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漢時期是中國古代文體發展最為重要的階段,奠定了古代文體基本格局,文體參與文化建設和人生日用,在知識者的寫作生活中占有極大比重,這也成為中古文論勃發的基礎。本書首次對秦漢文體進行了全面梳理,力圖呈現文體演變的宏闊背景與內在邏輯。這既是對秦漢文體研究的全面總結,也為中國古代文體史的敘述方式做出了系統而深入的探索。
本書作者將《論語》作為經商和立身處世的準繩,以論語智慧分述了處世與信條、立志與學問、常識與習慣、仁義與富貴、理想與迷信、人格與修養、算盤與權利、實業與武士道、教育與情操、成敗與命運十個問題。具體包括:《論語》與算盤的關系、士魂商財、天不罰人等。
本詞典從學生學習文言文和一般讀者閱讀古籍的需要出發,收錄古漢語常見字7000多個(包括繁體字、異體字);此外還收錄了古漢語常用復音詞10000多條。本詞典所選條目有的來自目前中學語文教材文言文,有的來自其他常見古代典籍,例句精短,難懂的例句附有注解或串講。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本詞典釋義簡明,在單字義項前標注了詞性,并結合教學實際,指出詞類活用的情況;部分單字下還設有【注】和【辨】,對學習古漢語容易出錯的地方進行提示辨析。
漢語否定的研究,多數成果集中于現代漢語普通話和古代漢語兩個方面,而基于方言,從“整體漢語”角度進行的系統研究較為缺乏。系統的比較研究,有助于呈現方言與普通話的整體共性,以及跨方言之間、方言與普通話之間的共性與差異。本文試圖站在“整體漢語”的角度,結合現有語料,選取否定中一些有代表性的問題,圍繞這些問題對否定進行專題研究。主要內容如下:1.引論。2.否定概說。3.否定形式。選取現代漢語普通話中最常用的三個否定標記詞“不”、“沒”、“別”為研究對象,從語音、詞匯、語法功能等方面展示其在各大
本書在廣泛參閱文獻和收集語料的基礎上,在類型學視野下,對漢語方言的處置式進行了較為全面深入的比較研究。內容包括7章:第一章說明研究背景和研究現狀。第二章討論處置式的語法意義。首先就“把”的詞性和作用、“把”字句和處置式的爭論以及如何理解處置式等問題說明了學界的分歧。然后從語義類型上將方言處置式分為“處置、致使、遭受、對待、命名”五類,并分別討論了各自的語義限制。最后簡要介紹了學界關于處置式語用意義研究的代表性成果。第三章從處置標記的地域分布、語義分布、方言分布三個方面討論了處置式的層次
本書是有關漢語方言持續標記的比較研究,這是多年來國內外漢語語法學界討論的一個熱點問題。本書稿在以往所有研究的基礎上,從漢語方言的整體出發,對這個問題進行深入的發掘和研究。本書稿采用從點入手、點面結合的鳥瞰式的描寫方法和比較方法,把整個漢語方言中的持續標記作為研究對象。并且通過共時的、大量語言事實的排比,從語音著手,根據漢語方言語音演變和發展的一般規律,以及漢語虛詞演變的特殊規律,討論了漢語方言持續標記的類型,以及地理上的分布特點。最后,書稿還參照漢語史上的文獻記載、借鑒相關的研究成果,
海南澄邁方言是位于海南島北部地區的海南閩語,和相鄰的?诜窖员容^接近,和南部地區的黃流話、三亞話,西部地區的板橋話等差別較大。本書對澄邁方言的語音、詞匯、語法作了比較全面的描寫,書后附有十篇長篇語料,并附有詳細的注釋和普通話翻譯。是第一本全面描寫海南閩語的方言著作。
本書將精選作者從教20年來的代表性學術論文,分不同專題探討梳理漢語研究與應用的接口問題;跇闼胤治鍪侄蔚臐h語本體研究從某種程度上更能揭示漢語的自身特點,如漢語方位詞個案“上”在用法上體現出的不同于英語介詞on的鮮明特點,為“上”的漢語教學設計提供了重要依托。揭示漢語自身特點的漢語本體樸素研究及其與應用之間接口關系同時也體現了二者的良性互動。
本書簡要的闡述了科技論文寫作的基本問題及信息檢索的基礎知識, 較詳細地介紹了科技論文寫作的步驟和科技論文的撰寫格式, 并給出了國內外幾種著名檢索工具的使用方法, 還介紹了科技論文的規范表達、畢業論文的撰寫、科技論文投稿、科技寫作訓練實例方面的知識。全書內容力求簡明扼要, 有較強的針對性和實用性, 并有豐富的科研成果實例, 便于自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