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具體內容包括無公害牛奶的概念及意義,無公害奶牛場選址與建設,無公害牛奶生產的飼料加工技術,無公害奶牛生產的飼養管理,無公害奶牛品種選擇及生產性能測定,擠奶與生奶的貯運,無公害奶牛場防疫制度化,奶牛常見病防治,影響牛奶品質的因素及調控技術,無公害牛奶加工技術等內容。在編寫過程中力求語言通俗易懂,簡明扼要,既注重普及,又兼顧提高,更注重實用性和可操作性。讓廣大奶牛養殖者一看就懂,一學就會,用后見效。本書可供廣大奶牛養殖戶、奶牛場和奶站生產技術人員閱讀使用,對從事奶牛業的教學、科研及管理人員也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食用質量好又安全的無公害牛奶制品是老百姓的基本要求,也是畜牧行業生產的基本標準。本書緊緊圍繞生產“安全、衛生、無公害的牛奶”這一主題,從標準化奶牛場的生產實際,深入淺出地從無公害奶牛場的規劃與設計、飼料加工技術、無公害牛奶生產的飼養管理、奶牛品種選擇及生產性能測定、擠奶工藝與生奶儲運、無公害奶牛場防疫制度化、奶牛常見病防治、影響牛奶品質的因素及調控技術、無公害牛奶加工技術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細致的介紹,對提高牛奶無公害生產有著很好的指導作用。本書具有內容豐富、文字通俗易懂,方法科學實用等特點。本書作者來自生產服務一線,具有豐富的實際管理經驗。
第一章 無公害牛奶的概念及意義
第一節 無公害優質牛奶的概念
一、基本概念
二、標準體系
三、建立無公害牛奶生產的質量控制體系
第二節 目前國內牛奶生產及質量現狀
一、當前奶業質量安全的薄弱環節
二、奶業質量安全建設的工作重點
第三節 發展無公害牛奶生產的優勢
一、綠色消費是21世紀食品消費的主流
二、奶業是蘊藏著巨大潛力的朝陽產業
三、草食家畜具有生產無公害產品的優勢條件
第四節 生產無公害牛奶的意義
一、提高產品質量、保障廣大人民群眾食品安全
二、應對入世,積極參與國內外市場競爭 第一章 無公害牛奶的概念及意義
第一節 無公害優質牛奶的概念
一、基本概念
二、標準體系
三、建立無公害牛奶生產的質量控制體系
第二節 目前國內牛奶生產及質量現狀
一、當前奶業質量安全的薄弱環節
二、奶業質量安全建設的工作重點
第三節 發展無公害牛奶生產的優勢
一、綠色消費是21世紀食品消費的主流
二、奶業是蘊藏著巨大潛力的朝陽產業
三、草食家畜具有生產無公害產品的優勢條件
第四節 生產無公害牛奶的意義
一、提高產品質量、保障廣大人民群眾食品安全
二、應對入世,積極參與國內外市場競爭
三、適應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增加農民收入
第二章 無公害奶牛場選址與建設
第一節 奶牛場場址選擇與科學布局
一、奶牛場的場址選擇
二、奶牛場的規劃與布局
第二節 標準化奶牛舍建設
一、標準化牛舍類型
二、奶牛舍的建設要求和基本參數
第三節 輔助設施建設
一、運動場
二、擠奶廳
三、飼料飼草加工與貯存設施
四、防疫與無害化處理設施
五、其他設施
第三章 無公害牛奶生產的飼料加工技術
第一節 奶牛飼料的分類及其特性
一、青綠飼料
二、粗飼料
三、青貯飼料
四、能量飼料
五、蛋白質飼料
六、礦物質飼料
七、維生素飼料
八、添加劑飼料
第二節 奶牛精飼料及其加工
一、精飼料的常規加工技術
