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在前幾版的基礎上進行了全面的修訂與更新,系統介紹了計算機網絡各方面的知識,全面翔實地講解網絡底層細節,并增加了最新的網絡應用與技術。全書共分為五大部分,講解了網絡基礎知識與因特網應用,數據傳輸技術,分組交換及網絡技術,網際互連協議,以及其他網絡概念與技術;并提供了可深入閱讀的相關資料。本書內容涵蓋廣泛,例題豐富,注重實踐,并提供了大量的練習題和豐富的網絡資源,兼顧到教師和學生的雙重需求。
內容涵蓋面寬, 組織結構邏輯性強, 概念解釋清晰透徹, 闡述簡練易懂
Douglas E. Comer博士是TCP/IP協議和因特網的國際公認專家。自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形成因特網以來,他就一直致力于因特網的研究工作,他也是負責指導因特網開發的因特網結構委員會(IAB)的成員,還是CSNET技術委員會的主席和CSNET執行委員會的成員。 Comer博士是普度大學計算機科學系的教授,他主要教授計算機網絡、因特網和操作系統的課程,并進行相關的研究。除了撰寫一系列暢銷的技術書籍之外,他還是Software-Practice and Experience雜志的北美地區編輯。
第一部分 網絡與因特網應用導論
第1章 導論和概述
1.1 計算機網絡的發展過程
1.2 聯網為何顯得復雜
1.3 網絡的五個關鍵方面
1.3.1 網絡應用和網絡編程
1.3.2 數據通信
1.3.3 分組交換和聯網技術
1.3.4 用TCP/IP實現網絡互聯
1.3.5 其他的網絡概念和技術
1.4 因特網的公網和專網
1.4.1 公網
1.4.2 專網
1.5 網絡、 互操作性和標準
1.6 協議組和分層模型
1.7 數據如何通過各層
1.8 頭部和各層
1.9 ISO與OSI七層參考模型
1.10 本書內容簡介
1.11 本章小結
習題
第2章 因特網的發展趨勢
2.1 引言
2.2 資源共享
2.3 因特網的成長
2.4 從資源共享到通信
2.5 從文本到多媒體
2.6 目前發展趨勢
2.7 從個人計算機到云計算
2.8 本章小結
習題
第3章 因特網應用與網絡編程
3.1 引言
3.2 兩個基本的因特網通信模式
3.2.1 因特網中的流傳送
3.2.2 因特網中的報文傳送
3.3 面向連接的通信
3.4 客戶服務器交互模式
3.5 客戶和服務器的特征
3.6 服務器程序和服務器類計算機
3.7 請求、 響應和數據流方向
3.8 多客戶與多服務器
3.9 服務器識別與分用
3.10 并發服務器
3.11 服務器間的循環依賴
3.12 P2P交互
3.13 網絡編程與套接字API
3.14 套接字、 描述符和網絡I/O
3.15 參數與套接字API
3.16 客戶和服務器中的套接字
調用
3.17 客戶和服務器共用的套接
字過程
3.17.1 socket函數
3.17.2 send函數
3.17.3 recv函數
3.17.4 用socket的讀/寫操作
3.17.5 close函數
3.18 僅供客戶使用的connect
函數
3.19 僅供服務器使用的套接字
函數
3.19.1 bind函數
3.19.2 listen函數
3.19.3 accept函數
3.20 采用報文模式的套接字函數
3.20.1 sendto和 sendmsg函數
3.20.2 recvfrom和recvmsg函數
3.21 其他套接字函數
3.22 套接字、 線程和繼承性
3.23 本章小結
習題
第4章 傳統的因特網應用
4.1 引言
4.2 應用層協議
4.3 表示與傳輸
4.4 Web協議
4.5 HTML的文檔表示
4.6 統一資源定位符和超鏈接
4.7 用HTTP傳輸Web文檔
4.8 瀏覽器中的緩存
4.9 瀏覽器結構
4.10 文件傳送協議
4.11 FTP通信模式
4.12 電子郵件
4.13 簡單郵件傳送協議
4.14 ISP、 郵件服務器和郵件訪問
4.15 郵件訪問協議(POP, IMAP)
4.16 電子郵件表示標準(RFC2822,
MIME)
4.17 域名系統
4.18 服務器開頭的域名
4.19 DNS層次結構和服務器模型
4.20 域名解析
4.21 DNS服務器中的緩存處理
4.22 DNS記錄項的類型
4.23 別名和CNAME資源記錄
4.24 縮寫與DNS
4.25 國際化域名
4.26 可擴展表示(XML)
4.27 本章小結
習題
第二部分 數據通信
第5章 數據通信概述
5.1 引言
5.2 數據通信的本質
5.3 數據通信的動機與范圍
5.4 通信系統的構成
5.5 通信系統的各子課題
5.6 本章小結
習題
第6章 信息源和信號
6.1 引言
6.2 信息源
6.3 模擬與數字信號
6.4 周期信號與非周期信號
6.5 正弦波與信號特征
6.6 復合信號
6.7 復合信號和正弦函數的重要性
6.8 時域與頻域表示法
6.9 模擬信號的帶寬
6.10 數字信號與信號電平
6.11 波特率與比特率
6.12 數字模擬信號轉換
6.13 數字信號的帶寬
6.14 信號的同步與協調
