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結合多年的理論教學與實踐經驗,在第1版的基礎上,系統地闡述了投資銀行的經濟功能、組織結構、業務監管和風險防范。全面介紹了證券承銷、證券經紀與交易、企業兼并與收購、企業上市、基金管理、資產證券化和財務顧問業務。本書敘述詳略得當、由淺入深,語言通俗易懂,模塊豐富,圖文表有機結合,并配有免費的教學資料包。
前 言
本書自2008年3月首次出版以來,作為高職高專銀行、證券、保險等金融管理專業及投資、信托、財會等經濟管理專業學生的教材,一直受到主講教師及學生的好評,認為該書通俗易懂、內容豐富、結構合理、體系完整、創新性強,較好地處理了理論與實踐的關系,課堂教學與課后練習的關系,以及投資銀行業務與其他金融業務的關系。
投資銀行是在商業銀行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是證券和股份公司制度及現代金融市場發展到特定階段的產物,是現代金融體系中從事資本市場業務的金融機構。投資銀行作為資本市場的主體和核心,在現代社會經濟發展中發揮著溝通資金供求、構造證券市場、推動企業并購、促進產業集中,以及優化資源配置等重要作用。投資銀行的主要功能在于將資金需求者和資金供給者直接聯系起來,為雙方尋求最優的風險和收益關系,為雙方提供金融中介服務,對資產進行有效分配和成功交換。同時,一個國家投資銀行業務的發展與資本市場的興衰緊密相連。完善的金融體制和資本市場制度建設會促進投資銀行業務的快速發展,而投資銀行業務創新又會推動金融體制的變革和資本市場的繁榮。推進資本市場和投資銀行業務的發展,不僅需要加強制度建設和體制創新,更需要努力造就熟悉資本市場和投資銀行業務的操作型人才。
本書的再版就是以投資銀行在現代經濟與金融體系中所處的核心地位為出發點,以投資銀行充當金融市場上投資者和籌資者之間的金融中介為主線,以業務介紹與案例分析相結合為研究方法,以現行的政策與法規為準繩,在詳細考察和借鑒發達國家投資銀行成功經驗的基礎上,結合我國投資銀行業務的實際,系統地闡述了投資銀行的經濟功能、組織結構、業務監管和風險防范,全面介紹了證券承銷、證券經紀與交易、企業兼并與收購、企業上市、基金管理、資產證券化和財務顧問業務。在寫作過程中力求借鑒近年來投資銀行業務發展的最新成果,從多角度展現投資銀行業務性質和實務操作技巧;力求理論知識的系統性、思想觀點的先進性、業務技能的實用性、政策法規的準確性和信息資料的新穎性。通過“閱讀參考”、“案例分析”、“問題思考”和“實訓練習”等模塊,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投資銀行業務的具體操作方法,力求由淺入深、圖文并茂、通俗易懂和學而致用。
在本書再版寫作過程中,由欒華教授為主編,時秀梅博士副教授、卞晨明講師、由游講師為副主編。參與本書編寫的還有王媛、盧夢蝶和呂航。華夏銀行公司業務部總經理呂航碩士、中磊會計師事務所合伙人張云鴻碩士、中央財經大學李國平博士、郭健博士,以及長盛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田間女士、國泰君安證券公司王磊先生和中信建投證券有限公司李亦爭先生等都對本書的再版提出了很多寶貴的建議。正因為有他們的無私幫助和鞭策鼓勵,才使本書再版得以順利完成。當然,隨著投資銀行業的日益壯大和資本市場的逐步完善,書中可能會有這樣或那樣的不足,懇請讀者指正。同時,也希望讀者能夠就本書的內容和投資銀行經營中的實際問題與我們進行探討交流。
欒華
2012年
第1章 投資銀行導論
1.1 投資銀行的含義及其經濟功能
1.2 投資銀行的產生及其發展
1.3 投資銀行業務及其發展趨勢
本章重點專業詞匯
復習思考題
第2章 證券發行與承銷
2.1 證券發行與承銷概述
2.2 股票發行與承銷
2.3 債券公開發行與承銷
2.4 證券私募
本章重點專業詞匯
復習思考題
第3章 證券經紀與交易
3.1 證券交易市場及證券公司的
作用
3.2 證券經紀業務
3.3 證券自營業務
3.4 證券做市商業務
本章重點專業詞匯
復習思考題
第4章 兼并與收購
4.1 兼并與收購業務概述
4.2 企業并購的動因及其作用
4.3 企業并購的操作程序
4.4 反并購的對策及其應用
本章重點專業詞匯
復習思考題
第5章 企業上市
5.1 核準制下的主板市場上市
5.2 保薦制度下的主板市場上市
5.3 分拆上市
