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根本遵循,從與傳統文化的聯系、國際模式的比較、中國特色的生成、戰略謀劃的設計、偉大成就的實現的綜合視角,立體化展示中國式現代化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特征。全書從現代化觀念、問題視域、發展理念、發展格局、生產方式、生活方式、顯著優勢、嶄新樣板等方面,闡明中國式現代化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科學內涵。全書通過展示中國式現代化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建設偉大成就的取得與發展優勢的確立,深化對“中國式現代化走得通、行得穩,是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唯一正確道路”的理解。
本書以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發展戰略為契機,以保護流域生態脆弱性、提升流域高質量發展水平為切入點,以黃河流域9省區為研究對象,按照“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路,全面系統地研究黃河流域環境保護與高質量發展融合的效應測度、驅動機制及協同推進路徑,回答了黃河流域環境保護與高質量發展“是否融合”、“為何融合”和“如何融合”的問題。 全書共分為9章,第一章講述了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提出的時代背景、戰略意義以及核心要義,第二章講述了黃河流域的生態保護發展狀
本書以污染場地調查、監測、修復和環境監管為主線,重點介紹污染水文地質學的基本原理,污染物遷移途徑及調查方法,地下勘探、樣本采集及測繪,地下水監測井設計和安裝,地下水監測井采樣,監管和法律框架,地下水地球化學和含水層分析,修復技術和案例等,旨在闡述污染水文地質條件對場地土壤和地下水環境調查的重要作用,剖析典型污染場地修復技術特點,推動場地環境調查方法和污染場地修復技術的應用和發展。
本書匯集了作者及團隊在水力空化領域的多年科研和實踐成果,以水力空化的發展歷史、水力空化基本原理以及裝置設備為基礎,全面介紹了水力空化的基本特征、物理化學基礎、水力空化強度的影響因素、水力空化降解有機污染物的研究、水力空化強化高級氧化技術降解有機污染物的研究、水力空化消殺微生物的研究、水力空化技術去除環境污染物的工程應用及案例解析。本書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及技術應用性,可供從事水力空化或水力空化聯合其他高級氧化技術等相關領域的科研工作者、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閱讀,也適合高等學校環境工程、市政工程
本書共七章,內容包括:“新戰略:邁進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新時代,建設美麗中國”“新機遇: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的機遇與經驗”“新理念: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新路徑:大力發展生態經濟體系”等。
《環境分析與監測》是作者參考國內外相關標準、規范以及結合多年從事生態環境監測教學和工作的實踐經驗編寫而成。共分十章,分別對水和廢水監測、大氣污染監測、固體廢物監測、土壤污染監測、生物污染監測、噪聲監測、核和電磁輻射監測及環境污染自動監測的基本理論和原理、基本技術和方法進行了系統闡述,對環境監測的質量保證措施進行了詳細介紹。本書可作為高等院校本科生、研究生的教材或參考書,也可供從事環境監測、環境工程、生態保護的工程技術人員、科研人員以及有關管理人員使用。
近十年來,中國在重點城市群區域實施了持續性的大氣污染聯防聯控,以應對不斷惡化的區域性空氣污染問題。學界已有理論研究和經驗研究證實,地方政府在大氣污染治理等跨區域公共事務治理領域的協作是一種有效治理工具,有助于提升環境績效。但是對于區域大氣府際協作關系內部結構和形成邏輯等方面的研究還主要停留在理論層面,經驗性研究更是處于起步階段。傳統政治學或行政學對大氣府際協作的研究多是從方法論個體主義出發,抽離了地方政府所置身的社會情境,難以建立起對地方政府行為與制度環境關系的整體認識。為此,論文從社
城鎮化的快速發展,造成了土地利用的變化,影響了流域內灰水足跡和生境質量,本書探索鄱陽湖在土地利用變化條件下,土地利用對水系和流域產水的影響、流域灰水足跡尤其是農業灰水足跡的變化、土地利用變化造成的水土侵蝕和生境質量的退化、水土保持對生境質量的作用、土地利用變化造成的面源污染風險、以及流域內面源污染形成的原因,并提出調控方案。本書獲得了國家社科基金年度項目“鄱陽湖流域農業面源污染治理的路徑與支持政策研究”(18BGL187)、教育部基地重大招標課題“基于協調視閾的中部綠色發展競爭力研究”
本書以外部性理論、跨界治理理論等為理論基礎,以工業企業與地方政府的環境治理策略的影響因素為邏輯起點,運用最優控制理論與方法研究多種污染物損害背景下跨界污染治理問題,深入探討工業企業與地方政府間及地方政府間環境治理策略的互動機制以及其影響因素等問題,并通過數值算例驗證方法的合理性與有效性。本書內容包括 緒論、理論基礎及國內外研究綜述、考慮多種污染物損害的跨界污染治理策略、考慮多種污染物損害和生態補償的跨界污染治理策略、考慮多種污染物損害和環境規制的跨界污染治理策略、研究結論及展望。
為使黨員干部及全國人民更深入地學習領會中國式現代化“六觀”,在中共重慶市委宣傳部的指導下,相關領域專家共同編寫了《中國式現代化“六觀”》叢書。叢書共六冊,《中國式現代化的生態觀》為其中一冊。 本書具有嚴密流暢的內在邏輯,導論部分點出中國式現代化的獨特生態觀,正文開篇從全局高度概述生態文明建設的思想指南,第二、三、四章分別從“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發展觀的深刻革命”“生態文明制度建設與基本經驗”闡釋生態觀包含的各項議題,最后兩章將視角從國內擴大到全球和全人類,論述了中國式現代化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