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統計與應用》以工作任務引導教材體系與結構的設計,介紹了統計設計、統計調查、統計資料整理、總量指標和相對指標、平均指標和標志變異指標、動態分析指標、統計指數、抽樣調查、相關與回歸分析、統計分析報告等內容。為了更加突出對高職高專學生的能力要求,每章開始設置了知識目標和能力目標,正文中穿插了相關鏈接、同步案例等,每章結尾設置了知識檢測與能力實訓,為學生學好本課程提供了指導和幫助作用,有利于提高教學效果。
陳宏威,1979-1984,沈陽市醫藥公司統計員;1984-2002,沈陽職業技術學院;2002-至今,遼寧經濟職業技術學院(遼寧經濟管理干部學院)。
項目一 走進統計
1.1 統計及統計學概述
1.2 統計的基本任務和工作過程
1.3 統計學中的幾個基本概念
知識檢測與能力實訓
項目二 統計設計
2.1 統計設計概述
2.2 統計指標和指標體系的設計
2.3 調查問卷的設計
2.4 統計表及其設計
知識檢測與能力實訓
項目三 統計調查
3.1 統計調查和統計調查方案
3.2 統計調查方式
3.3 統計調查方法 項目一 走進統計
1.1 統計及統計學概述
1.2 統計的基本任務和工作過程
1.3 統計學中的幾個基本概念
知識檢測與能力實訓
項目二 統計設計
2.1 統計設計概述
2.2 統計指標和指標體系的設計
2.3 調查問卷的設計
2.4 統計表及其設計
知識檢測與能力實訓
項目三 統計調查
3.1 統計調查和統計調查方案
3.2 統計調查方式
3.3 統計調查方法
知識檢測與能力實訓
項目四 統計資料整理
4.1 統計資料整理概述
4.2 統計分組
4.3 分布數列
4.4 統計圖
知識檢測與能力實訓
項目五 總量指標和相對指標
5.1 總量指標
5.2 相對指標
知識檢測與能力實訓
項目六 平均指標和標志變異指標
6.1 平均指標
6.2 標志變異指標
知識檢測與能力實訓
項目七 動態分析指標
7.1 動態數列的含義、種類和編制原則
7.2 動態數列的水平指標
7.3 動態數列的速度指標
7.4 長期趨勢和季節變動的分析與測定
知識檢測與能力實訓
項目八 統計指數
8.1 統計指數的含義、作用和種類
8.2 綜合指數的編制方法
8.3 平均指數的編制方法
8.4 指數體系與因素分析
知識檢測與能力實訓
項目九 抽樣調查
9.1 抽樣調查概述
9.2 抽樣調查的組織方式
9.3 抽樣誤差
9.4 總體指標的推斷
9.5 必要樣本數目的確定
知識檢測與能力實訓
項目十 相關與回歸分析
10.1 相關分析的含義和種類
10.2 簡單線性相關分析
10.3 簡單線性回歸分析
知識檢測與能力實訓
項目十一 統計分析報告
11.1 統計分析報告的含義、特點和作用
11.2 統計分析報告的種類
11.3 統計分析報告的格式和要求
11.4 統計分析報告的編寫
知識檢測與能力實訓
附錄A 正態分布概率表
附錄B 平均增長速度查對表
參考文獻
前言
統計學是關于收集、整理、分析社會經濟現象總體數量方面的方法論科學。統計是現代經濟管理與決策不可缺少的工具。近幾年,隨著我國經濟形勢的發展和經濟體制的改革與推進,我國統計調查方法體系、統計制度等也有了較大變化和發展,特別是統計方法在金融、證券、保險、投資、理財等領域受到普遍的重視和廣泛應用。根據國家教育部高職高專院校非統計專業統計學課程教學大綱改革的要求和為了滿足當前統計教學的需要,在總結了多年的統計工作與統計教學實踐經驗基礎上,結合高等職業教學特點,以實際應用為宗旨編寫了本書。
本書具有以下特點:
(1)注重新成果的運用。本書參考國內外有關專著、教材的同時,更注重吸收統計教學、統計工作和統計科研新的成果,盡量選用反映統計工作改革新經驗和新成果的案例,對書中涉及的經濟數據,除了為說明某些相關的統計理論外,盡可能采用最新的正式公布的統計數據。
(2)強調理論與實際相結合。本教材注重理論聯系實際,在借鑒國內外優秀教材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注意結合當前我國統計工作的實際。同時,為了使學生能全面、系統地掌握統計知識、理論和技能,每個項目都配有與內容相關的典型案例,引導學生進行分析和思考。
(3)強化能力訓練。加強知識轉化為能力的訓練,在闡述統計理論及方法的同時穿插了同步案例、相關鏈接和閱讀資料,以提升學生對理論知識的了解和掌握,加強對統計工作崗位技能的認知。每章后面安排了知識檢測與能力實訓的內容,訓練學生進一步探索和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統計實踐可能遇到的問題。
(4)編寫體例創新。本書首先以統計工作過程引導教材體系和結構的設計;其次在每個項目的開始先確定知識目標和能力目標,正文中闡述相關理論與方法的同時穿插同步案例、相關鏈接和閱讀資料;最后項目結尾安排了知識檢測與能力實訓。
本書由遼寧經濟管理干部學院(遼寧經濟職業技術學院)陳宏威編著,遼寧經濟職業技術學院財稅管理學院院長孫德峰教授在百忙之中抽出寶貴時間,對書稿進行了全面、細致的審閱。另外,本書在編寫過程中參考和借鑒了有關專家、學者的研究成果及網站資料,在此一并向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謝。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書中難免有不足之處,敬請廣大專家、教師、讀者批評指正,以便再版時予以糾正。
本書的課件和習題答案可以到華信教育資源網上免費下載
陳宏威
E-mail:chenhong-wei@126.com
2014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