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規劃教材·創新型人才培養·經濟學系列:經濟學教程》是研究一個經濟社會如何做出選擇,將稀缺的資源進行有效配置,以最大限度地滿足人們需要的科學。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種問題多數與經濟學有關,它對于指導社會的經濟活動有著重要的意義。本書系統論述了經濟學的基本概念及運行原理, 并詳細闡述了經濟學的兩大分支: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研究個體經濟單位的行為,宏觀經濟學以整個國民經濟活動為研究對象,考察國民經濟各有關總量的決定及其變動。本書在內容安排上力圖能夠涵蓋本科生必須掌握的經濟學基礎知識,并在對其給予系統、準確闡述的同時,對有關理論研究進行了深入和拓展,為讀者提供了一個由淺入深的學習思考路徑。
《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規劃教材·創新型人才培養·經濟學系列:經濟學教程》既可作為普通高等院校經濟管理類專業本、專科的教材使用,也可作為普通高等院校非經濟管理類專業本科生和研究生的選修課教材,還可供研究生班學員、MBA和MPA學員以及廣大經濟工作者參考,同時可作為經濟、財會、管理工作者以及各類自學人員提高業務水平的普通讀物。
《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規劃教材·創新型人才培養·經濟學系列:經濟學教程》既可作為普通高等院校經濟管理類專業本、專科的教材使用,也可作為普通高等院校非經濟管理類專業本科生和研究生的選修課教材,還可供研究生班學員、MBA和MPA學員以及廣大經濟工作者參考,同時可作為經濟、財會、管理工作者以及各類自學人員提高業務水平的普通讀物。
經濟學影響著現代社會的發展,塑造著人們的社會生活,改變著人們的經濟行為,它對于指導社會的經濟活動有著重要的意義。本書系統論述了經濟學的基本概念及運行原理,并詳述了經濟學的兩大分支: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研究個體經濟單位的行為,包括消費者、生產者、投資者等;宏觀經濟學研究經濟作為一個整體的運行,著眼于經濟總量,如國民總產值、通貨膨脹等。
作為一本中級經濟學教科書,本書力求結構合理,內容完整,概念描述準確,盡量避免使用復雜的數學工具,結合實際對現實經濟現象進行分析。為加強應用型訓練并培養學生的經濟思維習慣和能力,本書每一章之后都配備有一定數量的經濟學人物介紹及案例分析,可供讀者學習。
顯然,這些內容有利于學生加深對內容的理解,并可為經濟學各相關專業學生進一步進行專業課程的學習奠定較好的基礎。因此,這是一本在內容上少而精、在難度上符合普通高等院校本科生學習要求的教科書。
本書既可作為普通高等院校經濟管理類專業本、專科的教材使用,也可作為普通高等院校非經濟管理類專業本科生和研究生的選修課教材,還可供研究生班學員、MBA和MPA學員及廣大經濟工作者參考,或是經濟、財會、管理工作者及各類自學人員提高業務水平的普通讀物。
本書附有與教材配套的電子教案、幻燈片等教輔資料,需要者可自華信教育資源網免費注冊下載。
本書由姜國剛擬定編寫大綱并擔任主編,由姜鴻進行主審。全書共分16章,各章的編寫者是:第1章、第2章、第6章、第9章、第14章,姜國剛(常州大學);第3章、第4章,趙東安(常州大學);第5章,季小立(常州大學);第7章,張藝影(常州大學);第8章、第11章,吳勤仂(浙江理工大學科技學院);第10章、第12章劉繪芬(西安財經學院行知學院);第13章,李穎(常州大學);第15章成黨偉(安康學院);第16章付振桐(大慶師范學院)。
在本書的編寫過程中,我們參考了大量國內外知名教科書和著作,并擇其要目增列于書末。在此,謹向有關作者致以最真誠的謝意!文中轉載、引用的專欄、案例,不代表編者觀點,特此聲明。由于水平所限,不足之處在所難免。希望廣大同仁在教學中發現新的問題時及時批評指正,以不斷增強本書作為教科書的科學性和實用性。
編者
2012年7月
第1章 導論
1.1 經濟學的基本內涵與研究對象
1.1.1 什么是稀缺性
1.1.2 經濟學研究的基本問題
1.1.3 經濟學的理論體系
1.2 經濟學的研究方法
1.2.1 “經濟人”假設
1.2.2 價值判斷與價值中立原則
1.2.3 實證經濟學與規范經濟學
1.2.4 實證分析法的分析工具
1.3 經濟學的產生與發展
1.3.1 經濟學的孕育——重商主義思想與重農學派
1.3.2 經濟學的形成——-亞當斯密的古典經濟學
1.3.3 微觀經濟學的建立——-新古典經濟學
1.3.4 宏觀經濟學的建立——-凱恩斯主義經濟學
1.4 正確看待與應用經濟學
1.4.1 經濟學在社會科學中的地位
1.4.2 關于常見的經濟學分類
1.4.西方經濟學與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比較
1.4.4 正確看待西方經濟學
本章小結
人物介紹
第2章 需求、供給和均衡價格
