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信息化時代金融理論與業務和計算機技術相融合的創新作品,以計算機P2P網絡技術在金融領域的應用為重點,以信息化時代的市場空間理論及企業相關關系為指導,全面分析了互聯網脫媒金融業務。本書是信息化時代金融類專業的核心課程教材,也是“互聯網+”相關專業的重要課程教材,適合“互聯網+”金融、商貿等專業教學使用,也可以用于“互聯網+”相關行業的培訓、知識創新和創業指導。
金融脫媒自古有之,但今日的金融脫媒已非昔日的金融脫媒。在信息化發展日新月異的今天,金融脫媒突破了時空的限制,參與的人更多,內容更加豐富多彩,互聯網脫媒金融已是當今人類社會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今后金融非中介化即金融脫媒(直接金融)與中介化(間接金融)現象將長期并存,和諧發展。
互聯網脫媒金融是傳統金融業務在信息化時代脫媒的表現之一。互聯網脫媒金融與網絡金融的區別就是信息化時代金融是否脫媒的區別,即網絡金融是傳統金融業務的網絡化、虛擬化,利用網絡經營管理業務,實現業務的工具更先進、快捷方便和安全;互聯網脫媒金融是一種信息化時代金融脫媒的供需直接交易現象。網上第三方支付是互聯網脫媒金融存在的環境條件,典型的互聯網脫媒金融業務只有網絡借貸(P2P)和網絡眾籌(P2P)兩大類。今后互聯網脫媒金融(直接金融)與網絡金融(間接金融)這兩種模式會長期并存。目前金融電子化的主要模式如表0-1所示。
表0-1 金融電子化的主要模式金融功能與環境支持 主要模式融資功能 直接融資 網絡眾籌(P2P) 網絡借貸(P2P) 電子證券(包括網上證券) 間接融資 網上銀行(包括網上支付與理財) 網上貸款(包括金融機構和非金融機構)環境支持 第三方電子支付 網上保險 信息咨詢與服務今天人類已經進入信息化時代,“互聯網+”各行各業已成必然趨勢。金融業在信息化的過程中演繹出間接金融電子化與直接金融電子化兩者并存的和諧生態。在教學領域我們推出間接金融電子化教材《網絡金融》和直接金融電子化教材《互聯網脫媒金融》姊妹篇,兩者關聯互補共同發展。
網絡金融是間接金融電子化的產物,經過十幾年的完善,已經形成了特有的體系,是信息化時代和諧金融生態不可或缺的重要經濟因素。互聯網脫媒金融是直接金融電子化的產物,是金融創新在電子化時代的新生事物,是和諧金融生態中體現量小、面廣的普惠金融。“網絡金融”與“互聯網脫媒金融”是信息化時代金融類專業的核心課程,也是“互聯網+”相關專業的重要課程。本書適合“互聯網+”金融、商貿等專業教學使用,也可以用于“互聯網+”相關行業的培訓、知識創新和創業指導。
本書共8章,第1章“互聯網經濟概述”介紹了互聯網經濟的特征,互聯網的發展趨勢與特點,P2P網絡產生的機制與功能和P2P網絡的資源發現機制。其中P2P網絡是互聯網脫媒金融的理論基礎,也是該課程的重點與難點,具有跨學科的特點。本章教學效果如何,直接影響到互聯網脫媒金融教學的整體效果。第2章“互聯網與金融功能的再造”從互聯網脫媒金融產生的過程引出其含義,重點是準確理解金融脫媒與互聯網脫媒金融的含義及相關內容。第3章“互聯網脫媒金融的市場分析”以信息化時代市場的特點及“市場空間”理論為基礎,分析互聯網脫媒金融的兩大主流業務:網絡借貸(P2P)和網絡眾籌(P2P)。本章是該課程的兩大重點之一,關系企業產品與服務的市場開發能力。(另一個重點是第6章“互聯網脫媒金融客戶的發現與維護”,關系企業利潤與可持續發展。)第4章“網上第三方電子支付系統”是支撐互聯網脫媒金融業務的外部環境系統,其中重點和難點是服務質量與風險評估。第5章“比特幣”是互聯網P2P網絡特點的產物,目前世界各國政府沒有統一的認識,僅僅作為一種探索,本章簡單介紹其特征與現狀。第6章“互聯網脫媒金融客戶的發現與維護”是互聯網時代企業經營成敗的關鍵,是互聯網時代企業經營管理的核心。第7章“網絡安全管理”是“互聯網+”各行各業的重點,互聯網脫媒金融也要重視網絡安全管理。第8章“互聯網脫媒金融展望”主要介紹了“互聯網+”金融及眾籌的發展趨勢,其中貴陽眾籌金融交易所的產生與發展對互聯網脫媒金融意義重大,是本章的重點。
