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索引》集刊由原《中國索引》(季刊)改刊而來,由中國索引學會主辦,以促進我國索引和數據庫研究和創新,推動索引和數據庫事業發展,普及索引和數據庫知識,加強索引和數據庫領域的國內外交流為宗旨,具有鮮明的專業特色。本書是第十輯,包括的欄目主要有:(1) 學術論壇;(2) 索引與數據庫事業;(3)索引語言研究與信息組織;(4)信息檢索與利用;(5) 索引史話與史料;(6)國外業界掃描;(7)專題索引。這些文章均是業內專業人員所作,具有較高的質量和學術價值。
本書圍繞“如何獲取與利用科技文獻”這一主題,對檢索、保存、利用科技文獻的知識和技巧進行了詳細闡述,為培養學生的“會查、會讀、會想、會寫”能力奠定了基礎。《BR》 全書共10章,按照科技文獻檢索的基本知識介紹—科技文獻的檢索—文獻的利用—論文查重和引用情況檢索的寫作主線,對文獻檢索的基礎知識、EndNoteX9軟件的使用、常用中文數據庫的檢索、常用英文數據庫的檢索、常用APP和微信公眾號的使用、碩士論文和博士論文及專利的檢索、圖像檢索、如何利用文獻、科技論文的寫作,以及論文查重、SCI影響因子及
本書是國家出版基金項目“大數據環境下的信息組織與服務創新”中的一本。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數字信息資源井噴式增長。數字資源長期保存的問題越來越受到關注。本書梳理數字信息資源長期保存的發展現狀和研究重點,對于推動我國數字信息長期保存理論和實踐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全書共8章,內容包括對數字資源的安全存儲、數字信息資源的元數管理和永久獲取,即包括長期保存和提供檢索與利用兩大方面。最后以武漢大學機構知識庫建設作為案例分析。
本書共9章,主要內容包括現代圖書館服務轉型、提升服務質量理論探討、圖書館建設現狀、公共圖書館文獻資源建設、公共圖書館數字資源建設、圖書館信息化的應用與建設、閱讀推廣工作管理、公共圖書館資源建設與服務的作用。
本書全面了開放存取等概念的不同表述和定義,闡述了開放存取的范圍、發展歷程序和實現途徑。從開放存取的經濟意義和商業模式、影響務和評估、實現方法以及開放存取的組織和利用等方南對國內外開放取的研 進行論述,并提出了開放存取資源操作、保存的相應對策。數字信息資源開放存取的實踐。從國際組織、主要科研資助機構、大學等7個方面總結了國內外數字信息資源開放存取的實踐進展,提出了開放存取背景下圖書館的應對之策。數字信息資源開放存取的有關技術,詳細闡述開放存取的檢索、元數據管理和重組3個方面的有關工具與技
本書分七章對圖書館信息化理論及發展趨勢進行了研究, 分別為圖書館管理、圖書館知識管理、圖書館文獻管理、圖書館信息資源建設、圖書館信息資源的存儲、現代圖書館信息資源共享、圖書館信息資源服務方法與創新。
進入21世紀以來,網絡技術、通信技術與數字技術的進一步發展使圖書館與社會的關系日益密切,尤其是近幾年泛在信息技術的發展和移動設備的快速普及使用戶獲取信息的習慣、行為與需求發生了變化,而且網 開放性增強,用戶產生的內容快速增長使用戶從信息消費者變成信息的生產與傳播者,不斷參與圖書館信息資源的組織、推薦與評價等業務。本書通過多種定性、定量和案例分析的綜合運用,在充分調查和分析國內外圖書錠管理的理論與實踐成果的,提出數字信息環境下圖書館管理理創新的理論與實踐對策。從數字信息環境下圖書管理理論體系
本書共分十一章, 內容包括信息化環境下國家創新與基于價值鏈的創新協同、協同創新中用戶的跨系統信息需求與服務需求等, 針對創建與創新型國家相適應的信息服務體制與信息保障體系中的跨系統信息服務的協調組織問題, 進行機制、模式、架構和全方位信息保障的實現研究。本書揭示了基于價值鏈的跨系統協同創新和協同創新中的信息需求變革, 通過許多實證推進了服務協同和集成組織成果的應用。對于信息管理與服務領域具有學科理論價值。
《提要探微:新聞傳播理論縱橫》的作者是主要從事新聞傳播理論、媒介文化與媒介批評、網絡與新媒體等領域的研究,先后主持教育部重大課題攻關項目、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等各種課題十余項,發表論文250余篇。本書收錄了作者關于新聞傳播研究的基礎學理與前沿創新的論文二十多篇,分為六個論述專題,即:新聞傳播學術創新、新聞學基本問題、新聞策劃與傳播交叉、互聯網與媒體融合、災難報道與危機傳播、公共事件與網絡公共領域。這些論文體現了作者對相關問題的真知灼見,對于推動我國新聞傳播理論建設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
本書從編輯與新聞編輯概述、新聞編輯的職能與類別、新聞編輯的任務與人員定位、新聞編輯工作的特性及流程等基礎理論知識出發,詳細解讀新聞編輯的策劃與組織、新聞編稿與編排設計、新媒體新聞采編業務與創新、傳統電視新聞與新媒體融合的轉型戰略、新媒體環境下電視新聞與短視頻融合發展、聚合類新聞客戶端的發展以及新聞類微信公眾號的傳播等內容。