5.4 買殼上市與借殼上市
5.5 海外上市
5.6 創業板市場上市
本章重點專業詞匯
復習思考題
第6章 基金管理
6.1 證券投資基金的含義及其特征
6.2 基金的種類及其分類標準
6.3 基金的當事人及其運營
6.4 對沖基金
本章重點專業詞匯
復習思考題
第7章 資產證券化
7.1 資產證券化概述
7.2 資產證券化運作
7.3 信貸資產證券化
本章重點專業詞匯
復習思考題
第8章 財務顧問
8.1 財務顧問概述
8.2 投資銀行財務顧問的重點內容
8.3 財務顧問業務的一般流程
8.4 財務顧問業務的風險及其防范
本章重點專業詞匯
復習思考題
第9章 投資銀行監管及風險防范
9.1 投資銀行業的監管
9.2 我國證券市場的監管及其運作
9.3 投資銀行風險防范
本章重點專業詞匯
復習思考題
參考文獻
2.3.2 投資銀行債券承銷業務的一般程序
簡單來說,投資銀行從事債券承銷業務有以下三個步驟。
(1)獲得債券承銷業務。投資銀行獲得債券承銷業務一般有兩條途徑:一是與發行人直接接觸,了解并研究其要求和設想之后,向發行人提交關于債券發行方案的建議書。如果債券發行人認為投資銀行的建議可以接受,便與投資銀行簽訂債券發行合同,由該投資銀行作為主承銷商立即著手組建承銷辛迪加。另一條途徑是參與競爭性投標。許多債券發行人為了降低債券的發行成本,獲得最優的發行方案,常常采用投標的方式來選擇主承銷商。投資銀行可以單獨參與投標,也可以先與其他若干家投資銀行聯合組成投標集團來投標,以壯大自身實力。中標的投標集團在與發行人簽訂債券發行合同之后,便立即開始著手組建承銷辛迪加。
(2)組建承銷辛迪加。債券承銷辛迪加與股票承銷辛迪加相比有一個最大的不同,即辛迪加成員并不一定單純是由投資銀行或全能制銀行中的投資銀行部門構成的,這是因為許多限制商業銀行參與投資銀行業務的國家對商業銀行參與債券尤其國債的承銷和分銷的限制比較寬松。
(3)實施發行。組建承銷辛迪加并確定承銷辛迪加中各成員的責任后,便進入了債券的發行階段。嚴格地說,債券的發行與股票的發行并沒有太多的差別,讀者可以參考前面關于股票承銷的內容,這里不再贅述。
2.3.3 債券的信用評級
在債券的公開發行中,發行人要做的一項重要工作就是請專門的債券評級機構對其所發行債券的信用等級進行評定,這也是債券公開發行與股票公開發行的一個重要區別(盡管部分公司在公開發行股票時也會進行信用評級)。進行信用評級是發行債券的必要前提,是取信投資者、降低發債成本的必要途徑;對投資者來說,知道所買入債券的信用等級是進行投資風險管理的重要環節。
1.債券信用評級的含義
所謂信用評級,是對市場經濟中不同信用主體承擔債務的能力和獲得社會信譽的程度進行分析與評價,并用一定的形式來表示這種信用的質量水平的專門方法與制度。信用評級是市場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金融交易日趨專業化的產物。債券的信用評級是信用評級的重要組成部分,就是由專門的信用評級機構根據債券發行人提供的信息材料,并通過調查、分析與預測等手段,運用科學的分析方法,對擬發行的債券資金使用的合理性和按期償還債券本息的能力及其風險程度做出客觀、公正、準確的評價與定級的金融服務活動。通過閱讀企業債券的信用評級情況,可以清晰明了地了解該債券的內在風險程度。許多國家都設有專門的債券評級機構,如美國的穆迪公司和標準,普爾公司、日本的公司債研究所和投資者服務公司及我國的中誠信證券評估有限公司和聯合信用評級有限公司等。這些評級機構根據債券發行人的要求,評定其所發債券的信用等級。
2.債券信用評級的作用
債券信用評級的主要作用有以下幾個方面。
(1)債券信用評級有利于保護投資者的利益。通過評級可以將債券發行者的信用質量和償還債務的可靠程度公之于眾,使投資者在投資決策前可以了解準備投資的債券的風險程度。
(2)債券信用評級有利于債券的發行者降低籌資成本。債券的風險不確定,投資者就可能會要求較高的收益,而信用評級的功能恰好在于它可以比較準確地標出債券的風險程度,從而使投資者接受一個雖然較低、但是配合其風險程度的收益率。
(3)債券信用評級促進債券市場的建設,提高市場的效率。有了信用評級、市場信息的透明度提高了,傳播速度也加快了,促進了平等競爭,減少了市場操縱行為,規范了市場的交易與運作;有了信用評級,社會資源可以根據高值高價、低值低價的市場原則有效地確定流向,提高了資源配置的水平和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