺
1.3 FPGA/CPLD開發流程
1.4 硬件描述語言(HDL)
第2章 FPGA/CPLD的開發工具
2.1 MAX+plus II開發工具
2.1.1 MAX+plus II的特點
2.1.2 MAX+plus II的安裝
2.2 MAX+plus II的使用方法
2.2.1 MAX+plus II的設計流程
2.2.2 MAX+plus II的原理圖輸入設計法
2.2.3 MAX+plus II的硬件描述語言輸入設計法
2.2.4 MAX+plus II中可調參數器件庫的使用方法
2.2.5 MAX+plus II中的仿真和分析方法
2.3 Quartus II開發工具
2.3.1 Quartus II概述
2.3.2 Quartus II的界面概況
2.3.3 Quartus II設計流程
2.3.4 Quartus II的原理圖輸入設計法
第3章 VHDL硬件描述語言
3.1 VHDL的特點和基本語法
3.1.1 VHDL的特點
3.1.2 VHDL的基本語法
3.2 VHDL的結構
3.2.1 庫和程序包
3.2.2 實體
3.2.3 結構體
3.3 VHDL中的常用語句
3.3.1 結構體中的并行語句
3.3.2 進程中的順序語句
3.3.3 結構體中元件定義語句和元件例化語句
3.3.4 結構體中的生成語句
3.3.5 結構體中的塊語句
3.3.6 結構體中的子程序
3.3.7 結構體中的狀態機設計技術
第4章 FPGA/CPLD系統設計
4.1 FPGA/CPLD系統設計的方法
4.2 數字跑表的設計
4.2.1 數字跑表系統模塊圖的設計
4.2.2 “分頻模塊”的設計
4.2.3 “計時模塊”的設計
4.2.4 “控制模塊”的設計
4.2.5 “顯示模塊”的設計
4.2.6 綜合設計
4.3 自動郵票售票機設計
4.3.1 自動郵票售票系統總體模塊圖
的設計
4.3.2 “票價設定模塊”的設計
4.3.3 “郵票類型選擇模塊”的設計
4.3.4 “點陣票型顯示模塊”的設計
4.3.5 “票價類型選擇與票價設定模塊”的設計
4.3.6 “郵票數量設定模塊”
的設計
4.3.7 “郵票購買模塊”的設計
4.3.8 “數據轉換模塊”的設計
4.3.9 “動態掃描模塊”的設計
4.3.10 “數碼管顯示模塊”的設計
4.3.11 綜合設計
4.4 樂曲演奏系統的設計
4.4.1 樂曲中的音符和音長問題
4.4.2 樂曲演奏系統的框圖
4.4.3 預置數和音長控制模塊
4.4.4 模可變計數器模塊
4.4.5 占空比均衡控制模塊
4.4.6 綜合設計
4.5 交通燈控制系統的設計
4.5.1 交通燈控制系統模塊圖
4.5.2 控制模塊設計
4.5.3 顯示模塊設計
4.5.4 綜合設計
4.6 八路搶答器的設計
4.6.1 主持人控制模塊
4.6.2 搶答信號鎖存模塊
4.6.3 倒計時模塊
4.6.4 二進制編碼轉BCD碼模塊
4.6.5 掃描信號產生模塊
4.6.6 數碼管位信號與段信號匹配模塊
4.6.7 BCD碼轉七段碼模塊
4.6.8 報警模塊
4.6.9 綜合設計
4.7 病床呼叫系統的設計
4.7.1 按鍵矩陣擴展模塊
4.7.2 定時模塊
4.7.3 二進制編碼轉BCD碼模塊
4.7.4 數碼管動態掃描模塊
4.7.5 顯示段碼轉換模塊
4.7.6 二分頻模塊
4.7.7 綜合設計
4.8 出租車計費系統的設計
4.8.1 車輪脈沖計數模塊
4.8.2 里程計數模塊
4.8.3 計費模塊
4.8.4 動態掃描模塊
4.8.5 譯碼模塊
4.8.6 頂層設計原理圖
4.9 數字電壓表的設計
4.9.1 A/D轉換控制模塊
4.9.2 數據轉換模塊
4.9.3 顯示譯碼模塊
4.9.4 頂層設計
4.10 數字頻率計的設計
4.10.1 分頻模塊
4.10.2 計數模塊
4.10.3 鎖存器
4.10.4 動態掃描模塊
4.10.5 譯碼模塊
4.10.6 頂層設計原理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