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電路分析(第8版)》首版于1962年,目前已是第八版。作者從3個最基本的科學定律推導出電路分析中常用的分析方法及分析工具。書中首先介紹電路基本參量及基本概念,然后結合基爾霍夫電壓和電流定律,介紹節點和網孔分析法及疊加定理、電源變換等常用電路分析方法,并將運算放大器作為電路元件加以介紹;交流電路的分析開始于電容、電感的時域電路特性,然后分析rlc電路的正弦穩態響應,并介紹交流電路的功率分析方法,接著還對多相電路、磁耦合電路的性能分析進行了介紹;本書還介紹了復頻率、拉普拉斯變換和s域分析、頻率響應、傅里葉分析、二端口網絡等內容。作者注重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無論例題、練習、章后習題還是正文中的應用實例,很多都來自于業界的典型應用,這也是本書的一大特色。
《工程電路分析(第8版)》理論體系嚴謹、內容深入淺出并緊密聯系工程實際,可作為電子信息類、電氣工程類、計算機類和應用物理類本科生的教學用書,也可作為從事電子技術、電氣工程、通信工程領域工作的工程技術人員的參考書。
William H.Hayt,Jr.于美國普度大學獲理學學士和碩士學位,于伊利諾伊大學獲哲學博士學位。Hayt教授曾在相關行業中工作過4年,而后他再次回到普度大學擔任電子工程學院教授及學院負責人,直至1986年獲得名譽教授稱號并退休。除了本書以外,Hayt教授還撰寫了其他3本教材,其中Engineering Electromagnetic一書現已由McGraw-Hill公司出版至第八版。Hayt教授加入了Eta Kappa Nu、TauBetaPi、Sigma Xi、Sigma DeltaChi等科研團體,同時也是IEEE會士、美國工程教育協會(ASEE)和美國高校廣播臺協會(NAEB)會。
第1章 概論
1.1 本書概要
1.2 電路分析與工程的關系
1.3 分析和設計
1.4 計算機輔助分析
1.5 成功解題策略
深入閱讀
第2章 基本元件和電路
2.1 單位和尺度
2.2 電荷、電流、電壓和功率
2.3 電壓源和電流源
2.4 歐姆定律
總結和復習
深入閱讀
習題
第3章 電壓和電流定律
3.1 節點、路徑、回路和支路
3.2 基爾霍夫電流定律
3.3 基爾霍夫電壓定律
3.4 單回路電路
3.5 單節點對電路
3.6 電源的串聯和并聯
3.7 電阻的串聯和并聯
3.8 分壓和分流
總結和復習
深入閱讀
習題
第4章 基本節點和網孔分析
4.1 節點分析
4.2 超節點
4.3 網孔分析
4.4 超網孔
4.5 節點分析和網孔分析的比較
4.6 計算機輔助電路分析
總結和復習
深入閱讀
習題
第5章 常用電路分析方法
5.1 線性和疊加
5.2 電源變換
5.3 戴維南和諾頓等效電路
5.4 最大功率傳輸
5.5 △-y轉換
5.6 選擇一種方法:各種方法的總結
總結和復習
深入閱讀
習題
第6章 運算放大器
6.1 背景
6.2 理想運放:生動簡介
6.3 級聯
6.4 電壓源和電流源電路
6.5 實際考慮
6.6 比較器和儀表放大器
總結和復習
深入閱讀
習題
第7章 電容和電感
7.1 電容
7.2 電感
7.3 電感和電容的組合
7.4 線性推論
7.5 含有電容的簡單運放電路
7.6 對偶
7.7 用pspice對電容和電感建模
總結和復習
深入閱讀
習題
第8章 基本rl和rc電路
8.1 無源rl電路
8.2 指數響應特性
8.3 無源rc電路
8.4 更一般的觀察方法
8.5 單位階躍函數
8.6 受激rl電路
8.7 自由響應和受迫響應
8.8 受激rc電路
8.9 連續開關電路的響應預測
總結和復習
深入閱讀
習題
第9章 rlc電路
9.1 無源并聯電路
9.2 過阻尼并聯rlc電路
9.3 臨界阻尼響應
9.4 欠阻尼并聯rlc電路
9.5 無源串聯rlc電路
9.6 rlc電路的完全響應
9.7 無損耗lc電路
總結和復習
深入閱讀
習題
第10章 正弦穩態分析
10.1 正弦波特性
10?2 正弦函數激勵下的受迫響應
10.3 復激勵函數
10.4 相量
10.5 阻抗和導納
10.6 節點分析和網孔分析
10.7 疊加定理、電源變換和戴維南定理
10.8 相量圖
總結和復習
深入閱讀
習題
第11章 交流電路的功率分析
11.1 瞬時功率
11.2 平均功率
11.3 電流和電壓的有效值
11.4 視在功率和功率因數
11.5 復功率
總結和復習
深入閱讀
習題
第12章 多相電路
12.1 多相系統
12.2 單相三線系統
12.3 三相y-y形接法
12.4 △形接法
12?5 三相系統的功率測量
總結和復習
深入閱讀
習題
第13章 磁耦合電路
13.1 互感
13.2 能量考慮
13.3 線性變壓器
13.4 理想變壓器
總結和復習
深入閱讀
習題
第14章 復頻率和拉普拉斯變換
14.1 復頻率
14.2 衰減正弦激勵函數
14.3 拉普拉斯變換的定義
14.4 簡單時間函數的拉普拉斯變換
14.5 逆變換方法
14.6 拉普拉斯變換的基本定理
14.7 初值定理和終值定理
總結和復習
深入閱讀
習題
第15章 s域電路分析
15.1 z(s)與y(s)
15.2 s域節點分析與網孔分析
15.3 其他電路分析方法
15.4 零極點和傳輸函數
15.5 卷積
15.6 復頻率平面
15.7 自由響應和s平面
15.8 電壓比h(s)=vout/vin的綜合方法
總結和復習
深入閱讀
習題
第16章 頻率響應
16.1 并聯諧振
16.2 帶寬和高q值電路
16.3 串聯諧振
16.4 其他諧振形式
16.5 縮放
16.6 伯德圖
16.7 簡單濾波器設計
16.8 高階濾波器設計
總結和復習
深入閱讀
習題
第17章 二端口網絡
17.1 單端口網絡
17.2 導納參數
17.3 一些等效網絡
17.4 阻抗參數
17.5 混合參數
17.6 傳輸參數
總結和復習
深入閱讀
習題
第18章 傅里葉電路分析
18.1 傅里葉級數的三角函數形式
18.2 對稱性的應用
18.3 周期激勵函數的完全響應
18.4 傅里葉級數的復數形式
18.5 傅里葉變換的定義
18.6 傅里葉變換的性質
18.7 一些簡單時間函數的傅里葉變換對
18.8 一般周期時間函數的傅里葉變換
18.9 頻域的系統函數和響應
18.10 系統函數的物理意義
總結和復習
深入閱讀
習題
附錄1 網絡拓撲簡介
附錄2 聯立方程求解
附錄3 戴維南定理的證明
附錄4 pspice指南
附錄5 復數
附錄6 matlab使用簡介
附錄7 拉普拉斯變換補充定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