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工業是現代加工制造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采用模具生產零件具有高效率、高質量、低能耗、低生產成本等優點。它已成為當代工業生產的重要手段和工藝發展方向。現代工業品發展和技術水平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模具工業的發展水平。現代模具制造技術有如下特點。
1)從過去勞動密集,主要依靠鉗工技術,發展到更多依靠各種高效自動化機床加工,70%~80%的零件靠加工保證精度,并直接進行裝配。
2)從一般的車削、銑削、鉆削、刨削和磨削加工,發展到采用各種數控設備進行模具零件的加工。
3)從一般的機加工方法,發展到采用機電組合的數控電火花成形、線切割及各種特殊加工技術相結合。
本書是為了滿足國家對模具、數控人才的迫切需要,根據教育部、國防科工委和機械工業聯合會聯合制定的職業教育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領域技能緊缺人才培養指導方案的要求,邀請具有豐富教學經驗和企業生產實踐經驗的專家編寫的。
全書共有九章,第一章簡單介紹模具制造的要求、特點、工藝方法和發展趨勢等基礎知識。第二章是模具組合零件的加工,介紹了沖壓模模架和注射模模架的加工。第三章講述模具的數控加工工藝,不僅詳細地介紹了模具數控加工工藝,還介紹了運用MasterCAM軟件進行塑料模具型芯設計、拆分銅公及編程方法。第四章講述了模具電火花加工的相關知識。第五章講述了模具的研磨與拋光知識。第六章在介紹模具裝配方法的基礎上,重點講述了沖壓模和塑料模的裝配。第七章以一套塑料模具和一套沖壓模具為加工實例,總結了前面章節的知識。第八章講述了模具的特種加工知識。第九章介紹了快速成形技術。
本書從培養模具制造技能專業人才的角度出發,堅持以就業為導向、以職業能力培養為核心的原則,在內容的安排上,基本理論以夠用為度,突出實用性和可操作性,將模具制造工藝融合到實例中,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潛移默化地掌握模具的制造技術。
本書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掌握模具零件加工的方法及模具裝配的基本知識;了解現代模具技術的發展方向;初步形成應用現代模具制造技術解決生產實際問題的能力。
本書由東莞市高技能公共實訓中心組織編寫,由吳光明擔任主編,黃富擔任副主編。此外,參與編寫的人員還有趙天嬋和殷素峰。其中,黃富編寫了第一章和第二章,殷素峰編寫了第五章和第六章,趙天嬋編寫了第八章和第九章,其余內容全部由吳光明編寫。全書由胡松濤擔任主審。在本書的編寫過程中,東莞理工學校、東莞理工學院城市學院、東莞技師學院、東莞職業技術學院、東莞機電學校、東莞育才職業技術學校及東莞模具制造相關企業也給予了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謝。
限于作者的水平,書中難免有錯誤和不妥之處,懇請廣大讀者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