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思考》收集了作者二十多年來的學術探索與研究工作成果,主要集中于華僑華人與海外移民研究,及中國經濟史與政治等領域;從歷史到現實,從中國到海外,從學術到政務,展現了作者的深刻思考與嚴謹求索。
序龍登高Ⅰ
歷史的意義(自序)譚天星Ⅴ
第一篇移民與華僑史
華僑歷史的意義2
華僑對辛亥革命貢獻的再認識9
變異與繼承: 談從華僑文化到華人文化的發展16
東南亞華人文化發展大趨勢及其思考 24
戰后東南亞華人文化的保持與族群關系的演進28
關于華人社會是否實際存在之我見42
論現代海外華族與華人社區51
近些年來我國公民移居海外情況之管見61
現代中國少數民族人口境外遷移初探——以新疆、云南為例68
當代華商財富增長管窺78
第二篇僑務理論與外交
試論孫中山的華僑觀84
毛澤東外交戰略思想的歷史意蘊與當代價值96
學習毛澤東的僑務思想做好新形勢下僑務工作103
鄧小平僑務思想的精髓及其時代意義108
重溫鄧小平對海外關系的論述推動僑商事業發展117
用中國夢凝聚海內外中華兒女的智慧和力量121
第三篇僑務戰略與實踐
淺談戰略思維與我國僑務工作126
新形勢下僑務工作戰略意義的再認識131
關于僑務資源戰略的若干思考135
僑務資源戰略與中國和平發展的思考139
關于僑務工作為中國發展大局服務的幾點認識148
華僑華人與中國社會經濟發展154
淺談海外華商與當代中國經濟發展的互動關系162
從“全國百家明星僑資企業”看當代中國僑資企業的發展167
走精品路徑推動僑務經濟科技工作向縱深發展173
做好新形勢下僑商會工作177
華僑華人在境內投資創業權益保護問題的研究179
牽線搭橋,排憂解難全力為海外僑胞回國投資創業服務185
整合僑外資源服務于湖北跨越式發展192
發揮僑的優勢促進區域發展: 福建的經驗與思考196
歷史的思考目錄第四篇經濟與城市史
乾隆時期湖南關于推廣雙季稻的一場大論戰204
清前期兩湖地區糧食產量問題探討211
簡論清前期兩湖地區的糧食商品化221
清前期兩湖地區農業生產技術水平初探231
清前期兩湖農村的租佃關系與民風242
清前期兩湖地區農業經濟發展的原因及其影響253
中西城市發展周期的規律與非規律性267
第五篇政治史與人物
中國古代相權之演變272
內閣權力與明代政治278
崇禎皇帝的宗教信仰分析294
湖廣分省時間小議300
第六篇學術評論及其他
中國華僑華人史研究的回顧304
務實要典傳世之作: 《華僑華人百科全書》出版感言312
深化地方僑史研究314
華人對越南經濟發展的貢獻317
宮廷飲食淺見321
陳懷東先生及其華僑華人經濟研究324
這是一份紀念329
學習就要有認真、虛心的態度331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 僑情調查工作雜議333
民族地區構建和諧社會的思考335
愛心澆注事業的輝煌338
助人助己積石山之夢341
附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