本書是作者多年來研究信息化技術與經濟金融融合的產物,已出版的相關著作還有《中國金融電子化建設問題研究》《中國第三方電子支付盈利模式創新問題研究》《互聯網金融經營管理之道》《競合論》;教材有《網絡金融》《網上電子支付與結算》《金融產品營銷》《網絡金融管理實務》等。由于水平和時間所限,本書疏漏之處在所難免,期望廣大讀者和同行專家學者們予以指正,以便修訂完善。
張勁松2016年9月“互聯網脫媒金融”課程標準 ? Curriculum Standards1.?課程定位與作用我們對“互聯網脫媒金融”課程的定位是以信息和計算機網絡技術應用為核心,以能力培養為重點的金融專業的專業課,是信息化時代金融專業創新課程,也是一門有待進一步完善的課程,該課程的作用如下。
(1)“互聯網脫媒金融”課程建設有利于培養適應現代脫媒金融業務的業務員和管理者。
當前,脫媒金融服務、投資衍生品的種類越來越多,隨著現代財務制度的建立與完善,金融和財會業務趨于復雜化。脫媒金融電子化、財會電算化的發展和應用日新月異,網上交易、電子結算、對賬、支付等方面的脫媒金融產品不斷涌現。在脫媒金融領域,每天、每個月都有新的業務產生和新的技術被采用。為了適應迅速變化的市場需求,有必要制訂新的有利于培養復合型人才的“互聯網脫媒金融”課程建設方案。
(2)“互聯網脫媒金融”課程建設有利于培養互聯網脫媒金融從業人員新的經營理念、方式和手段。
互聯網脫媒金融將以其擁有的廣泛信息資源、獨特的運作方式,為傳統的脫媒金融業帶來革命性變革。網上購物、網上交易、網上支付、網上消費、網上理財、網上儲蓄、網上信貸、網上結算、網上證券、網上保險等將成為未來脫媒金融市場競爭的熱點,脫媒金融業的經營理念、經營方式和經營手段將發生巨大變革。
(3)“互聯網脫媒金融”課程建設有利于催生出新的理論以及新課程、新學科或新專業。
網絡P2P借貸和眾籌的出現,給傳統的經濟金融理論與實務帶來了巨大的沖擊。新的理論將催生出一批新課程、新學科或新專業。目前,圍繞“互聯網脫媒金融”課程已經完成了“網絡金融”“網上電子支付與結算”“金融產品營銷”等課程,基本完成了“金融電子化”學科體系的建設,根據將來發展的需要,預計還將推出相關課程,以進一步完善該學科。
2.?課程內容(1)課程設計理念。
“互聯網脫媒金融”課程在教學方面從脫媒金融電子化業務解決方案入手,結合不同金融企業的業務特點選擇不同的解決方案或產品白皮書進行分析;利用網絡資源引導學生對不同的脫媒金融電子產品進行比較分析;通過分析客戶對網站的滿意度,了解客戶的需求,使學生了解脫媒金融業務軟硬件在信息化時代的應用狀況及作用,了解互聯網脫媒金融產品的特征與不足,了解利用網絡營銷的方法,培養學生通過網絡提供服務與營銷的能力。
所以,“互聯網脫媒金融”課程以通過提高技術應用能力提高業務的營運能力為主線設計課程體系;以網絡經濟特征和脫媒金融電子化為引導,用互聯網行業的功能特征詮釋互聯網脫媒金融的產生與發展、互聯網脫媒金融業務的營運模式、第三方支付服務與風險評估、比特幣的特征與現狀、互聯網脫媒金融客戶的發現與維護、互聯網脫媒金融的安全性及未來展望等為主要內容。“互聯網脫媒金融”課程以基礎理論夠用為度,以專業技術與業務應用突出其針對性和實用性。
(2)課程內容結構。
“互聯網脫媒金融”課程的內容由信息技術、網絡技術、計算機技術、網絡經濟理論、金融理論與業務等部分組成。
該課程由八大知識模塊和三大能力訓練項目組成,教學既要教知識,又要培養能力。例如,互聯網脫媒金融知識應用能力訓練、實踐能力訓練和拓展能力訓練。
3.?課程性質與特點“互聯網脫媒金融”課程的特點是將實做“虛”,將虛做“實”,也就是在虛擬世界再現傳統的現實業務,同時在虛擬世界實現傳統的價值創造與社會財富的增長。
“互聯網脫媒金融”課程是以信息和網絡技術應用為核心,以能力培養為重點的金融專業的專業課,其特點如下。
第一,該課程具有極強的實踐性。課程主要研究信息技術、計算機網絡技術在互聯網脫媒金融領域的應用,因此沒有網絡、不親自動手操作很難將其理解掌握,更談不上對其靈活使用。大量的信息整合與軟件選擇唯有通過上機操作才能真正理解其功能和作用。這是一門離不開實踐的課程。
第二,該課程具有較高的綜合性。課程從原理上講,需要有一些信息技術、計算機網絡技術和金融知識。從應用角度講,涉及的范圍更寬更廣,主要有網站建設、網上營銷、網上經營管理、網上監控以及信息安全控制等。
第三,該課程具有很強的創新性。課程內容涉及的每一項業務都需要通過創新思維應用到業務拓展與推廣中去;面對網上個性化的需求,需要不斷創新去滿足客戶的需要,以此維護金融企業的形象與品牌。
