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主要探討了工程管理領域的技術管理、項目管理和職業生涯管理等內容。書中運用大量的案例和圖表來闡述工程管理科學的理論和方法。
歡迎購買最新版的《管理工程與技術》。本書和之前的版本不同,是因為今天的科技社會是不斷發展的,并且需要工程師們有能力應對未來科技社會的各種挑戰和機遇。在如今的全球經濟下,世界變得越來越平,工程師在國家保持技術的領先地位和經濟的穩健發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為此,工程師們必須對產品、流程、技術的改變和機遇保持較高的警惕性,并時刻為一個創造性和富有成效的生活及領導職位做準備。
本書的目的是成為工程管理領域的概述性教材。然而,我們意識到實際上教師采用本書是希望里面的內容能滿足他們的特定需求。本書的基本框架保持不變,主要探討四個主要管理職能,然后介紹了技術管理的職能。當我們與審稿人和教師一起討論本書時,對于目前的工程管理會很明顯地發現幾個問題,包括工程倫理、領導和全球化等問題。本書解決了這些問題,并結合了先前版本的經驗教訓、學生和教師的評論,以及我們自己的教學經驗。
第6版的變化如下:
(1)強調“領導”,四種基本的管理職能中,“領導”居首要位置。
(2)增加了工程倫理的內容。
(3)更多地考慮全球化。
(4)在每章的最后部分增加了新的文獻,大多數章末也增加了網站推薦。
(5)在wwwpearsonhigheredcom/morse網站上可以看到每章內容的PPT、試題庫和解題手冊。
(6)Morse和Babcock開了工程管理教育者博客(http: //morseandbabcockwordpresscom/)。這個博客包含了當前與工程管理有關的材料和一些額外的參考文獻及項目材料。
本書的作者將會持續對不斷變化的顧客、產品、流程、技術、工程管理機遇和科技類學生管理保持著高度的關注。很歡迎大家多提一些關于本書的改善建議。我們希望在本版中做出的改變能對教師的授課與學生的學習有很大的幫助。
致 謝在我感謝這幾位為本書做出重要貢獻的人之前,我想說我很榮幸能夠有機會與DanBabcock一起工作。DanBabcock對本書最初的愿景讓人如此贊賞,我也因此而感謝他。同樣要感謝的是那些與教學和工作有關的專業人士為該版以及前5版書提供信息和啟發。這些人包括:密蘇里科學技術大學名譽教授HenryMetzner;JeanBabcock;阿拉斯加大學安克雷奇分校工程管理的名譽教授TedEschenbach;GlobalSpec公司的共同創建人JohnScheiter;PalsSudden服務機構的首席執行官(CEO)
ThomasACrosby;美國堪薩斯大學已退休的CharlesWKeller中佛羅里達大學仿真與訓練研究所副主任BrianGoldiez;歐洲質量管理協會的KlausGarbers;得州農工大學的LeeLowery,Jr.;戴托納州立學院的NabeelYousef;ACETS咨詢主席RayMorrison;CSR總經理CStevenGriffin;還有一些我在美國工程管理協會與美國工程教育協會的同事。特別感謝最新的審稿人:密西西比州立大學的StanleyBullington;加州州立大學北嶺分校的GusElias;佛羅里達國際大學的ShihMingLee;南衛理公會大學的ThomasSiems。
最后,感謝最理解我的丈夫,一個善意的評論家,JackSelter,還有Pearson,特別是項目經理ClareRomeo,感謝他們的支持與耐心。
LucyCMorse
譯者的話
前言
致謝
第1章 工程與管理/002
預覽/002
學習目標/002
1.1 工程/002
1.2 管理/007
1.3 工程管理:一個綜合體/012
問題討論/016
參考文獻/016
統計資料庫/017
第2章 工程管理的發展歷史/018
預覽/018
學習目標/018
2.1 起源/018
2.2 工業革命/021
2.3 管理哲學/025
2.4 科學管理/025
2.5 行政管理/031
2.6 行為管理/034
2.7 當代的貢獻/036
問題討論/039
參考文獻/040
第3章 領導技術人員/044
預覽/044
學習目標/045
3.1 領導/045
3.2 激勵/058
3.3 激勵和領導職業技術人員/067
問題討論/072
參考文獻/073
統計資料庫/076
第4章 計劃與預測/077
預覽/077
學習目標/077
4.1 計劃的性質/078
4.2 計劃的職能/079
4.3 計劃的一些概念/084
4.4 預測/086
4.5 管理技術戰略/093
問題討論/095
