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數據的來源及其質量,定性數據的統計描述,定量數據的描述分析,隨機變量與概率分布,抽樣分布,樣本參數推斷,非參數檢驗,方差分析與正交試驗設計,相關與回歸分析,時序分析與動態預測,統計決策原理等。本書可作為財經類、工商管理類本科生的教學教輔材料,也可供工商管理碩士及統計工作者學習參考。
通俗易懂,深入淺出闡述統計學思想 理論體系完善合理,重要概念清晰易懂 精選例題,并結合經理管理研究和實踐中的常用工具 吸收當代統計學發展中新的、實用的成果
統計學是一門實用性很強的學科,無論在社會科學領域還是在自然科學領域都有重要的應用,它能為相關學科的定量研究提供數據資料采集方面的指導,也能為后續的數據處理和實證提供必要的分析工具。正因為如此,在1992年國家技術監督局頒布的《學科分類與代碼》中,明確地把統計學和數學、經濟學等并列為一級學科。今天,對于財經、工商管理專業的學生,掌握現代統計學的基礎知識和方法,不僅能豐富自己的知識結構,同時也是專業素養的重要表現。
本書共由十章組成,除第一章是介紹統計學含義和現代統計學性質這些基本問題外,其余各章編寫思路大致按照統計活動的邏輯程序展開。其中,第二章介紹了統計數據的來源,并對統計數據的種類和質量診斷問題進行了說明;第三章、第四章屬于統計數據初步描述分析的內容,分定性數據和定量數據介紹了常用的圖表顯示和特征數字的計算;第五章是樣本推斷的理論基礎,著重講解了正態分布的性質和應用,介紹了在正態分布基礎上導出的三大推斷分布,以及常用的樣本統計量的抽樣分布;第六章至第十章介紹了統計推斷和分析方面的內容,包括參數估計和假設檢驗、常用的非參數檢驗及其應用、方差分析與正交試驗設計、相關和回歸分析、古典時間序列分析等。
前言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統計學的淵源及其體系
第二節 統計學的概念
第三節 現代統計學的性質與特點
第二章 數據來源與數據質量
第一節 統計數據來源
第二節 統計數據的測量尺度
第三節 統計數據質量問題
第三章 定性數據的統計描述
第一節 定性數據的頻數分布
第二節 定性數據的圖形表示
第三節 定性數據的特征數字
第四章 定量數據的統計描述
第一節 定量數據的頻數分布
第二節 定量數據的圖形繪制
第三節 定量數據的特征數字
第五章 統計量的抽樣分布
第一節 參數、統計量與抽樣分布
第二節 正態分布及其應用
第三節 x2分布、t分布與F分布
第四節 常用的抽樣分布
第六章 樣本參數推斷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參數估計
第三節 參數假設檢驗
第七章 非參數檢驗
第一節 卡方檢驗
第二節 符號檢驗
第三節 秩和檢驗
第四節 游程檢驗
第八章 方差分析與正交試驗設計
第一節 方差分析原理
第二節 單因素方差分析
第三節 雙因素方差分析
第四節 試驗設計基本問題
第五節 正交試驗分析
第九章 相關與回歸分析
第一節 相關分析
第二節 簡單回歸分析
第三節 多元回歸分析
第十章 時序分析與動態預測
第一節 時間序列的含義及作用
第二節 時間序列的分解與假定模型
第三節 長期趨勢分析
第四節 季節變動分析
第五節 循環變動分析
參考文獻
附錄常用統計表
A.隨機數表
B.標準正態概率表
C.t分布表
D.x2分布表
E.F分布表
F.常用正交表
G.符號檢驗表
H.秩和檢驗表
I.游程數檢驗表
J.游程長度檢驗表
什么是統計學,不同的人可能會給出不同的回答。盡管統計學作為一門科學的地位已經得到了確立,但在一些重要問題的認識上仍然存在著分歧,這或多或少影響到人們對統計學范疇的表述。在此,我們側重于統計應用,把統計學解釋為關于資料搜集、整理、分析和解釋的科學。
統計學研究客觀現象數量方面,要達到這個認識目的,首先要搜集能夠反映或說明客觀現象的數字資料,這是統計活動首要的、基本的環節。搜集資料,就是計數和獲取量數的過程。統計資料的質量如何,關系到能否得出客觀的、正確的結論。因此要搞好統計調查活動,設法提高統計調查的水平。
統計整理在統計活動過程中,處于承上啟下的地位。一方面它是統計搜集資料工作的繼續;另一方面它又是統計分析的前提,能夠為統計分析準備系統的資料形式。統計整理就是運用各種合適的形式展示和表述統計資料,其內容包括資料的審核、分組分類、編制頻數分布、繪制資料分布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