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洶涌而來的新科技革命浪潮沖擊下,人類已處于戰爭形態演變的十字路口。這場革命將如何影響軍事領域,未來戰爭又將走向何方,本書從理論層面作出了解答。
基于對戰爭形態演變周期和一般過程的規律性分析,本書認為,始于上世紀七十年代的信息技術革命趨于終結,人工智能正日漸取代信息技術,成為人類社會和軍事領域的主導技術,軍事智能化革命已拉開帷幕,戰爭形態正加速從信息化戰爭向智能化戰爭過渡。在此基礎上,從新戰爭理念、智能化力量體系構成、未來作戰方式、智能化軍隊體制編制及智慧后勤等方面,著力對智
這是以哈布斯堡王朝與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數百年前的戰斗為主題,圍
繞著基督教世界與伊斯蘭教世界而展開的悠久故事。作者表面上以1683年的那場維也納圍城戰為基礎,實際上整本書如剝洋蔥般,一層一層地揭開許許多多的故事,讓讀者一步一步進入這場戰爭的核心,了解和明白維也納之戰的來龍去脈。
土耳其人熱衷擴張,雖然他們信奉伊斯蘭教,但他們自認為是真正的
羅馬帝國的主宰者。神圣羅馬帝國,已由哈布斯堡王朝掌權兩百年,他們是基督教世界的*后保衛者。雙方在維也納一決高下:
《孫子兵法》是中國古代zuizhu名的軍事著述,蘊涵著中國古代軍事思想精華,在世界軍事學術史上占有突出的地位,歷來備受推崇,研習者輩出。1972年銀雀山漢墓竹簡《孫子兵法》的出土,為研究提供了新材料。
本書與原著一樣分十三篇,每篇包含題解、原文、注釋、譯文、導讀五個部分。以十一家注本為底本,參照流傳的各主要版本和銀雀山漢簡本,辨析歷代研究者的注解,擇善而從。既注重各篇的深入解讀,又抓住主要思想理念,從整體上把握《孫子兵法》。導讀解析精彩,字里行間不乏真知灼見,言淺意深。特別對
1945年4月16日,星期一,凌晨4點整。 離德國首都東部不到62公里的地方,漲水的奧得河上方的夜空中,突然燃起了紅色的火焰,令人目瞪口呆的戰斗即將打響,蘇聯人對希特勒第三帝國發動的*后進攻開始了。柏林這座古老的文明之都,即將化為被炮火、妒火和欲火徹底焚毀的廢墟。 柏林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上的一場終極惡戰。這一次,被復仇沖昏頭腦的士兵將槍口瞄向了柏林市民,一雙眼換一只眼,一池血換一滴血。這場戰役給柏林帶來了毀滅性創痛。它不僅導致納粹利維坦巨獸的垮臺,也為冷戰
對于親身經歷諾曼底登陸的人來說,1944年6月6日的清晨令人終身難忘。在此之前,他們從未經歷過這樣的場景——曚昽灰暗的晨光里,龐大的盟軍艦隊以莊嚴雄偉、令人生畏的氣勢,出現在諾曼底海灘的外圍。來自英、美、法、加拿大等12個國家的年輕士兵,集結在這里,等候解放巴黎。與他們相對峙的,是希特勒用地雷、拒馬、火炮陣地精心布排的“大西洋壁壘”。沒人知道壁壘后方的戰場會是什么模樣,更沒有人知道,這一天將對歷史進程起到什么樣的影響。
《國學經典精粹叢書:孫子兵法》作為古代第壹兵書,其內容博大精深,思想深邃富贍,邏輯縝密,是中國古代軍事思想精華的集中體現,在我國古代軍事學術與戰爭實踐中,起到了重要的指導作用,包括作戰篇,謀攻篇,虛實篇等等。
《軍事學是什么》立足于哲學思維、戰備與人這些核心要素,圍繞軍事學是研究戰爭相關規律的學問、軍事哲學與軍事思維規律、戰爭實施與戰爭指導規律、武裝力量構成規律、武器裝備演進規律、軍隊建設與管理規律等方面內容,讓讀者對軍事學的學科分類和中外歷史上的軍事學理論與實踐都有簡單而全面的了解。全書圖文并茂,舉例生動,既是一部入門級的軍事學
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2周年,世界知識出版社正式出版中文版由堀場一雄著的《日本對華戰爭指導史》。該書可稱為該社已出版的服部卓四郎著《大東亞戰爭全史》的姊妹篇,記述了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無條件投降的日本全面侵華戰爭。作者是舊目軍的精英官僚、陸軍大佐堀場一雄。他1900年出生,1914年入日本名古屋陸軍少年學校學習,1922年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畢業(第34期),19
本書以時間為線索,循著武器發展的脈絡,從幾百萬年前人類使用的第一件武器開始講起,詳細解讀了古代冷兵器、火器時代的兵器、現代戰爭中的常規武器、日新月異的新式武器等,比較完整、系統地介紹了槍、火炮、坦克和裝甲車等600余種當今世界現役的主流武器與曾經輝煌無限的老一代王牌武器。
從內容來看,《大東亞戰爭全史》簡要追溯了明治維新以后日本政治經濟發展的歷史,記述了1931年“918”事變和日本侵略中國的戰爭;以原始檔案資料為基礎詳細刻畫了1941年12月8日珍珠港事件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的“大東亞戰爭”全史,研判了戰時各階段國內外形勢和各國關系,再現了日本天皇、內閣,以及大本營陸、海軍部高層對戰爭的討論、爭議和指示,詳解了每次戰事行動的政略、戰略部署和軍事行動進程,探討了幕后原因,總結了戰爭的經驗教訓和成敗得失,全書脈絡清晰,資料翔實,是有關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