習題/095
參考文獻/096
統計資料庫/097
第5章 決策/098
預覽/098
學習目標/098
5.1 決策的性質/098
5.2 管理科學/100
5.3 決策工具/103
5.4 基于計算機的信息系統/114
5.5 實施/116
問題討論/117
習題/117
參考文獻/118
第6章 組織/120
預覽/120
學習目標/120
6.1 組織的性質/120
6.2 傳統組織理論/122
6.3 技術和現代組織結構/128
6.4 團隊/130
問題討論/133
參考文獻/134
第7章 組織中的人/136
預覽/136
學習目標/136
7.1 技術組織人員配置/136
7.2 權威和權力/147
7.3 授權/148
7.4 委員會/151
7.5 團隊/152
問題討論/152
參考文獻/153
統計資料庫/154
第8章 控制/155
預覽/155
學習目標/155
8.1 控制過程/156
8.2 財務控制/159
8.3 人力資源控制/166
問題討論/169
習題/170
參考文獻/170
!1#$'(,
第9章 管理研究及開發/172
預覽/172
學習目標/172
9.1 產品和技術生命周期/173
9.2 研發的性質/175
9.3 研究戰略和組織結構/176
9.4 研發項目選擇/178
9.5 成功創建研發組織/181
9.6 創造力、創新和創業/190
問題討論/195
習題/196
參考文獻/196
統計資料庫/197
第10章 管理工程設計/198
預覽/198
學習目標/198
10.1 工程設計的性質/199
10.2 系統工程/新產品開發/199
10.3 并行工程/202
10.4 設計中的控制系統/204
10.5 設計標準/211
10.6 其他設計標準/218
問題討論/224
習題/224
參考文獻/224
第11章 計劃生產活動/226
預覽/226
學習目標/226
11.1 介紹/227
11.2 生產設施規劃/231
11.3 生產計劃的量化工具/235
11.4 生產計劃與控制/241
11.5 制造系統/246
問題討論/250
習題/250
參考文獻/250
統計資料庫/252
第12章 管理生產運營/253
預覽/253
學習目標/253
12.1 產品質量保證/254
12.2 全面質量管理/259
12.3 生產率/264
12.4 維護和設施(工廠)工程/268
12.5 其他制造職能/271
問題討論/272
習題/273
參考文獻/274
統計資料庫/275
第13章 市場營銷和服務活動中的工程
師/276
預覽/276
學習目標/276
13.1 工程師與市場營銷/277
13.2 服務組織中的工程師/285
問題討論/293
參考文獻/293
統計資料庫/294
!2#$'(34
第14章 項目計劃和采購/296
預覽/296
學習目標/296
14.1 項目特征/297
14.2 項目建議書流程/298
14.3 項目計劃工具/300
14.4 監控和控制/310
問題討論/315
習題/315
參考文獻/317
第15章 項目的組織、領導和控制/318
預覽/318
學習目標/318
15.1 項目組織/319
15.2 項目經理/326
15.3 項目績效的激勵/327
15.4 合同類別/332
問題討論/333
參考文獻/334
!5#$'(%&/678
第16章 工程倫理/338
預覽/338
學習目標/338
16.1 定義/339
16.2 工程道德規范/342
16.3 咨詢和施工中的倫理問題/344
16.4 工程實踐中的倫理問題/347
16.5 倫理問題中的企業反應/351
16.6 總結:做出倫理決策/356
問題討論/359
參考文獻/360
案例研究網站/361
第17章 實現工程師效益/362
預覽/362
學習目標/363
17.1 正確的開始
/363
Ⅹ 管理工程與技術
17.2 規劃你的職業生涯/367
17.3 溝通你的想法/369
17.4 保持技術競爭力/375
17.5 專業活動/377
17.6 管理與工程的多樣性/380
17.7 管理與工程師/384
17.8 管理你的時間/391
問題討論/395
參考文獻/397
全球性網站/400
第18章 全球化和未來的挑戰/401
預覽/401
學習目標/401
18.1 全球化/402
18.2 金磚五國(BRICS)及其他/407
18.3 工程重大挑戰/411
18.4 未來工程和管理中的思考/413
問題討論/416
參考文獻/416
全球性網站/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