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電站裝備金屬材料開發與使用導論》從“研究與開發”“使用與效能”兩個方面,全面深入地研討和總結國內外學者以及作者對核電站裝備金屬材料的研究成果。全書分上下冊,除第1章外,分兩篇論述。本書為下冊,即第2篇“核電站裝備材料使用與效能的技術基礎”,包含第6章~第9章,研討核電站裝備金屬材料使用與效能學科體系要素元的環境腐蝕老化、組織結構老化、機械力學老化、老化評估與安全可靠使用和全系統全過程全壽命管理。
本書闡明高純石英砂制備技術與原理,內容涵蓋石英資源概況、工藝礦物學、預處理、(反)浮選、高溫(氣氛)焙燒-水淬、常(熱)壓酸浸等技術,并對焙燒及酸浸的熱力學、動力學及機理進行詳細闡述,提出高純石英砂的偏析剝蝕純化技術及其原理。每種制備技術都是按條件試驗、數據分析、機理研究等部分進行介紹,結構清晰完整,尤為注重高純石英砂制備技術的實用性,使讀者能夠充分了解高純石英砂的制備新技術及基礎原理,并能最終應用到相關研究及實際生產中。
本書基于973計劃項目“海洋工程裝備材料腐蝕與防護關鍵技術基礎研究”的科研成果。選用典型海洋工程用高強度結構鋼E690和深海管線鋼X70,通過2年以上的實海材料暴露試驗,研究了E690和X70鋼分別在青島和三亞實海浪花飛濺區和我國南海800m和1200m深海區的腐蝕行為和機理(特別是點蝕和應力腐蝕機理與演化規律),以及在模擬海洋薄液環境和模擬深海環境下的腐蝕和應力腐蝕規律。本書反映了我國海洋環境腐蝕規律研究**進展,也為發展我國高品質海洋用高強鋼新品種、提升海洋用鋼的服役壽命提供了重要的理論基礎
本書以熱處理工藝設計為主線,系統地介紹了相關熱處理技術。其主要內容包括:概述、熱處理工藝設計的原則及程序、整體熱處理工藝設計、表面熱處理工藝設計、化學熱處理工藝設計、真空熱處理工藝設計、熱處理質量檢驗、熱處理工裝設計。本書不僅是作者50多年從事熱處理工藝技術工作的總結,也是熱處理同仁,特別是熱處理生產一線技術人員寶貴經驗的高度概括。本書內容全面,技術數據翔實,圖表豐富,實用性強,對熱處理工藝設計與編制極具參考價值。
他,從大別山麓一個與學術全然無涉的山村—學院村走來,在北京的中關村工作生活了一輩子,因此常自稱為“一介村人”。《BR》 郭傳杰在長期的工作生涯中,廣泛涉及科學、教育工作的多個領域:科學研究、科技戰略、科技倫理、人才工作、大學管理、科學傳播等,特別是在改革開放以來的科技改革與發展進程中,親身經歷和見證了許多具有深遠影響的科技大事,積累了豐富的體驗和故事。
本書介紹了鋁的電解、熔煉、再生,鋁合金的擠壓、鍛造、焊接等成形工藝以及熱處理、表面陽極化、化學鍍等表面處理工藝,還介紹了其在各個領域的應用。
本書詳細闡述了焊接鋼管節點物理模型試驗方法,包括實現空間結構多平面同時加載的試驗、試件設計思路及測點布置方案;詳細介紹了焊接鋼管節點數值仿真模擬方法,包括焊縫體的數學模型、含焊縫的管節點數值模型及數值方法驗證;重點給出了多平面管節點熱點應力的計算方法,包括多平面相互作用分析、SCF和MIF極值公式及SCF和MIF分布公式;特別結合人工智能理念提出了基于人工神經網絡的計算方法;最后以一實際工程應用為例,綜合展示了運用本書介紹的各種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
隨著材料輕量化的發展趨勢,具有輕質等優點的鎂合金材料成為航空、航天、汽車、3C電子等領域未來發展可選擇的重要材料。通過塑性變形等方式優化微觀組織特征的變形鎂合金具有優異的強塑性,能夠滿足更多工程結構件的性能需求,具有較大的發展前景。本書在變形鎂合金的塑性加工及組織性能的理論基礎上,介紹了合金化、塑性變形機理,板材加工方式,綜合性能及其影響因素。同時,著重研究了鎂合金的再結晶行為、高性能鎂合金板材的軋制工藝技術、鎂合金的變形特性與塑性變形機理、斷裂韌性及成形性、腐蝕行為,對高性能鎂合金的開發與應用
本書利用有限元仿真、恒張力控制、磁場輔助及多工藝參數優化等方法對精密電火花線切割加工過程進行工藝優化,揭示了上述工藝方法對加工效果的提高機制,并對加工效率、形位精度和微觀表面完整性的結果進行了詳細研究與分析。這不僅能提高讀者對精密電火花線切割加工工藝的認知,也能使讀者更加清晰地了解多種工藝方法的基本原理,提升工藝研究能力。
《CAXA CAM制造工程師2022項目案例教程》內容包括CAXA CAM制造工程師2022軟件操作基礎、曲線造型與編輯、曲面造型及編輯、實體造型及編輯、自動編程加工基礎、典型零件的設計與加工,共六個項目,重點介紹具體實例任務的造型設計和編程方法,以任務的形式講解了28個經典案例,案例主要來源于全國數控技能大賽樣題。書中配有30個二維碼,對書中重點難點進行講解,以滿足新時代教學需求。本書以CAXA CAM制造工程師2022軟件為介紹對象,以任務案例操作為知識載體,采用工學結合、項目引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