6.15 線路編碼
6.16 曼徹斯特編碼
6.17 模擬數字信號轉換
6.18 奈奎斯特定理與采樣率
6.19 奈奎斯特定理與電話系統
傳輸
6.20 非線性編碼
6.21 編碼與數據壓縮
6.22 本章小結
習題
第7章 傳輸介質
7.1 引言
7.2 導向傳輸與非導向傳輸
7.3 按能量形式分類
7.4 背景輻射和電氣噪聲
7.5 雙絞線
7.6 屏蔽: 同軸電纜和屏蔽雙絞線
7.7 雙絞線分類
7.8 使用光能的介質及光纖
7.9 光纖類型及光傳輸
7.10 光纖與銅導線的比較
7.11 紅外通信技術
7.12 點對點激光通信
7.13 電磁波(無線電)通信
7.14 信號傳播
7.15 衛星類型
7.16 地球靜止軌道通信衛星
7.17 GEO對地球的覆蓋
7.18 低地球軌道衛星與集群
7.19 介質類型間的權衡
7.20 對傳輸介質的度量
7.21 噪聲對通信的影響
7.22 信道容量的意義
7.23 本章小結
習題
第8章 可靠性與信道編碼
8.1 引言
8.2 傳輸差錯的三個主要來源
8.3 傳輸差錯對數據的影響
8.4 處理信道差錯的兩種策略
8.5 分組碼和卷積碼
8.6 分組碼舉例: 單奇偶校驗
8.7 分組碼數學與(n, k)表示
8.8 漢明距離: 編碼強度的測量
8.9 碼簿中碼字之間的漢明距離
8.10 差錯檢測與代價之間的權衡
8.11 縱橫奇偶校驗的糾錯
8.12 用于因特網的16位校驗和
8.13 循環冗余校驗碼(CRC)
8.14 CRC的硬件高效實現
8.15 自動重傳請求(ARQ)機制
8.16 本章小結
習題
第9章 傳輸模式
9.1 引言
9.2 傳輸模式分類
9.3 并行傳輸
9.4 串行傳輸
9.5 傳輸順序: 比特與字節
9.6 串行傳輸的定時
9.7 異步傳輸
9.8 RS232異步字符傳輸
9.9 同步傳輸
9.10 字節、 塊和幀
9.11 等時傳輸
9.12 單工、 半雙工與全雙工傳輸
9.13 DCE和DTE設備
9.14 本章小結
習題
第10章 調制與調制解調器
10.1 引言
10.2 載波、 頻率和傳播
10.3 模擬調制方案
10.4 振幅調制
10.5 頻率調制
10.6 相位調制
10.7 調幅與香農定理
10.8 調制、 數字輸入和鍵控
10.9 相移鍵控
10.10 相移與星座圖
10.11 正交調幅
10.12 調制與解調硬件
10.13 光纖和射頻調制解調器
10.14 撥號調制解調器
10.15 應用于撥號的QAM
10.16 V.32與V.32bis撥號
modem
10.17 本章小結
習題
第11章 復用與解復用
11.1 引言
11.2 復用的概念
11.3 復用的基本類型
11.4 頻分復用
11.5 每個信道使用一個頻率范圍
11.6 分級FDM
11.7 波分復用
11.8 時分復用
11.9 同步TDM
11.10 電話系統中TDM的成幀
技術
11.11 分級TDM
11.12 同步TDM的問題: 空閑
時隙
11.13 統計TDM
11.14 逆復用
11.15 碼分復用
11.16 本章小結
習題
第12章 接入與互連技術
12.1 引言
12.2 因特網接入技術: 上行與
下行
12.3 窄帶與寬帶接入技術
12.3.1 窄帶技術
12.3.2 寬帶技術
12.4 本地環路及ISDN
12.5 數字用戶線技術
12.6 本地環路特征及適配
12.7 ADSL的數據速率
12.8 ADSL安裝和分離器
12.9 電纜調制解調器技術
12.10 電纜調制解調器的速率
12.11 電纜調制解調器安裝
12.12 光纖同軸電纜混合使用
12.13 采用光纖的接入技術
12.14 頭尾端調制解調器技術
12.15 無線接入技術
12.16 因特網核心的高容量連接
12.17 電路終端DSU/CSU及NIU
12.18 數字電路的電話標準
12.19 DS術語及數據速率
12.20 最高容量電路(STS標準)
12.21 光載波標準
12.22 C后綴
12.23 同步光網絡
12.24 本章小結
習題
第三部分 分組交換與網絡技術
第13章 局域網: 分組、 幀和拓撲
13.1 引言
13.2 電路交換
13.3 分組交換
13.4 局域和廣域分組網絡
13.5 分組標識及其格式標準
13.6 IEEE 802模型與標準
13.7 點對點與多址接入網絡
13.8 LAN拓撲
13.8.1 總線拓撲
13.8.2 環形拓撲
13.8.3 網狀拓撲
13.8.4 星形拓撲
13.8.5 多種拓撲可用的理由
13.9 分組標識、 解復用、 MAC
地址
13.10 單播、 廣播和多播地址
13.11 廣播、 多播和高效的多點
傳遞
13.12 幀與成幀
13.13 字節插入與位插入
13.14 本章小結
習題
第14章 IEEE MAC子層
14.1 引言
14.2 共享訪問機制的分類
14.3 靜態與動態信道分配
14.4 信道分配協議
14.4.1 FDMA
14.4.2 TDMA
14.4.3 CDMA
14.5 受控接入協議
14.5.1 輪詢
14.5.2 預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