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根據教育部頒布的《大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課程教學要求》編寫的,它與《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和《大學生就業指導》構成大學生教育培養與職業發展的完整課程體系。它既是大學生入學教育第一課的必讀本,又是陪伴大學生從整個大學生涯走向職業生涯的好伙伴。本書的內容包括立志篇、明理篇、勤奮篇、誠信篇、法規篇和成才篇六部分。六部分內容既勾勒出了大學生成長成才的基本要素,又描繪出了大學生成長成才的基本路徑;特別是每篇的推薦閱讀文章是本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本書教育思想的有效補充。
目錄
導言 / 1
立志篇 / 3
一、立志對成才的意義 / 5
二、立志應堅持的原則 / 7
三、推薦閱讀 / 9
總書記的囑托 / 9
青年要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 12
關于中國夢的幾點思考 / 17
從“美國夢”到“中國夢” / 19
志不強者智不達 / 21
巴菲特曾被拒門外 / 22
成功在于管理自己 / 23
做永不言棄的人 / 25
劉備為什么屢敗屢戰 / 26
終有一天我會打破你的每一項紀錄 / 26
讓目標隨你一同登錄大學 / 28
大學能帶給我們什么 / 29
我的大學我的夢 / 31
大學,過程就是成長 / 32
大學新生,你適應了嗎? / 34
上大學,我們準備好了嗎 / 37
四、主題活動 / 41
明理篇 / 43
一、須明之理 / 44
二、明理于讀書實踐 / 47
三、明理于經典名言 / 48
四、推薦閱讀 / 49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三維解讀 / 49
“兩個不能否定” / 51
大學應培養“大寫”的人 / 58
國人為何須愛國 / 59
忠誠比智慧更有價值 / 62
為人之道 / 71
做人像水 / 73
先成人后成才 / 75
內化人文素養 / 76
處世之道 / 77
做事像山 / 77
大學生情商之“傷” / 79
負面情緒需要恰當表達 / 84
學會善待他人 / 86
與同事相處三十條 / 87
娘,我的瘋子娘 / 88
總有一次哭泣讓我們瞬間長大 / 91
大學生應懂的“三本賬” / 92
一路有你 / 94
常懷一顆感恩之心 / 95
青春做伴好讀書 / 96
讀書的寧靜心境 / 98
試讀《孫子兵法》 / 99
思考 / 105
五、主題活動 / 107
勤奮篇 / 109
一、勤奮的價值 / 110
二、勤奮的路徑 / 112
三、推薦閱讀 / 115
華羅庚勤奮成才 / 115
王梓坤成才“五言” / 117
不為人知的華為創業故事 / 118
王永慶賣米賣磚賣木材 / 119
韋文軍的能耐 / 120
高效學習的四大訣竅 / 122
勤奮才是成功的秘訣 / 125
負重易,忍辱難 / 127
實習撈到校外導師 / 130
活著就是王道 / 132
喬布斯教給我們十條經驗 / 135
請給人生一個清晰的目標 / 137
大學生活,能這樣度過嗎? / 137
腦癱煉成博士 / 140
成功者的大學 / 142
毛澤東的學生生涯 / 146
四、主題活動 / 162
誠信篇 / 163
一、誠信的作用 / 164
二、誠信的內涵 / 166
三、推薦閱讀 / 169
誠者實與信 / 169
誠信體系怎么建 / 171
“誠信”是做人的簡單道理 / 172
誠信是成功與幸福的根基 / 173
忠誠需要誠信 / 174
法治進程中的誠信建設 / 176
八部門聯合懲戒失信 / 177
樊遲學“信” / 178
林肯當律師 / 179
賣火柴的小男孩兒 / 179
一個“誠”字了得 / 180
“徙木立信”與“烽火戲諸侯” / 181
不守信的富商 / 181
四、主題活動 / 182
法規篇 / 183
一、導言 / 184
二、常用法規 / 185
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暫行實施辦法 / 185
高等學校學生行為準則 / 188
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 / 189
高等學校校園秩序管理若干規定 / 195
普通高等學校學生安全教育及管理暫行規定 / 197
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 / 199
三、推薦閱讀 / 203
大學里的那些規矩 / 203
戒掉網癮 / 206
青少年網癮調查 / 207
謹防詐騙 / 212
一千五百多騙子被胡神探抓住 / 219
侵害公民個人信息必須嚴打 / 220
防范傳銷 / 222
傳銷案例警示 / 226
遠離毒品 / 233
被毒魔吞噬的青年 / 236
一位語文老師痛說染毒經歷 / 239
網絡空間不能成為謠言空間 / 240
不做網絡謠言的“麥克風” / 242
謠言,這樣造出來 / 243
對網絡謠言的防范與規制 / 246
讓網絡謠言止于“七條底線” / 247
境外網站“爆料人”向南夫被刑拘 / 248
預防犯罪 / 250
“復旦投毒案”訪談 / 254
四、主題活動 / 258
成才篇 / 259
一、撥正人才觀 / 260
二、走好成才路 / 263
三、推薦閱讀 / 266
以就業為導向的“三三制”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 266
我信奉的成才公式 / 268
成功需要“十商” / 269
成功并不像想象的那么難 / 272