2.1 需求分析
2.1.1 需求及其影響因素
2.1.2 需求函數和需求定理
2.1.3 需求量的變化和需求的變化
2.2 供給分析
2.2.1 供給及其影響因素
2.2.2 供給函數和供給定理
2.2.3 供給量的變化和供給的變化
2.3 均衡價格的形成和變動
2.3.1 均衡價格的含義
2.3.2 均衡價格的形成
2.3.3 均衡的變動和供求定理
2.3.4 政府價格管制的作用
2.4 彈性理論
2.4.1 需求彈性
2.4.2 供給彈性
2.4.3 彈性理論的應用
2.5 動態的價格分析模型——蛛網定理
2.5.1 蛛網定理的假定條件
2.5.2 蛛網模型的三種類型
本章小結
人物介紹
案例分析奢侈品的消費與經濟增長
第3章 效用論與消費者行為分析
3.1 效用論概述
3.1.1 欲望和效用
3.1.2 基數效用論與序數效用論的提出
3.2 基數效用論的消費者行為分析
3.2.1 總效用與邊際效用遞減規律
3.2.2 消費者均衡
3.2.3 邊際效用遞減規律與需求定理
3.3 序數效用論的消費者行為分析
3.3.1 無差異曲線
3.3.2 預算線
3.3.3 效用最大化原則的重新表述
3.4 收入和價格變動的影響
3.4.1 預算線的移動
3.4.2 收入消費線和恩格爾曲線
3.4.3 價格消費線和需求曲線的推導
3.5 替代效應和收入效應
3.5.1 替代效應和收入效應的含義
3.5.2 正常品的替代效應和收入效應
3.5.3 低檔商品的替代效應和收入效應
3.5.4 吉芬商品的替代效應和收入效應
本章小結
人物介紹
第4章 生產理論
4.1 生產的主體——廠商
4.1.1 廠商的組織形式
4.1.2 廠商的經營目標
4.2 生產函數
4.2.1 生產與生產要素
4.2.2 生產函數的概念和公式
4.2.3 柯布道格拉斯生產函數簡介
4.3 短期生產函數
4.3.1 經濟學上的短期和長期
4.3.2 總產量、平均產量和邊際產量
4.3.3 邊際收益遞減規律
4.3.4 短期生產的三個階段
4.4 長期生產函數
4.4.1 等產量線
4.4.2 等成本線
4.4.3 生產要素的最優組合
4.4.4 生產擴展線
4.4.5 生產要素價格變動:生產的替代效應和產出效應
4.4.6 規模報酬
本章小結
人物介紹
第5章 成本理論
5.1 成本與利潤概述
5.1.1 機會成本
5.1.2 顯明成本與隱含成本
5.1.3 利潤
5.2 短期成本分析
5.2.1 固定成本、可變成本和總成本
5.2.2 平均成本和邊際成本
5.2.3 各類短期成本的變動規律及其相互關系
5.3 長期成本分析
5.3.1 長期平均成本
5.3.2 長期總成本和長期邊際成本
5.4 廠商利潤最大化原則
5.4.1 收益的概念
5.4.2 利潤最大化推導
5.4.3 利潤最大化原則
本章小結
人物介紹
第6章 市場結構與廠商均衡
6.1 市場的基本內容
6.1.1 市場的含義與劃分標準
6.1.2 市場結構的類型與特征
6.2 完全競爭市場的廠商均衡
6.2.1 完全競爭市場的特征
6.2.2 完全競爭廠商的需求曲線
6.2.3 完全競爭廠商的短期均衡
6.2.4 完全競爭廠商的長期均衡
6.2.5 完全競爭市場的經濟效率分析
6.3 完全壟斷市場的廠商均衡
6.3.1 完全壟斷的特征與成因
6.3.2 完全壟斷廠商的需求曲線
6.3.3 完全壟斷廠商的短期均衡
6.3.4 完全壟斷廠商的長期均衡
6.3.5 完全壟斷廠商的差別定價
6.3.6 完全壟斷市場的經濟效率分析
6.4 壟斷競爭市場的廠商均衡
6.4.1 壟斷競爭市場的特征
6.4.2 壟斷競爭廠商的需求曲線
6.4.3 壟斷競爭廠商的短期均衡
6.4.4 壟斷競爭廠商的長期均衡
6.4.5 壟斷競爭廠商的非價格競爭
6.4.6 壟斷競爭市場的經濟效率分析
6.5 寡頭壟斷市場的廠商均衡
6.5.1 寡頭壟斷市場的特征
6.5.2 合作的寡頭壟斷模型
6.5.3 非合作的寡頭壟斷模型
6.5.4 寡頭壟斷市場的經濟效率分析
本章小結
人物介紹
案例分析:博弈論小故事——骨頭公司的發展
第7章 分配理論
7.1 生產要素分析
7.1.1 生產要素釋義
7.1.2 生產要素的需求
7.1.3 生產要素的供給
7.1.4 生產要素價格的決定
7.2 工資、利息、地租和利潤
7.2.1 工資理論
7.2.2 利息理論
7.2.3 地租理論
7.3 收入分配平等程度的測量
7.3.1 洛倫茨曲線
7.3.2 基尼系數
7.3.3 我國基尼系數與收入分配的現狀分析
本章小結
人物介紹
案例分析:2011“兩會冶委員沈雯稱上億人”被脫貧,建議提高貧困線
第8章 市場失靈與微觀經濟政策
8.1 帕累托最優與市場失靈
8.2 外部性
8.2.1 外部性及其分類
8.2.2 外部性與產權界定:科斯定理及其評述
8.2.3 消除外部性的具體措施
8.3 公共物品
8.3.1 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
8.3.2 誰來提供公共物品
8.4 壟斷
8.4.1 壟斷的含義及其危害
8.4.2 壟斷的類型與政府管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