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編寫意圖現代汽車越來越向著舒適、安全、環保、節能方向發展,越來越智能化、人性化。以微處理器控制技術為核心的電子控制裝置占整車的電子部件的比例越來越高,空調系統、電動車窗、電動后視鏡、電動座椅、巡航控制系統、中控門鎖與防盜系統、安全氣囊、音響系統、信息與通信系統等新技術不斷應用在汽車上,集網絡傳輸、控制于一體。掌握上述新技術對于中、高職院校的教師和學生來說是一項嚴峻的考驗。編寫本書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系統掌握汽車舒適與安全系統的新技術、新知識,掌握現代汽車先進舒適與安全系統的結構、檢測維修方法。
二、適用范圍本書適用于中、高職院校的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汽車電子技術專業、汽車運用專業的教師和學生,以及汽車售后服務維修技術人員。
三、編寫思路編者對本書的體系結構做了精心的設計,內容編排以學生為中心,按照學生的認知規律,由簡單到復雜來安排項目的實施,每一個任務都有相對獨立性,任務涉及的知識比較先進,針對性強,基本上涵蓋了德系、日系、美系車型的新技術。
本書每個任務中都配有相應的任務實施的資源,可以幫助教師和學生進行任務的實施。
四、參考學時本書的參考學時為70學時,其中實踐環節為32學時,各項目的參考學時,見學時分配表。
項目內容學 時 分 配講授實踐一汽車空調系統的檢修1210二電動車窗、電動后視鏡的檢修44三電動座椅的檢修22四汽車巡航控制系統的檢測與設定44五中控門鎖與防盜系統的檢修44六汽車安全氣囊的檢測42七汽車音響系統的設定44八信息與通信系統的使用42課時總計3832五、編寫團隊本書由張軍任主編,參加編寫的還有郭其濤、孫樂春、楊金玉、侯麗春、沙澤英、郝俊、汪月英、叢彥波、葉鵬、王衛軍。由于水平有限,書中難免存在不足之處,敬請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編者
進入21世紀以后,經過十幾年的發展,中國汽車產銷已從爆炸式增長發展為穩步增長,中國已經成為世界最大的汽車生產國和主要的汽車消費國。到2014年年底,中國的汽車產銷已達2400萬輛左右,中國已步入了汽車社會。中國汽車消費市場從最初的形成和發展走向了逐步成熟,并開始呈現市場結構優化、技術手段升級、營銷模式創新和新興服務領域快速涌現的新型態勢。汽車售后服務領域和售后服務人才需求也進入了新常態,表現出一方面是汽車銷售及售后服務業對人才需求旺盛,另一方面是能夠適應現代汽車銷售市場和售后市場的中高級人才匱乏。為了給社會培養更多有用的人才,近年來,國內職業院校的汽車維修類專業在迅速擴充規模的同時積極探索新的人才培養模式,調整課程體系,積極探索行動導向教學法,以滿足培養適應新形勢下現代汽車售后服務類人才的需要。
這套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教材,正是面對汽車售后服務市場的新形勢而推出的。本套教材從市場需要的實際出發,以就業為導向,以實踐技能為核心,倡導以學生為本位的培養理念,將綜合性和案例性的實踐活動轉化成教材內容,幫助學生積累實際工作經驗,全面提高學生的職業實踐能力和職業素養,培養真正意義上的“汽車醫生”,滿足汽車后市場服務領域對具有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復合型高等技術技能人才的需要。
本套教材按照汽車售后崗位的職業特點和職業技能要求,務求探索和創新:
1注重汽車售后技術崗位對基礎知識的要求,強調汽車機械基礎、汽車電工電子方面的知識儲備,使學生具備基本邏輯思維能力,并力求其具備強勁的發展后勁。
2運用先進的課程體系構架,在學生掌握基礎知識的基礎上,先將各系統的檢測診斷按行動導向教學法進行劃分,再進行綜合故障診斷,以期使學生有完整的思路和方法。
3隨著汽車技術的不斷發展,汽車新技術層出不窮,本套教材將新能源汽車方面的知識和技能納入其中,以滿足學生對新技術的需求。
4注重對接汽車維修企業的實踐性操作,引入實際企業的實際案例,實現教學內容與企業實踐的無縫對接。
5強化職業技能和實操的訓練,每個項目除了復習性的思考練習之外,還安排了用于實際操作訓練的實踐練習項目,訓練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
6從能力拓展方面,編寫了《汽車保險與理賠》《二手車評估》《汽車維修企業管理》等教材,力求使學生知識更全面。
汽車產業是國家支柱產業,汽車售后服務業屬于朝陽產業,同時也是一個專業技術極強的業務領域。作為高職高專院校,其目標是培養具有一定的理論基礎和較強的動手能力的一線應用型技術人才。本系列教材緊扣高職高專教育的目標定位,力求實現創新驅動——內容創新、結構創新、形式創新,特色創新——典型案例、行動導向、企業實踐。
本系列教材在全國機械職業教育汽車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的組織引導下,由多所職業院校教師共同參與完成,其間得到了機械工業出版社領導和編輯的支持和指導,是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職業教育領域集體勞動的成果和智慧結晶。在此,謹對付出辛勤勞動的編者表示衷心感謝。
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教材研發小組組長尹萬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