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 272
站在離成功最近的地方 / 274
練到極致是絕招 / 275
成功人士與眾不同的做法 / 276
態度決定成敗 / 277
自信是成功的翅膀 / 278
愛自己,愛生活 / 279
自我實現 / 282
要敢于和自己較勁 / 284
喬布斯的“i”神話帶來怎樣的生涯啟示 / 285
有興趣愛好的導師一定要選 / 289
你是我要的Student Right嗎? / 291
大學生就業要走出心理誤區 / 294
俞敏洪解讀貧困生成才密碼 / 296
大學生李錚的“財富”故事 / 298
大學生創業,盼著幫點啥 / 300
缺乏的不是機會,而是耐心 / 302
登上《福布斯》的“90后” / 305
俞敏洪談創業者八大能力 / 307
《莊子》中的職場能量 / 310
圍觀企業文化 / 312
李嘉誠的成功智慧 / 315
與應屆畢業生講講心里話 / 340
與其詛咒黑暗,不如點亮蠟燭 / 342
四、主題活動 / 345
再版前言
大學是知識的海洋,是產生夢想和實現夢想的地方。大學生那份對理想的執著追求、對青春的浪漫期待都可通過美好的大學生活來演繹編織。胡錦濤同志在《致青聯十一屆全委會和學聯二十五大賀信》(2010.8.23)中殷切地指出:“希望廣大青年和青年學生自覺擔負起時代賦予的光榮使命,以堅定遠大的理想勵志前行,以孜孜不倦的精神求索新知,以高尚美好的情操培育品德,以銳意創新的激情投身實踐,以艱苦扎實的奮斗成就人生,不斷創造新的青春業績,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發努力。”習近平同志今年五四青年節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希望廣大青年學生,“一是要勤學,下得苦功夫,求得真學問。”“二是要修德,加強道德修養,注重道德實踐。”“三是要明辨,善于明辨是非,善于決斷選擇。”“四是要篤實,扎扎實實干事,踏踏實實做人。”他強調,“現在在高校學習的大學生都是20歲左右,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時,很多人還不到30歲;到本世紀中葉基本實現現代化時,很多人還不到60歲。也就是說,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你們和千千萬萬青年將全過程參與。有信念、有夢想、有奮斗、有奉獻的人生,才是有意義的人生。當代青年建功立業的舞臺空前廣闊、夢想成真的前景空前光明,希望大家努力在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實踐中創造自己的精彩人生。”按照總書記的要求,大學的老師有責任和義務引導和幫助大學生增強使命感、樹立遠大理想、培育高尚的情操和品德,以創新的激情,用辛勤的汗水、鏗鏘的腳步、堅韌的精神履行對成長成才的期盼;努力實現“我的夢”——“我的中國夢”!
為此,作者2010年初次編撰了這本《大學生成才導引》,以后又逐年修訂共四個版本,均力圖通過它為在校大學生的學習、工作、生活提供必要的指導,并在實踐中不斷完善學校大學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各項規章制度,逐步實現學生教育管理工作的規范化、科學化和制度化,有效地促進優良學風和校風的形成,為大學生人才培養和成長創造良好的條件。
這次修訂是在本書2013版本基礎上進行的,部分調整了原有的篇章結構,增選了近兩年來作者讀到的多篇經典文章,豐富了推薦閱讀部分內容。通過本次修訂,既保留了原有四個版本的核心思想,又吸收了近兩年來黨和國家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對人才培養的新思想新要求,尤其是繼續推進深化改革、努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貫穿其中。修訂后的內容依次是“立志篇”、“明理篇”、“勤奮篇”、“誠信篇”、“法規篇”和“成才篇”共六篇,每篇主要包括基本論述、推薦閱讀和主題活動等內容。基本論述部分開門見山,引經據典、點到為止。推薦閱讀部分大量的是經典原文和稍作修編的好文章,它們既是基本論述部分的有效補充和深化,又是對讀者可以循著原文的來源出處做延伸閱讀的導引。主題活動部分則給出了配合前兩部分內容學習理解的活動題目,可用于“主題班會”和“主題團日”活動等。“讀書是學習,使用也是學習,而且是更重要的學習。”希望讀者(或所在班團組織)在閱讀前兩部分之后務必與主題活動相結合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在宏觀指引方面,本書從立志、明理、勤奮、誠信、守法、成才等六個要素進行梳理,導出了大學生成長、成人、成功、成才之路。根據多年的從教經驗,我認為,這六個方面是人才要素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盡管對大學生成人成才還有很多方面的影響因素。本書的學習以大學生的自學為主、教師的引領學習為輔,并結合一些主題活動來進行。希望同學們積極參與,老師們積極組織,共同創造性地發揮本書的作用,使它真正成為大學生的良師益友。
這本書的編撰工作,得到了各級領導的關心和支持,同時也得到了編委會委員、各相關部門和教師們的大力支持與幫助,特別是一萬五千余名讀者的青睞!電子工業出版社的朋友們也為本書的連續出版付出了辛勤的勞動并提出了寶貴的建議,在此一并表示感謝!由于作者水平所限,盡管在框架的安排和內容的選擇方面都一一斟酌,但書中定有許多不足甚至錯誤之處,誠請廣大教師和讀者提出寶貴意見。
仉志余
二〇一四年五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