二、奶牛飼料的過瘤胃保護技術
三、糊化淀粉尿素
第三節 青貯飼料及其加工調制
一、青貯飼料制作的意義
二、青貯飼料的制作原理
三、青貯飼料加工的技術要點
四、青貯設施建設
五、青貯飼料的制作技術
六、特殊青貯飼料的制作
七、青貯飼料添加劑
八、青貯飼料的品質評定
九、青貯飼料的利用
第四章 無公害奶牛生產的飼養管理
第一節 奶牛的營養需要與日糧配合
一、奶牛的營養需要
二、奶牛的飼養標準
三、奶牛的日糧配合
四、奶牛日糧配方參考
第二節 犢牛飼養管理技術
一、新生犢牛護理
二、哺乳期犢牛的飼養
三、斷奶期犢牛的飼養管理
四、育肥犢牛的飼養管理
第三節 育成牛的飼養管理
一、育成牛的飼養
二、初產母牛的飼養管理
第四節 泌乳牛飼養管理技術
一、基本原則
二、泌乳初期的飼養管理
三、泌乳盛期的飼養管理
四、泌乳中期的飼養管理
五、泌乳后期的飼養管理
第五節 干乳牛的飼養管理
一、干乳前期的飼養管理
二、干乳后期的飼養管理
第六節 高產奶牛的飼養管理
一、高產奶牛的飼養
二、高產奶牛的管理
第七節 栽培牧草飼養奶牛
一、2周齡~3月齡犢牛
二、3~12月齡育成牛
三、12~18月齡育成牛
四、19~24月齡育成牛及干奶牛
五、泌乳早期奶牛
六、泌乳中后期奶牛
第五章 無公害奶牛品種選擇及生產性能測定
第一節 無公害奶牛品種選擇
一、優良奶牛品種
二、品種選擇要點
第二節 奶牛生產性能測定(DHI)
一、奶牛生產性能測定的概念
二、奶牛生產性能測定方法
第六章 擠奶與生奶的貯運
第一節 擠奶的操作與衛生
一、手工擠奶
二、機器擠奶
第二節 牛奶的分類
一、常乳
二、異常乳
第三節 牛奶的衛生質量控制與生鮮奶的質量監測
一、牛奶中的微生物及其性狀
二、牛乳中微生物的來源及其控制
三、生奶的質量檢驗
第四節 生鮮奶的冷卻貯存及運輸
一、生鮮奶的冷卻
二、生鮮奶的貯存
三、生鮮奶的運輸
第七章 無公害奶牛場防疫制度化
第一節 牛場防疫體系的建立
一、堅持以預防為主
二、加強飼養管理
第二節 嚴格科學的衛生防疫制度
一、堅持自繁自養
二、引進牛時要檢疫
三、建立系統的防疫制度
第三節 疫苗的注射
一、口蹄疫免疫
二、狂犬病免疫
三、偽狂犬病免疫
四、牛痘免疫
五、牛瘟免疫
六、炭疽免疫
七、氣腫疽免疫
八、肉毒梭菌中毒癥免疫
九、破傷風免疫
十、牛巴氏桿菌病免疫
十一、布氏桿菌病免疫
第四節 消毒的方法與實施
一、機械性消除
二、物理消毒法
三、化學消毒法
四、生物消毒法
五、消毒的實施
第八章 奶牛常見病防治
第一節 奶牛主要傳染病
一、口蹄疫
二、牛流行熱
三、布氏桿菌病
四、結核病
五、牛巴氏桿菌病
六、犢牛大腸桿菌病
七、放線菌病
第二節 牛主要寄生蟲病
一、泰勒蟲病
二、牛球蟲病
三、胃腸線蟲病
四、皮蠅蛆病
五、螨病
第三節 內科病
一、瘤胃臌脹
二、創傷性網胃炎、心包炎
三、瓣胃阻塞
四、真胃移位
第四節 外科病
一、腐蹄病
二、膿腫
三、創傷
第五節 產科病
一、持久黃體
二、卵巢囊腫
三、乳房水腫
四、子宮內膜炎
五、胎衣不下
六、乳房炎
七、酒精陽性乳
第六節 營養代謝性疾病
一、酮病
二、生產癱瘓
三、瘤胃酸中毒
第七節 牛的中毒病
一、有機磷農藥中毒
二、砷中毒
第九章 影響牛奶品質的因素及調控技術
第一節 牛奶的營養特點
一、牛奶的構成
二、牛奶蛋白質及其氨基酸
三、牛奶碳水化合物
四、牛奶脂肪
五、牛奶礦物質
六、牛奶維生素
七、牛奶酶類
八、牛奶其他成分
第二節 影響牛奶品質的因素
一、遺傳特性
二、日糧營養
