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醫學檢查診斷技術》是《社區醫師中西醫診療規范叢書》中的一本,全書主要內容有11章,包括血液檢查,骨髓細胞學檢查,生物化學檢查,排泄物、分泌物及體液檢查,免疫學檢查,病原體檢查,肺功能檢查,心電圖檢查,內鏡檢查,醫學影像學檢查及病理檢查等臨床常見診斷技術的闡述。主要介紹了常用實驗室檢查項目的簡介、參考值、臨床意義、適應證、禁忌證、并發癥及有關注意事項。書后附有心電圖表及常用檢查術語縮略語對照,以便于讀者查閱。
《社區醫學檢查診斷技術》可供社區醫師及農村基層醫療人員閱讀查詢。
序一
序二
總前言
前言
第一章 血液檢查
第一節 血液一般檢查
第二節 溶血性貧血的實驗室檢查
第三節 血型鑒定與交叉配血試驗
第四節 常見血液病的血液學特征
第五節 血液流變學檢查
第六節 出血、血栓與止血檢查
第二章 骨髓細胞學檢查
第一節 骨髓細胞學涂片檢查
第二節 骨髓活檢
第三節 血細胞的細胞化學染色
第三章 生物化學檢查
第一節 血清電解質檢查
第二節 血糖及其代謝產物的檢查
第三節 血清脂質和脂蛋白檢查
第四節 心肌酶和心肌蛋白檢查
第五節 其他血清酶學檢查
第六節 血清鐵及其代謝產物檢查
第七節 內分泌激素檢查
第八節 肝臟病常用實驗室檢查
第九節 腎臟功能的實驗室檢查
第四章 排泄物、分泌物及體液檢查
第一節 尿液檢查
第二節 糞便檢查
第三節 痰液檢查
第四節 腦脊液檢查
第五節 漿膜腔積液檢查
第六節 生殖系統分泌物及體液檢查
第五章 免疫學檢查
第一節 體液免疫檢查
第二節 細胞免疫檢查
第三節 腫瘤標志物檢查
第四節 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學檢查
第五節 肝炎病毒感染標志物檢查
第六章 病原體檢查
第一節 細菌檢查
第二節 病毒檢查
第三節 常見致病性真菌檢查
第四節 其他病原體檢查
第七章 肺功能檢查
第一節 通氣功能檢查
第二節 換氣功能檢查
第三節 小呼吸道功能檢查
第四節 血氣分析及酸堿平衡測定
第八章 心電圖檢查
第一節 心電圖電極與人體的連接位置
第二節 心電圖的測量
第三節 心電圖各波段的正常值及其臨床意義
第四節 心電軸的正常值及其臨床意義
第五節 小兒及老年人心電圖特點
第六節 心房肥大和心室肥大
第七節 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
第八節 心律失常
第九節 電解質紊亂及藥物影響
第十節 動態心電圖及運動負荷試驗
……
第九章 內鏡檢查
第十章 醫學影像學檢查
第十一章 病理檢查
參考文獻
附錄
(2)慢性化膿性骨髓炎
1)明顯的修復征象。①在骨破壞周圍有骨質增生硬化現象。②骨膜的新生骨增厚,并同骨皮質融合,呈分層狀,外緣呈花邊狀,使骨干增粗,輪廓不整。③骨內膜也增生,致使骨密度明顯增高,甚至使骨髓腔閉塞。
2)骨質破壞和死骨。因有骨硬化,常需用過度曝光片或體層攝影才能顯示。
3)慢性骨髓炎痊愈時骨質破壞與死骨消失,骨質增生硬化逐漸吸收,骨髓腔再通。如骨髓腔硬化仍不消失,當機體抵抗力降低時可突然復發。
4)化膿性骨髓炎的慢性期,有時可有慢性骨膿腫或硬化性骨髓炎等特殊的影像學表現。前者又稱Bmdie膿腫,大多限于長骨干骺端骨松質中,以脛骨上下端和橈骨下端為常見,表現為中心部位的圓形、橢圓形或不規則骨質破壞區,邊緣較整齊,周圍繞以骨硬化帶。破壞區很少有死骨,多無骨膜增生,也無軟組織腫脹或痿管。后者少見,主要表現為骨外膜與骨內膜都明顯增生。
(六)骨結核
骨結核患者多有肺部原發結核病灶,結核桿菌經血行到骨或關節,易停留在血管豐富的骨松質內,如椎體、骺和干骺端或關節滑膜而發病。病理上以骨質破壞和骨質疏松為主,多為單發。多發于兒童和青年。
X線表現
(1)長骨結核
1)早期:患骨可見骨質疏松現象。
2)骨質破壞:可見骨松質中出現一局限性類圓形、邊緣較清楚的骨質破壞區。
3)骨膜新生骨:鄰近無明顯骨質增生現象。骨膜反應少見且輕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