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聯合空域管制基礎理論與方法為研究對象,結合國際國內近年來的應用實踐與理論研究情況,系統闡述了空域管制的基本原則、業務方法、組織流程、工作程序及系統技術和有關模型算法等,為構建戰場聯合空域管制理論體系,掌握伴隨信息技術發展而逐步形成的戰區空域管制系統建設、技術應用、效能評估等為核心的作戰空域管理體系提供參考。
圍繞“飛行員情境意識”這一國內外航空工效學領域研究熱點,系統性地闡述了飛行員情境意識研究的基礎理論與最新進展,專著研究內容包括:飛行員情境意識的基本內涵與關鍵影響因素,定性化與定量化認知建模方法,主觀/績效/生理實驗測量方法,以及面向人機界面設計與人員溝通訓練的典型工程應用案例。專著內容覆蓋了個體情境意識、團隊情境意識、系統情境意識三個層面,可為飛機人機界面工效學評價、飛機人機界面優化設計、飛行員選拔與訓練等重要工程應用領域提供理論依據與技術方法
本書針對復雜工程系統設計的多學科優化問題,全面的介紹了多學科優化、靈敏度分析、可靠性分析的基本理論和方法,提供了航空航天系統不確定性多學科分析和優化的新途徑,并給出了相應的優化設計實例。闡明并實現了在不確定性存在情況下復雜航空航天系統設計過程中的最新方法。為了達到縮短設計周期的最終目標,本書提供了集成大量組件和約束的方法。同時,還提供了關于各種問題的見解,包括學科耦合,敏感度分析,不確定性的傳播,可靠性分析與全局性多學科問題的優化,研究范圍涵蓋了當前正在研究中的領域。
《動力學系統穩定性與可達性分析及在結冰飛機中的應用》包含兩方面內容:一是動力學系統的穩定性和可達性分析,主要論述動力學系統的穩定性分析方法、穩定域計算方法、可達性分析方法和可達集計算方法;二是動力學系統穩定性和可達性分析技術在結冰飛機中的應用,主要論述結冰飛機的建模方法、穩定域分析方法、飛行安全邊界分析、安全預警與操縱指引。
本書系統闡述了機場跑道系統動力學理論及其在跑道設計與評價中的應用。本書共九章,主要內容包括機場跑道系統動力學的學術思想與基本原理,機場跑道系統動力學模型與求解方法、虛擬樣機-有限元聯合仿真方法,滑跑激振和著陸沖擊作用下飛機-跑道的動力學響應及其實測、感知技術,機場跑道系統動力效應分析與表達,以及機場跑道系統動力學在道面結構設計和性能評價中的應用。
本書介紹了1950年至2000年間美國海軍航空兵安全方面的演進過程,重點講解了海軍航空兵的事故率是如何從50年代的平均每天兩起重大事故,降低到每10萬飛行小時低于一次事故的(事故率減低了99%)。本書主要面向從事海軍航空業務的科研人員、飛行員、機務人員、場站保障人員與飛行管理人員等,對空軍與民航界的相關人員也有很高的參考價值。
本書以提升機場道面冬季除冰作業性能這一實際需求為主題,對混凝土類材料的磁-熱特性進行了系統分析,并提出了利用微波加熱特性進行機場道面除冰作業的除冰技術。本書分為機場道面微波除冰理論基礎、試驗分析和應用推廣三個部分,其中,理論基礎部分包括道路微波除冰綜述、電磁波傳播理論、微波除冰磁-熱耦合理論和機場道面微波除冰機理四章;試驗分析部分包括道路混凝土配合比設計、試驗方案與微波除冰效率、機場道面混凝土電磁特性和機場道面混凝土微波除冰性能四章;應用推廣部分包括機場道面混凝土力學性能、微波除冰性能
《民航飛行標準管理》定位于關于民航飛行標準管理的科普類書籍和業內人員的參考用書。全書從飛行標準管理概述、中國民航飛行標準管理、美國民航飛行標準管理、歐洲民航飛行標準管理、國際組織和其他國家飛行標準管理等五個方面,對民航飛行標準管理進行了較為全面的系統性介紹,填補了國內此類圖書的空白。希望該書能夠為普及民航飛行標準管理相關知識,幫助業界更好地理解相關政策,進而助力提升民航運行安全水平和運行效率提供幫助。
本書以航空運輸中危險品的運輸流程為主線,系統地介紹危險品的分類、識別、包裝、標記和標簽、運輸文件、存儲及裝載、事故處理等內容。同時還介紹航空運輸中的法律法規、隱含的危險品及放射性物質的運輸。本書結合航空運輸生產實際,以實際操作為基礎,舉例說明相關知識點,并配有適量的自我檢測題,使讀者在學習理論知識的同時也能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本書為民用航空器維修基礎系列教材之一,全書分上下兩篇。上篇介紹人為因素,分5章,內容包括: 緒論、人為因素基本理論及模型、人的行為表現和局限性、影響工作表現的因素和維修差錯管理工具。 下篇介紹了航空法規,分7章,內容包括: 法規框架、初始適航管理、維修和改裝一般規則、民用航空器維修單位合格審定規定、民用航空器維修人員*管理規則、民用航空器維修培訓機構合格審定規定、民用航空器運行維修要求。 本書可作為CCAR147部維修培訓機構的培訓教材或參考教材,也適合于具有一定基礎的航空維修專業人員自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