三、其他因素
第三節 乳房健康的營養調控
一、牛奶衛生指標
二、乳房健康的營養調控
第四節 乳脂與乳蛋白含量的營養調控
一、常規調控措施
二、特殊調控技術
第五節 牛奶脂肪酸組成的營養調控
一、牛奶脂肪酸組成調控的關鍵點
二、日糧調控技術
三、瘤胃調控技術
四、乳腺調控技術
第六節 功能牛奶及其生產
一、共軛亞油酸牛奶
二、牛初乳
三、免疫牛奶
四、腦黃金牛奶
五、生物活性肽牛奶
第十章 無公害牛奶加工技術
第一節 消毒奶的加工
一、巴氏殺菌奶
二、巴氏殺菌方法
三、巴氏殺菌的加工工藝
第二節 酸奶及含奶飲料加工技術
一、發酵劑的制備
二、酸奶生產工藝流程
三、含乳飲料
第三節 奶粉加工
一、奶粉的種類
二、奶粉的加工方法
三、奶粉加工工藝流程
四、殺菌
五、濃縮
六、噴霧干燥
七、成品的冷卻與包裝
第四節 功能性液態奶的加工
一、強化維生素、微量元素類的功能性液態奶
二、添加功能因子的液態奶
三、低乳糖奶
四、低能量的功能性液態奶
第五節 其他乳制品
一、干酪生產工藝
二、煉乳生產工藝
三、奶油生產工藝
附錄
附錄一生鮮牛乳質量管理規范(NY/T1172—2006)
附錄二無公害食品奶牛飼養獸藥使用準則(NY5046—2001)
參考文獻
牛奶作為一種營養豐富的理想食品,在膳食結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近年來,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乳品需求量不斷增大。然而,由于乳品事件的不斷出現,特別是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的發生,乳品的安全性受到了全社會的關注,對牛奶無公害安全生產的呼聲也越來越高。牛奶在產前、產中、產后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乳品的質量都會受到影響。在牛奶的生產中,管理技術水平低、環境污染、環境衛生差、飼草料霉變以及過量使用添加劑和抗生素造成奶中殘留等,均可使奶品質降低。因此,從原料奶入手,建立并實施無公害牛奶的標準化生產體系,是生產無公害合格牛奶的關鍵。
本書具體內容包括無公害牛奶的概念及意義,無公害奶牛場選址與建設,無公害牛奶生產的飼料加工技術,無公害奶牛生產的飼養管理,無公害奶牛品種選擇及生產性能測定,擠奶與生奶的貯運,無公害奶牛場防疫制度化,奶牛常見病防治,影響牛奶品質的因素及調控技術,無公害牛奶加工技術等內容。在編寫過程中力求語言通俗易懂,簡明扼要,既注重普及,又兼顧提高,更注重實用性和可操作性。讓廣大奶牛養殖者一看就懂,一學就會,用后見效。本書可供廣大奶牛養殖戶、奶牛場和奶站生產技術人員閱讀使用,對從事奶牛業的教學、科研及管理人員也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本書各章的編寫分工如下:張喜忠編寫第一、第二、第四章,閆益波、王棟才編寫第三章,閆益波、呂善潮、李連任編寫第五章,生新禮編寫第六章,王驍剛編寫第七章,王棟才、李童編寫第八章和附錄部分,王琴、郭會忠編寫第九章,郝長敏、郭會忠編寫第十章。全書的提綱擬定及最后各章的修改和統稿由張喜忠完成。
由于時間倉促,本書疏漏不足之處在所難免,敬請讀者批評指正。
編者2014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