4.?課程目標本課程的總體目標是培養學生能夠使用信息技術、計算機網絡技術處理互聯網脫媒金融業務,并具備利用網絡資源進行市場調研與分析的基本能力,使學生了解信息化技術與產品在互聯網脫媒金融領域應用的發展動態和趨勢。
第一,專業能力。根據互聯網脫媒金融業務的性能、特點及監控功能正確選用現有的軟硬件;懂得相關的互聯網脫媒金融軟硬件組成及基本工作原理;熟悉互聯網脫媒金融軟硬件操作流程與相關規定;能夠使用互聯網脫媒金融軟硬件處理不同類型的電子支付與劃撥業務;能夠使用互聯網脫媒金融軟硬件處理網上服務與推廣業務;能夠使用互聯網脫媒金融軟硬件處理各類客戶管理業務;能夠正確使用互聯網脫媒金融軟硬件實現互聯網脫媒金融的調控與監督;能夠正確使用信息安全技術與策略,確保互聯網脫媒金融業務的安全可信;了解比特幣的設計原理,探索比特幣合理運行的空間與現實意義。
第二,學習與溝通能力。通過理論與實踐一體化課堂學習,使學生獲得較強的網上實踐能力,使學生具備必要的計算機網絡基礎知識,具有利用網絡資源學習、調研、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能夠通過網絡快捷有效地與他人交流。
第三,拓展與可持續發展能力。使學生具有較強的求知欲,樂于、善于使用所學,具有在互聯網脫媒金融領域從事跨崗位工作的能力;具有克服困難的信心和決心,戰勝困難、實現目標的能力;具有處理網上突發事件的能力;具有與他人合作的團隊精神;具有服務意識和責任感。
教學內容與參考課時教學內容 參考課時第1章 互聯網經濟概述 4~6課時第2章 互聯網與金融功能的再造 6~8課時第3章 互聯網脫媒金融的市場分析 6~11課時第4章 網上第三方電子支付系統 8~10課時第5章 比特幣 6~9課時第6章 互聯網脫媒金融客戶的發現與維護 6~10課時第7章 網絡安全管理 8~11課時第8章 互聯網脫媒金融展望 2~4課時合計 46~69課時
前言
“互聯網脫媒金融”課程標準
第1章 互聯網經濟概述1
┇教學要求1
1.1 互聯網的“幽靈”在世界上飄蕩1
1.2 互聯網發展的特點及趨勢34
┇關鍵詞47
┇思考與討論47
第2章 互聯網與金融功能的再造48
┇教學要求48
2.1 互聯網對金融的影響48
2.2 金融的本質與核心功能52
2.3 金融脫媒的崛起與理論55
2.4 互聯網脫媒金融平臺的形成59
2.5 互聯網脫媒金融的含義63
2.6 互聯網脫媒金融的發展趨勢及前景解析73
2.7 互聯網脫媒金融給監管帶來巨大挑戰76
┇關鍵詞78
┇思考與討論78
第3章 互聯網脫媒金融的市場分析79
┇教學要求79
3.1 市場空間理論79
3.2 市場空間環境81
3.3 市場中企業相關關系84
3.4 互聯網脫媒金融市場分析86
┇關鍵詞107
┇思考與討論107
第4章 網上第三方電子支付系統108
┇教學要求108
4.1 網上第三方電子支付系統概述109
4.2 國內典型支付網關110
4.3 國外典型支付網關118
4.4 中國主要第三方電子支付平臺對比分析124
4.5 第三方支付的服務質量評估129
4.6 電子支付風險評估方案141
┇關鍵詞156
┇思考與討論156
第5章 比特幣157
┇教學要求157
5.1 比特幣的崛起與意義157
5.2 比特幣是什么159
5.3 比特幣家族的特征163
5.4 比特幣面臨的問題171
┇關鍵詞172
┇思考與討論172
第6章 互聯網脫媒金融客戶的發現與維護173
┇教學要求173
6.1 客戶價值理論173
6.2 客戶價值管理185
6.3 客戶價值信息挖掘199
6.4 金融企業客戶價值管理205
┇關鍵詞213
┇思考與討論213
第7章 網絡安全管理214
┇教學要求214
7.1 信息安全概述214
7.2 防火墻的配置219
7.3 數字加密技術225
7.4 身份認證技術233
7.5 金融認證中心239
7.6 網絡安全管理249
┇關鍵詞262
┇思考與討論262
第8章 互聯網脫媒金融展望263
┇教學要求263
8.1 “互聯網+”金融的發展趨勢263
8.2 眾籌的發展趨勢265
8.3 新興融資手段在中國的展望:貴陽眾籌金融交易所267
┇關鍵詞269
┇思考與討論269
參考文獻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