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收錄作者二十多年來關于巴蜀文學和文藝思想研究的系列論文。大體可分為兩部分:《試論古代巴蜀文學特征》《簡論巴蜀文學的發展歷程和基本特征》《巴蜀審美意識的發生以三星堆和金沙遺址出土器物為例》三篇為第一部分,帶有總論和探源性質,對巴蜀文學的發展歷程、特征、審美意識原型進行分析;關于司馬相如、陳子昂、杜甫、蘇洵、蘇軾、蘇轍、文同、唐庚等人的文藝思想的個案分析為第二部分,重點討論這些作家的文藝思想及其與巴蜀文化的關系。附錄收作者所指導的博士研究生、碩士研究生關于巴蜀文藝的畢業論文題目和摘要。該書
本書聚焦詩學史視野下的南宋書院,將南宋書院學者這一身處特殊場域的文人群體納入考察視野,在系統梳理、考辨其詩歌創作和批評實踐的基礎上,探尋其詩歌創作觀念對于整個南宋文學發展、文學理論批評產生的深刻影響。全書以探討南宋書院詩歌創作實踐中的創作指向問題為切入點,在梳理南宋書院的教學及課余活動,描述書院學者在教學過程中和教學之余的詩歌創作和批評活動的基礎上,以創作理念研究、文本評鑒研究、文體觀念研究、創作理論與創作實踐的偏移等方面的考察論析為核心內容,強調和突顯書院學者這一文人群體的詩歌創作和批評
本書重點關注學術界持續展開的經典重讀研究,對多部中國現當代重要作家作品予以再解讀,視野涉及魯迅、郁達夫、錢鍾書、趙樹理、蘇青、葉兆言等作家。從結構來看,本書所探討的話語范疇及其效應、敘事內容及其方式等,以現代為主。論著在深入細致的文本分析基礎上,對一些既有的研究定論提出質疑,對一些經典作品做出全新的解讀,展示了近年來學術界在以經典重讀、文本細讀為代表的20世紀重要作家作品研究方面取得的實績,其相關結論可供學界參考或者討論。
本書以中國近代婦女解放運動著力建構的新女性形象為研究對象,結合清末知識精英的相關言論、報刊輿論的多重反饋以及展現新女性形象的相關小說文本,通過梳理近代婦女解放運動得以生成的外部原因與內在動力,力圖展現知識精英,往往是男性知識精英在新女性形象建構上掌握絕對話語權的同時,廣大女性群體在國族與性別的多重交織下如何應對、突圍、成長的復雜面相。通過梳理、整合、闡釋清末文學書寫內外新女性的建構、想象與踐行,有助于我們對百余年前近代婦女解放運動形成更為連貫、深刻、全面的認知。
本書散文集收錄了作者創作的百余篇文章,共分五個部分。情感世界:作者對親情、友情的眷戀和懷念;鄉村記憶:作者對鄉村生活的美好回憶;歲月留痕:作者對歲月的長河里濺起浪花的輕輕親吻;生活感悟:作者在生活中的所思及感想;時代足音:國家改革開放后,國民幸福指數不斷提升,逐步過上了美滿的生活。這部作品,字里行間傾注著作者的真情實感,作者多年辛勤耕耘著這片沃土,終于開花結果,為讀者留下了散發著泥土芳香的文字!
《散文的變身》是復旦創意寫作圓桌會議“散文知識的革新”討論為基礎的文論作品。作者集結了包括復旦大學、南京大學、南京師范大學、華東師范大學、廣西師范大學等青年學人,就現代散文寫作與教學的前沿話題充分討論。
《陸文夫:吃也是一種藝術》是當代作家陸文夫的散文精選集,收入散文四十多篇,按內容分為四輯:吃喝之道,多記吳地百味飲食,探討美食之道;生命的留痕,敘寫生活情趣,抒發人生之思;姑蘇之戀,表達對故鄉的熱愛之情,反映風俗民情之美;寫寫文章的人,都是懷念故人之作,凝聚人間真情。陸文夫的散文優雅、閑適、幽默,富有生活情調,記錄了多彩的蘇州閭巷生活,展示了中國江南優美的飲食文化和民風民俗。
《胡適:天下沒有白費的努力》是著名學者胡適的散文精選集。本書精選胡適散文二十多篇,包括演講報告、時評雜感、文學隨筆、自傳、懷人散文等。既有《人生有何意義》《科學的人生觀》《為什么要讀書》等談論人生與讀書的篇章;也有《文學改良芻議》《信心與反省》《差不多先生傳》等表達時政、文化方面觀點的名篇;還有《十七年的回顧》《追悼志摩》等回憶人生經歷、懷念故人的性情文字。胡適散文視野開闊,睿智理性,對當下的讀者依然有著很強的啟發意義。
本書為全新修訂的郁達夫散文集,共分為歸航感傷的行旅我的夢,我的青春!北國的微音四輯。第一輯歸航收錄了《南行雜記》《故都的秋》《小春天氣》等散文。這些散文情感濃烈哀傷,具有濃厚的時代病色彩。第二輯感傷的行旅收錄了《臨平登山記》《釣臺的春晝》《雁蕩山的秋月》等游記。這些游記既展現了郁達夫的心境,也為讀者展示了祖國綺麗的自然風光,是現代游記文學中的絕品。第三輯一個人在途上收錄了《零余者》《一個人在途上》《悲劇的出生》等散文,郁達夫在這些文章中回溯了自己的成長經歷,記錄了幼子早喪的哀痛,以及在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