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進程的加快, 伴隨著對固定資產投資的依賴程度不斷增強, 隨著建設工程項目呈現大規模、高技術、復雜性等特點, 建筑業在面臨巨大機遇的同時, 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這個挑戰首先是對建筑業人力資源需求的挑戰, 這就要求建筑企業必須注重高素質、復合型建設工程管理人員的培養和補充。
工程管理的目的是有效管理工程從構想設計到正式運營的全過程, 包括對投資機會研究、初步可行性研究、最終可行性研究、勘察設計、招標、采購、施工、試運行等活動進行策劃、協調、控制、統籌和規范, 以保證工程的質和量符合預定的要求。這就要求工程管理者具有系統的工程管理專業素質, 能夠掌握工程全過程。同時還要不斷積累管理經驗, 以便對工程進展中的突發問題提出應急處置對策。
從人才培養的角度, 《建設工程項目管理規范》( GB / T 50326—2006) 對從事工程項目管理工作人員的專業能力和知識結構提出了具體要求。《建設工程項目管理規范》是教育部、原建設部( 現住房和城鄉建設部) 聯合對工程管理專業人才培養和專業評估方面的規范, 該規范明確指出, 從事工程項目管理專業的人員應具備管理學、經濟學、土木工程或其他工程領域的基礎知識, 掌握現代管理科學的理論、方法和手段。該規范為工程管理專業人才的培養提供了主要方向和思路。
從嚴格意義上講, “ 工程項目管理” 是一門集技術、經濟、法規和管理為一體的綜合性應用課程。該課程不可能將上述所有內容從基礎理論到實際應用歸納完整。因此, 該課程的內容主要涉及建筑工程項目在管理中遇到的各種問題, 并運用技術、經濟、法規等知識和手段加以處理和解決, 即偏向于以工程項目為對象的管理應用。
本書是參與編寫的教師依據建筑行業對從業者專業能力的需求, 國家對工程管理專業的規范要求、學科體系建設和培養目標, 以及工程項目管理領域在不同時期的發展變化, 總結多年教學理論與實踐, 借鑒業內專業人員的學術成果編寫而成。本書具有以下特色: 首先,在教材內容布局方面, 根據工程項目管理涉及的內容性質及重要程度, 以及存在的遞進關系,緊密圍繞工程項目基本建設程序展開, 讓具有不同專業背景和專業課程構架的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能夠循序漸進, 讓授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能較為靈活地根據專業需求進行調整; 其次, 在教材內容講解方面, 拋開了許多工程項目管理教材傳統的內容羅列式講解, 采用主要知識點與實際案例相結合的形式, 選擇典型案例, 結合建設程序和教材知識點進行工程項目管理方面的專業解讀, 幫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理解相關知識, 掌握運用方法; 再次緊密結合我國工程項目管理現行規范和工程背景下的專業評估要求, 將這些規范盡量融入教學當中;最后, 知識點緊密結合我國相關執業資格考試內容, 本書介紹的相關知識和規定是從事工程項目管理人員必須具備的專業知識, 是我國注冊造價工程師、注冊建造師等執業資格考試的重要內容, 可以作為土木工程、工程管理、房地產經營管理、工程造價等專業的教學用書,也可作為工程相關從業人員自學、培訓和進修用參考書。
本書結構體系完整, 思路清晰, 在介紹知識點的過程中配有相應的例題, 在分析知識點的過程中力求詳略得當, 各章按照工程項目管理原理和方法的邏輯順序排列, 并附有一定數量的思考題, 以幫助學習者加深理解、鞏固所學知識, 并為授課老師提供電子課件。本書包括工程項目管理緒論、工程項目全壽命周期與建設程序、工程項目前期策劃管理、工程項目范圍管理與目標系統分析、工程項目組織管理、工程項目進度管理、工程項目成本費用管理、·Ⅷ · 工程項目管理工程項目質量管理、工程項目合同管理、工程項目施工安全和環境管理、工程項目風險管理、工程項目信息管理與BIM 技術, 共計12 章。
全書大綱及編寫原則由項勇、王輝提出。各章內容編寫人員分別為: 第1 章和第8 章由田兵權、孟康、唐艷編寫; 第2 章、第3 章由張志盈、付琴、王譯彬、陳蘭編寫; 第4 章由王輝、陳蘭和王譯彬編寫; 第5 章和第6 章由項勇和徐姣姣編寫; 第7 章由項勇、孟康、唐艷編寫; 第9 章和第10 章由盧立宇和劉亮編寫; 第11 章和第12 章由王輝和陸躍文編寫。
本書的編寫得到了西華大學工程項目管理研究所、西華大學基建處的大力支持和幫助,兩個機構提供了案例資料、提出了編寫中要注意的問題和社會對專業能力需求狀況的相關信息。
在本書編寫過程中, 重慶大學建設管理與房地產學院的任宏教授提出了很多寶貴意見;此外, 重慶大學向鵬程教授和西華大學謝合明教授、牟紹波教授、李海凌教授等也提供了很大的支持。同時, 本書參考了大量同行的研究內容和成果, 在此對以上各位同事、朋友及學者表示衷心的感謝。
由于編者水平有限, 書中難免會有缺點、紕漏和不足之處, 懇請讀者批評指正, 以便再版時修改、完善。
西華大學建設與管理工程學院項 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